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选用对金属具有良好附着力的环氧树脂为基料,以Al2O3和SiO2等各种颜填料复配,制备新型耐磨耐腐蚀涂料.在涂料耐磨性能满足国标的基础上,以涂料的耐酸碱性能作为主要评价手段,探讨颜基比、树脂用量、涂装道数、主要颜料的用量和配比等对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颜基比为2.75、环氧树脂E-44用量为17.8%、涂装道数为2... 相似文献
3.
4.
研究了以丙烯酸树脂为基料、P—C—N为膨胀体系、纳米Mg(OH)2为阻燃剂的超潭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防火性能。合成了丙烯酸树脂,研究了引发剂用量、滴加单体时间、溶剂用量等因素对丙烯酸树脂耐火性能的影响,得出合成丙烯酸树脂的最佳条件:引发剂用量为1.3g。滴加单体时间为120min,溶剂用量为65g。探讨了纳米Mg(OH)2对耐火时间的影响。IR谱图研究了丙烯酸树脂的结构,XRD分析、TGA—DTA分析研究了纳米Mg(OH)2的微观结构和防火涂料的热稳定性。制备的防火涂料在涂膜厚度为1.30mm时,耐火极限可达到106min。 相似文献
5.
碳纳米管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嵌锂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将纳米碳管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嵌锂机理,包括纳米碳管的充放电容量、充放电前后碳纳米管的IR光谱、循环伏安曲线和充放电过程中的XRD图谱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管具有比较高的放电容量,首次放电比容量为649.4mA·h/g,循环20次后充放电效率仍可达94.1%。IR光谱研究表明纳米碳管的充放电过程中在电极界面存在SEI膜;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碳纳米管负极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不可逆容量减少,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出更加可逆;XRD分析则说明在充放电过程中d002增大,有越层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和优势,锂离子电池的种类和工作原理以及该电池电极材料的种类和研究开发情况,阐述了开发军用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池材料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以胱氨酸、正丁醇、对甲苯磺酸为原料制备胱氨酸丁酯对甲苯磺酸盐(Bcp)。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来表征产物结构。GB/T 35491(B)检测法测试气相缓蚀能力,利用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谱图法等研究产品液相缓蚀能力。结果表明:质谱检测得到的分子量为696,分子式为C28H44N2S4O10,结合红外谱图和核磁共振氢谱证明产物为胱氨酸丁酯对甲苯磺酸盐。浓度为1 mol/L的缓蚀剂在0.5 mol/L硫酸溶液中对紫铜的缓蚀效率相对于胱氨酸有很大提高,产品气相缓蚀性能国标(GB/T 35491)方法评价为A级。 相似文献
8.
9.
介绍了以十二烷基苯磺酸为催化剂,用梯度升温法,酸醇直接酯化合成没食子酸正丙酯。同时对酸醇摩尔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酯化条件为:醇酸摩尔比1.5:1,催化剂用量1.5mmol,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105℃,平均酯化率可达85%,还对产品进行了熔点测定、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鉴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体滴加法制备了高硅含量的硅丙乳液.用红外光谱对乳液涂膜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了乳化剂的配比和用量,电解质的用量以及油水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非离子型乳化剂OP-10和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配比为2/1,用量为2.0%,电解质用量为0.5%,油水比为0.6,合成硅含量占丙烯酸酯单体总量40%的硅丙乳液,其各项性能符合国家标准GB/T20623-200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