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肥西县三河李府粮仓保护区及上河城详细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根据其地域性特征,从自然环境要素、聚落和建筑要素以及文化习俗要素三个方面,提出了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措施,旨在使三河古镇重新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文化旅游,随之而来的是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的呼声。在富含历史文化资源的村镇、街区的规划设计中,既需要破旧立新,也需要历史传承。如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街区改造的有机统一,是值得认真研究与慎重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
当前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存在着同质化、符号化等问题。文章从地域性角度出发,提出将地域性元素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并对具体的设计方法进行阐述,即建立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体系,分别从设计方法和设计开发流程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桂林市东西巷的设计与改造的分析,探讨其文化延续与活力提升的方式与手段,并从形态和业态两方面提出了保护策略,对桂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各地各类学校数量逐渐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各类学校的环境作为对外展示有关师生学习生活质量最直观的部分,在外形设计和区域规划当中,不仅受到了多变的地域文化影响,还和自然环境、参差不齐的社会经济各类因素有关.如何将不同的地域文化应用到校园文化环境设计当中,使得校园设计能够起到传承和发展地域性文化的作用,是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南京历史文化资源存量进行了梳理以资料和数据说明六朝明朝、民国文化资源是南京文化的精华,接着对这三段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估.指出维修保护与开发利用两者兼顾.对于建设文化南京,促进现代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筑文化的地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升 《安徽建筑》2006,13(2):22-23
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形成了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然而,当今建筑风格逐渐走向无差别的境界,建筑不能仅仅表现自身,还应该与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和社会生活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普通小城镇的历史文化被漠视,城镇建设缺少地方特色,造成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的破坏.在鳌山卫镇快速建设的今天,亟待一套完整、科学的历史文化保护策略,以缓解城镇历史文化的延续与新城镇建设之间的矛盾,实现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薄乐 《山西建筑》2012,38(9):11-13
从建筑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入手,阐述了地域性的形成,分析了地域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指出了当前对地域性解读的误区,结合当前全球化的时代特点,对未来地域性的继承及创新进行了探讨,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地域性建筑的形成原因,阐述了地域性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分析了地域性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建筑地域性设计发展与研究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实例,论述了文化因素对城市竞争力提高所起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历史文化对中国城市发展,对提升中国城市国际竞争地位的积极作用.在分析中国城市历史文化现状和仍然存在的对历史文化的漠视以及精品意识的淡化基础上提出了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兴国  温泉 《新建筑》2012,(5):90-93
随州市炎帝神农故里是炎黄文化及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介绍了随州炎帝故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理念,以及核心景区谒祖广场与神农大殿的创作特色。在谒祖广场及神农大殿的创作中,设计者注重从荆楚历史文脉与地域特色中提炼传统元素,并运用现代石作技术手法实现了大空间纪念性建筑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田葳 《住宅科技》2006,(9):59-62
通过对太原旧城大规模改造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的表述,阐明太原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迫在眉睫,并指出小规模改造是太原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南京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周边区县的历史文化资源也相当丰富,但是在近些年的高速经济发展中,资源流失的情况比较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时南京周边区县的镇村历史文化资源状况展开抢救性的摸底调查,分析与总结调查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孔凡斌 《城市建筑》2014,(32):230-230
城市园林因城市而诞生,它可以满足现代人类社会心理需求,并且体现较高阶段的社会发展。园林设计除了在营造一种令大众居民赏心悦目大自然环境外,还是种间接理解传统历史文化的途径,其与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而出现的园林设计与文化进行了一种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改造中,只追求物质环境的改善而忽略了对文化环境保护的问题非常突出,造成了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丧失和城市特色的泯灭。文章拟以洛阳老城十字街为例,通过了解它的地域文化特色,对其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文色彩保护理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与更新的原则与方法,即:结合地域文化,在尽可能保持原有街道格局、空间特色、整体风貌等不变的同时,努力改善街区环境,并依靠其历史文化底蕴振兴传统街区.目的不仅在于对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探索,而是以此为出发点,研究与思考当代乃至未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刘源 《安徽建筑》2006,13(2):35-36,54
探索地域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课题。合肥文博苑建立在新城区,作者在其建筑与环境的创作中,既保持合肥地域文化传统,又体现现代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楼舒 《住宅科技》2014,(8):42-44
历史街区保护是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历史街区基础设施落后的主要问题,从道路系统、水务管道系统、能源系统、通信电网管线系统、消防系统、环境系统等多方面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职能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传统研究领域,但已有研究多局限于区域中城市的职能分类,而对于单个城市的具体研究则相对薄弱。文章以武汉市为例,采用历史演变和区域比较两个角度综合分析了武汉市城市职能的演变特点、内在肌理和现实区域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能研究对于武汉城市性质确定的启示,以期为单个城市的城市职能研究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20.
毛华松  漆媛媛 《风景园林》2020,27(11):23-28
回归历史语境的区域风景营建机制研究,有利于突破囿限于风景物质空间的静态研究现状,还原历史风景与区域山水、政治经济等的复杂关联。以城址未变、保存良好及有史料延续的严州古城为例,基于营建主体认知的历史园林分类,并结合类型空间分布、建设主体和重建频率等,分析、归纳了3个区域风景营建特征:1)依托优势山水资源的风景空间分布;2)基于风景营建主体的多元类型实践;3)人文与自然双重影响下的关键风景点。系统阐释了影响区域风景生成的自然、政治、社会因素,对理解和传承中国区域风景营造的历史经验,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