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索了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学习的深度融合机制,并构建了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应用为例,该方案强化了学生学习过程主体作用,增强教师教学过程的引导、启发、监控主导作用。实践效果表明,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早已满足不了如今的教学需求。随着网络教学平台的普及,混合式教学逐渐登上舞台,本文描述通过超星学习通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克服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恐惧心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中国大学MOOC线上学习平台,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对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进行了设计和深入研究。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单一性缺陷,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方法的紧密结合与有效互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董明杰  杨庆益 《移动信息》2023,45(3):113-115
文中以“信息化教学在高职临床医学类课程中的应用”为切入点,以高职“病原生物学”课程为例,择优选择信息化教学平台“学习通”,利用平台优势结合传统教学,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维,优化学生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习的过程性监督和评价,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把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相结合。因此,本文通过对基于“雨课堂”线上线下模式的研究,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的Unit3 Like Father, Like Son为例进行分析,对于该课程运用“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希望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索了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学习的深度融合机制,并构建了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应用为例,该方案强化了学生学习过程主体作用,增强教师教学过程的引导、启发、监控主导作用.实践效果表明,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混合式学习模式源于美国,它将网络教学和面授教学的优势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本文以混合式学习力文为指导,联系我院实际及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探讨将混合式学习的思想融入到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职的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以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教学成为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混合式教学借助互联网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运用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使学生转变传统的阅读方式,同时提高阅读效率。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本文的重点探讨内容。  相似文献   

9.
张妍  吕越  高爱社  李姗  陈芳 《中国新通信》2023,(13):164-166+211
本文以“休克”章节教学为例,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价值内涵,借助中国大学慕课平台,采用“BOPPPS有效教学模式”,融入思政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分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组织教学,教师全程守候答疑,学生全方位参与互动,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促使学生主动建构新知,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植入价值观念,为学生树立“思想上的承重墙”,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0.
戚素素  王争  魏娜 《现代信息科技》2022,(11):185-188+192
“工程热力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能源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必修课,也是众多高校的考研专业课程。文章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是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给出了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方案与实践效果。该实施方案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式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进阶式章节测试鼓励小翻转课堂等方式,实施了个性化、差异化教学。通过固守课程精髓,重要定理推导采用板书方式,促使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一起思考,锻炼了学生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元化考核机制,激励了学生马拉松式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本科院校电力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难度大以及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三种仿真软件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比较,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能够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验证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替代课后硬件实验,降低教育成本,方便学生学习。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在电力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教师教研教改以及学生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它是一种可行而且比较高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改进项目教学法流程,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选题、设计过程、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优化设计。教学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在“移动互联网+课堂”的大势趋动下,针对现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简单、以及考核不够全面等问题,借助超星泛雅 “一平三端”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通过课前发布任务、课中有效组织课堂活动、课后发布作业、统计数据和教学反思进行。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增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跟踪和过程性指导,同时也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教学评价方式更有针对性、更精准,最终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我校依托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并以我校电路课程为例,阐述了在该课程中通过实施基于雨课堂和雷实验的混合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具体实施方案。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教学评估结果表明,这种线上与线下混合、理论与实践混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思政教学实践改革,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地:教师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学生高度负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丰富知识结构,做到既传授给学生理论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要理解尊重学生,通过各种教育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培养“ 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经过实际的课堂讲授验证,团队尝试融入思政教育的专业课堂效果反响热烈,实现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情感及价值等方面的共鸣。这一研究对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对象,设计了基于教学数据和问卷调查的教学框架。通过学生情况调查和雨课堂教学数据掌握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针对性设计了个性化作业布置、拓展延伸、疫情线上自学跟学双通道等特色教学方式。结课问卷表明教学设计得到了良好评价和认可。  相似文献   

18.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是工程教育认证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提出培养工科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首要工作是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为学生创设合理、有效、具有专业领域特点和一定“复杂”水平的“复杂工程问题情境”。燕山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测控仪器电路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从“技术要素”和“非技术要素”两个方面设计构建了学生学习的“复杂工程问题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复杂工程问题情境构建”的教育心理学依据与构建策略,强调了用课程知识体系承载学生工程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鉴于传统教学法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提出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案。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浓缩到一台让学生倍感兴趣的机床微机数控系统,再将数控系统分解成若干个紧密结合工业控制的小实验,学生只要顺利完成这些小实验,即可搭建一台数控系统,也就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多年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分析复杂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知识应用以及独立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