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程灏 《煤质技术》2002,(1):23-23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是模拟工业焦炉的炼焦条件而设计出来的.煤样装在煤杯中,上加恒压,由杯底单侧加热.在煤杯中形成半焦层、胶质层和未软化的煤样层.胶质体的量和性质决定烟煤结焦性的优劣.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现总结如下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准确测定烟煤胶质层指数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煤胶质层指数的测定主要有3项:(1)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2)最终收缩度(X值);(3)体积曲线类型.此外,还有对煤杯中焦炭的观察和描述.此项测定,主要用于确定炼焦用煤粘结性和烟煤牌号.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的准确度,结合其测定原理及方法对试验煤样、仪器设备和操作过程中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试验煤样、煤杯和探针、硅碳棒和炉砖、控温系统和热电偶、炭黑干扰的处理、不同曲线类型的测定要求、曲线绘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及处理建议,以确保减少实验室间的数据偏差并得到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
胶质层指数是烟煤分类及指导生产的一项重要指标,结合胶质层指数测定过程中膨胀压力、剧烈分解温度及焦饼强度的变化,可较准确预测焦炭的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6.
7.
烟煤胶质层指数是评价煤结焦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规范性强,影响因素多。本文主要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因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齐炜 《煤质技术》2013,(1):40-41,45
结合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原理及方法,从煤样的贮存制备、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控制升温速度和正确掌握探针技术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影响胶质层测定结果的诸多因素,并对降低胶质层指数系统测定误差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孙凡 《煤炭技术》2005,24(7):98-98
针对GB/T479—2000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论述了烟煤胶质层最大厚度值测试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造成升温不均匀的主要因素,指出了温度控制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丁仕兵刘稚  曲晓霞 《煤》2006,15(B06):80-82
应用EXCEL描点划曲线的功能,以二项式添加趋势线导出二次方程,并对烟煤胶质层指数(Y值)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和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图得出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孙刚  方全国  李英华 《煤炭学报》2006,31(5):659-661
研究了烟煤粘结指数(G样品在不同保存方式下(常温、冷藏和除氧保存1 a的稳定性及其原因.研究表明,在常温下保存1 a不同量值的G煤样,其G值均有明显变化.在冷藏2~4 ℃下保存1 a,不同G值煤样的稳定性均比常温下好.若除氧保存1 a,各种煤样的G值可认为没有变化.开封后反复使用的样品的G值稳定性(冷藏保存比在相同保存条件下的无反复使用的样品略差.  相似文献   

12.
烟煤热解过程中氮的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热解3种不同产地的烟煤,热解温度从400~1200℃,研究惰性气体条件下氮的释放特性。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HCN-N,NH3-N的量不断增加,当温度达到一定值(1000℃左右)时又略有降低,其中。HCN-N的量在高温条件下更趋稳定;焦中含氮量、N/C随温度的上升呈线性关系下降,当T≤600℃时,焦中含氮量和N/C比原煤的含氮量和N/C要高,当T≥800℃时,则比原煤低;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HCN-N的量不断增加,NH3-N的量也呈上升趋势,变化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黏结性烟煤在地下气化通道贯通过程中热贯通特性,采用空气预热氧化的方法,研究并获得了温度、流量、时间3个因素对烟煤黏结指数的影响规律,以及低温氧化破黏前后烟煤燃烧贯通特性。实验表明,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空气流速的增大、破黏时间的延长,烟煤黏结性都显著下降,最适合的破黏温度为140~180 ℃;破黏后煤样燃烧的初始引发温度降低,2 920 min破黏后的煤样与原煤相比,初始引发温度降低了28 ℃;破黏处理后的煤样燃烧扩展速率提高了20%,燃烧贯通时间缩短;因此破黏后有利于黏结性烟煤地下气化通道的形成和扩展。  相似文献   

14.
郭珊珊  齐炜  王利斌 《煤质技术》2009,(5):30-31,33
结合GB/T479—2000《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分析了影响胶质层指数测定结果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李晓虹 《煤炭技术》2002,21(9):57-57
用苯为吸收液测定沥青烟的紫外分光光度  相似文献   

16.
石岩 《煤质技术》2012,(3):18-19
依据MT/T 226—2005《烟煤黏结指数测定仪通用技术条件》,对烟煤黏结指数测定仪的验收方法进行探讨,并重点对测定仪的技术性能和准确度进行核查,以确保烟煤黏结指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了年轻烟煤在制样过程中因加热而导致的水分和其它参数(如挥发分和发热量)的变化,确立了一种制样干燥方法,即粒度小于3mm的煤样,在40~50℃下干燥1.0~1.5h,然后使粒度〈0.2mm的煤样与大气达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煤持续耗氧过程中自由基变化规律,选取4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烟煤,采用电子顺磁共振仪,研究了在变温条件下不同烟煤从富氧到贫氧的持续耗氧过程中自由基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加,煤中自由基的种类和浓度减少,自由基的对称性增大;随着煤粒径的减小,煤中自由基浓度增大,种类不变,对称性呈波动变化;粒径分布对煤中自由基、浓度、种类和对称性具有较大影响;当温度不断升高,氧气供给不断减小的情况下,煤中自由基浓度则有增有减,而自由基种类和对称性都呈下降趋势,不同煤种随温度变化的持续耗氧规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唐一博  李云飞  薛生  王俊峰  李瑞超 《煤炭学报》2017,42(10):2642-2648
为了更好地防治水浸采空区的自燃火灾,利用DSC,FTIR,XRD等手段研究长期水浸前后补连塔烟煤与西曲烟煤的微观结构及自燃特性变化。发现经过30~90 d的水浸后,煤样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活化能降低1.73~7.94 k J/mol,且放热量增大,煤中—CH_2—,—OH,C—O等活性结构吸收峰变化显著。此外,水浸后煤中Si O2含量大幅降低,煤表面Si,Na,Ca,Fe,S等元素富集,矿物质的析出致使煤体膨胀、破碎,大于10 nm的孔隙增加4.61%~17.35%,提高了煤中氧扩散速率;同时,由于水浸后煤的抗拉强度最低降至0.192~0.495 MPa,完整的块煤更容易破碎,加剧了采空区自燃风险。煤中矿物组分与含量的差异导致水浸后补连塔与西曲煤自燃特性变化的幅度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内在碱(土)金属对煤炭、生物质共热解过程的影响,对原料进行酸洗脱灰处理,探索内在碱(土)金属对共热解的影响作用机理。在热重分析仪中对玉米秸秆(CS),延长烟煤(SM)单独以及两者混合共热解的热解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在共热解过程中发生了协同作用。对玉米秸秆,延长烟煤进行酸洗脱灰分处理,考察两者内在碱(土)金属对混合共热解的影响。采用Coats-Redfern法对玉米秸秆,延长烟煤以及两者共热解过程的主要阶段用一级动力学反应过程进行描述,计算其动力学参数。对比酸洗玉米秸秆(DECS)与延长烟煤,酸洗延长烟煤(DESM)与玉米秸秆的共热解实验,酸洗后的共热解过程中,其活化能增加,指前因子下降,证明了生物质中的碱(土)金属对共热解过程起到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