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n-MoS2自润滑复合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钾盐镀锌溶液中,采用复合电沉积的方法能获得Zn0-MoS2自润滑复合镀层,MoS2的体积分数在10%~30%之间.研究了电流密度、溶液pH值及镀液中MoS2微粒的浓度对复合镀层中MoS2含量的影响,同时测试了复合镀层的一些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化学复合镀层Ni-P-Gr-SiC的摩擦磨损性能,主要研究石墨复合量、载荷及转速对复合镀层摩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EDAX对磨损表面和截面进行磨痕形貌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石墨和碳化硅两相颗粒的协同作用,复合镀层显示出良好的减摩性能和耐磨性。分析表明,摩擦试样的亚表层形成的富石墨机械混合层对摩擦体系保持良好的摩擦性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碳化硅颗粒的承载作用有效避免富石墨机械混合层在摩擦剪切力作用下的断裂。 相似文献
3.
以长效自润滑耐磨、耐蚀复合镀层制备技术,采用45#钢为基体材料、Ni-B为基底合金、Ni-W-P为基质合金、添加耐磨人造金刚石微粒和固体润滑剂(CF)n微粒,镀制Ni-B和Ni-W-P/金刚石-(CF)n双层复合镀层。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得到的Ni-B和Ni-W-P/金刚石-(CF)n双层复合镀层表面光亮,质感均匀,粗糙度为Ra0.2;镀层结合力良好;耐蚀性优良;经过相同次数磨损试验,磨损量仅为未镀试件的21.2%。 相似文献
4.
5.
6.
复合处理技术在硫化物自润滑薄膜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渗硫层能有效降低零件的摩擦系数,提高零件的抗擦伤性能和耐磨性能,但是单纯的低温离子渗硫不能保证特定工况的生产要求,选用其它处理技术与低温离子渗硫相结合的复合处理方法可以制得表层软、亚表层硬的理想固体自润滑涂层。综述了离子多元复合渗法(S-N,S-C-N,S-O,S-Mo),两步法(喷丸和超音速纳米化处理与低温离子渗硫、预置薄膜涂层与低温离子渗硫、激光处理技术与低温离子渗硫),以及多种复合处理技术相结合法的特点和部分应用实例,着重介绍了每种复合处理技术的工艺。针对目前复合处理技术在固体自润滑薄膜制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复合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扫描电镜对Ni-P-金刚石粉化学复合镀层的表面状态及内部形貌进行了观察,并用图像址理仪定量计算了复合镀层中金刚石粉的体积百分数。结果表明,随镀液中金刚石粉添加量增加,镀层中金刚石粉含量也增加,金刚石粉在镀层中呈均匀分布。同时,测定了复合镀层的力学性能,结果指出,复合镀层中金刚石粉含量增加,硬度、耐磨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电流密度、电沉积时间、镀液中石墨含量、镀液中钨酸钠含量、阳极类型等因素对电沉积Ni-P-W-石墨复合镀层中石墨含量、镀速、外观的影响,确定了复合镀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Ni为阳极、电沉积时间为0.5h、镀液中石墨的含量是20g/L、镀液中钨酸钠的含量是10g/L、电流密度是2A/dm2.并对镀层的形貌、耐蚀性、抗氧化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Ni-P-W复合镀层相比,Ni-P-W-石墨复合镀层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用扫描电镜、光镜及X光衍射仪对Ni-P-B4C化学复台镀屠的表面状态、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随镀液中B4C粒子添加量的增加,镀层中B4C含量及镀层表面瘤状生成物也增加。复合镀层中B4C粒子均匀分布于Ni-P基体。B4C粒子的存在未改变Ni-P基体的物相组成及其变化。同时测定了复合镀层的力学性能,结果指出,随镀层中B4C含量增加,硬度提高,结合力下降,耐磨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Ni-P-多壁碳纳米管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式球磨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预处理,通过化学镀制备Ni-P-MWNTs复合镀层;对45钢、传统Ni-P镀层和Ni-P-MWNTs复合镀层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考察和比较。结果表明,球磨后MWNTs长径比降低,长度均匀,且多数端部处于敞开状态。与45钢和Ni-P镀层相比,Ni-P-MWNTs复合镀层的减摩耐磨能力显著强化。当复合镀层中MWNTs的质量分数为0.74%~1.97%时,其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随MWNTs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对于MWNTs质量分数为1.97%的复合镀层,其摩擦因数和磨损率仅为0.08和6.22×10?15m3/(N·m)。复合镀层优良的摩擦磨损性能归因于MWNTs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自润滑特性。 相似文献
13.
加粉堆焊工艺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堆焊技术。用加粉堆焊工艺生产的复合钢板耐磨性好,可以进行切割、成形、钻孔和焊接,应用于许多场合。本文介绍了加粉堆焊原理和耐磨复合钢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板泵法以发动机缸套为应用对象研究了Ni—P—SiC复合镀屠的施镀工艺.镀层的性能。镀液的最佳配方为NiSO4·6HO250g/l,NiCl2·6H2O 40g/l,H3BO 35g/l,H3PO3 20g/l,添加剂2-3g/l,SiC(1—3μm)100g/l.工艺条件为:温度60℃,pH:2.5,电流密度5A/dm^2。镀层镀态硬度HV700-800,400℃热处理后HV1100。施镀中存在阳极钝化现象,用含S活性Ni阳极是解决问题的较佳方法。在MM-200磨损实验机上,将Ni—P镀层和Ni—P—SiC镀层作了对比,在SRN磨损实验机上将Ni-P-SiC镀层和硬Cr镀层作了比较。结果表明.Ni-P-SiC比Ni—P镀层耐磨5~10倍而与硬Cr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Ni-P/nano-WC复合刷镀层的性能。方法利用电刷镀技术将Ni-P与nano-WC粉末共同沉积在40Cr基体表面形成纳米颗粒增强的复合镀层,再利用电接触技术对Ni-P/nano-WC复合镀层进行二次强化。利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分析(EDS)和显微硬度测量等手段,分析电接触强化处理对Ni-P/nano-WC复合镀层的影响。同时利用滚动摩擦试验分析电接触强化前后复合镀层耐磨性的变化情况。结果电接触强化处理后, Ni-P/nano-WC复合刷镀层的孔隙和裂纹减少,复合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发生焊合。XRD分析显示复合镀层的晶粒细化,镀层的晶粒尺寸由35.35 nm下降至26.28 nm。随着接触电流的加大,复合镀层的硬度也在逐步加大。经过20 kA电流的强化,复合镀层平均硬度由637HV0.1增加到885HV0.1,镀层硬度分布更加均匀;4 h的滚动摩损表明,随着接触电流的加大,试样的质量损失逐步减小,经20 kA接触电流强化后的Ni-P/nano-WC复合镀层质量损失为503 mg,比未经电接触强化的Ni-P/nano-WC复合镀层低40%。结论电接触强化技术能有效改善Ni-P/nano-WC复合镀层的微观组织与性能,将镀层界面由机械结合变为冶金结合,同时提高镀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电刷镀技术将Ni-P与WC-Al2O3纳米粉末共同沉积在40Cr钢基体表面形成纳米颗粒增强的复合镀层。用电接触强化技术对复合镀层进行再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和维氏硬度测量分析电接触强化技术对复合镀层的影响。通过镀层的微观金相图片显示,在经过了电接触强化后,复合刷镀层的孔隙和裂纹减少,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由机械结合转变为冶金结合。XRD结果显示镀层晶粒得到了细化;随着接触电流的加大,复合镀层的硬度也逐步加大。经过20 kA电流的强化,复合镀层的平均硬度由699 HV0.1增加到895 HV0.1,镀层硬度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8.
19.
20.
采用CMS复合孕育剂生产CA6102汽缸体,与传统的加铜合金化缸体相比,缸壁金相组织得到改善,A型石墨增多,珠光体数量明显增加,缸体抗拉强度稳定性得以提高,缸壁硬度及耐磨性能显著提高。节约了贵重金属铜,有较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