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星星  赖旻 《华中建筑》2012,(1):159-164
增城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广客民系杂居地。明末清初之际,粤东及其他地区客家人开始大规模迁入位于珠三角的增城地区。同时,客家人也将其原居地的民居形式——围龙屋带到了这里。在之后的几百年当中,增城客家围龙屋的后围龙发生着由半圆转为直线形的悄然变化,建筑装饰风格呈现广府化特色。该文基于对增城客家围屋广泛的田野调查资料,对客家围龙屋在增城的发展衍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语晨  陈岚 《建筑与文化》2022,(11):195-197
文章基于空间句法,通过构建三种句法模型对客家传统民居围龙屋的空间形态进行综合分析,提取出整合度、连接值和可视度三个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围龙屋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如下:(1)防御性与渗透性结合的空间形态。(2)道路呈网络结构,外紧内松。(3)平面空间体系规则,功能分明。将其空间形态、构建逻辑等与社会生活习惯、文化风俗联系起来,对围龙屋建筑的文化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解读其空间形态背后蕴含的丰富的地域和社会文化,同时为现代的城乡规划及文化空间营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天人合一”的客家围龙屋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琴 《建筑》2012,(1):76-77,79
客家传统民居包含着中国传统朴素的生态观:“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它以自然为最高原则,强调人与物的同构效应,反映在民居上就是人、居所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以中国传统“风水”思想为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的构成,然后择其吉而经营人居环境。如《宅经》中的这样—段话“宅以形势为骨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衬节,若得如斯俨雅,乃为上吉。”  相似文献   

4.
围龙屋作为重要的中国传统民居,历史悠久,其传统建筑技术已成为重要文化遗产。本文通过走访老艺人获取原始资料,分别从立墙、屋顶和排水四方面对其传统建筑技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复原。  相似文献   

5.
客家围龙屋的延续——"围龙食府"装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龙食府”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雁洋镇国家AAAA级旅游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内。是茶田度假村标志性建筑,围龙食府装饰工程于2003年9月10日竣工验收,10月1日开业,2005年7月获广东省勘察设计协会二等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周密 《华中建筑》2005,23(5):138-140
该文简要的阐述了成都东山地区客家人的历史,对成都东山地区现存的唯一的客家围龙屋——廖家祠的历史渊源以及建筑形态作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建筑的选址布局,建筑的防御性,建筑的便用功能和称谓,建筑的合族聚居的特性等方面分析了廖家祠与广东地区客家建筑的继承关系,表明了成都东山地区早期的客家建筑是对广东客家建筑的较为完整的继承。  相似文献   

7.
李伟荣 《城市建筑》2023,(10):30-33
河源为古龙川县境,其客家民居形制除了堂横屋之外,有早至秦始皇时期就从赣南地区传入的四角楼,以及南宋时期从兴宁、梅州地区沿着东江流域传入的围龙屋。随着迁入人数的不断增多,客家人逐渐从河源北部向南部迁徙,在此过程中,四角楼及围龙屋的形态逐渐发生了变化。文章通过对比河源不同地区四角楼和围龙屋的来源、传入时期及传入地的区位和地理条件等因素,论证二者在河源境内由北到南呈现出从对比鲜明到趋于相似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明清时期石马镇围龙屋木雕装饰为研究对象,对其时代装饰性、演变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明清时期的石马镇围龙屋木雕装饰性、时代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清代围屋内的木雕技艺更加精湛、纹样更加多样化,这与客家人迁居历史、社会变化、地域交流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客家建筑文化核心区,与客家建筑文化亚区[1]的客家民居已得到深入充分的研究。对同一民系不同区域间的建筑进行比较,已逐渐成为推进民居研究的主题之一,促使受客家文化辐射的区域,如粤东的惠州、河源,四川成都、广西贺州、柳州、博白等地[2]渐次开展地域比  相似文献   

10.
邬帆  刘飞鸣 《园林》2007,(6):16-17
记得在创作花艺之旅第一期江南系列的作品时,其中有一件作品因为有点离题而被剔出,就是这件《围屋》。当时觉得这件作品具有客家土楼的意韵而被搁置一旁留待后用。因为有了这次不经意的创作,自然对于奇异的客家围龙屋倍加关注与向往。  相似文献   

11.
从实地考察长汀古城客家民居入手,运用建构的视角对其材料、结构与构造方式等要素进行分析,并揭示形式是地点、类型与建构间持续交互作用而得到的结果;呼吁建造的逻辑才是地域建筑再创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文中阐述了客家民系的形成、特征以及客家民居的类型与建筑特征。而现代社会中,客都梅州如何传承与发展客家传统文化,创新城市特色?保护与发展两者的关系应是以发展为目的,以当地老百姓适应时代的良好人居环境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曹伟 《华中建筑》2006,24(8):4-7
建筑与城市的出现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仅仅是单方面依存的关系,而是对和谐与生态最好的注脚。部建筑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建筑、城市以及环境关系的演进历程。生态视野下建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原生态或者说自发生态建筑到生态可特续发展的时代建筑,则意味着人类进入了生态文明的时代。但在这之前,人们对建筑的生态视野也是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建筑从选址、规划直至营造,无不渗透着“参天地,赞化育”的天人关系。这其中居住建筑的文化特征尤为鲜明,所谓“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体现出因地制宜,顺应风水的选址意向。本文以福建土楼——侨福楼为例,利用文化学、风水学及图像学原理,解析客家土楼的空间意象及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城市发展背景下,空间扩张、人口和产业聚集等带来的城市生态问题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以资源枯竭型山地城市的发展转型为契机,立足生态智慧的实践,在构建生态智慧引导的城市"生态病"治理逻辑与城市山地修复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太原市山地生态修复实践,建立从山地安全性修复、山地功能修复和山地生态系统修复的综合修复框架,并提出分期分类创面稳固、分类提升,群落优化、浅山区多元化土地利用的生态智慧策略,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绿色节能技术一方面可以借助日益发展的新兴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智慧,将其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中加以创新发挥。本文从围护结构的建筑材料和热工性能,建筑绿化与遮阳技术,自然通风的利用等方面对传统民居建筑中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节能意识进行讨论,并提出现代建筑应借鉴、融合传统民居中的这些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7.
殿堂式民居是客家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对广东梅州典型殿堂式传统民居通风情况进行实测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民居庭院、厅堂、天井及周围空间、横屋等,用风速仪对上述各空间进行每小时的风速监测,取得民居内通风流线和风速范围,测量表明殿堂式民居可以利用庭院、厅堂、天井等空间转换来引导自然通风,但是,建筑群普遍存在近门厅堂通风优越,后堂及横屋通风强度小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刘思思  余磊 《住宅科技》2013,(10):16-18
客家围屋是客家先民辗转迁徙,将中原建筑带到东南沿海并历经千百年演化而锤炼出来的我国南方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围屋不仅传承了中原传统建筑文化,还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演化成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围合式群居建筑,客家围屋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融合了多种文化形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是我国民居建筑中的一支瑰宝。通过对客家围屋的建筑文脉研究,分析了它的发展脉络、文化传承,研究了客家围屋中蕴含的宝贵文化价值,为保护客家围屋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茅草类乡土材料曾经在我国传统乡村建设中得到过广泛应用,造就了茅草屋等多种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特色风貌建筑。在乡村风貌日趋同质化的背景下,从茅草屋的生态智慧、营建工艺、性能优化及应用展望等四个方面,探索这类传统建造技术在当代乡村建设中活态传承和适应再生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西湖文化”是以西湖水利工程为核心,涵盖水利建设、风景营造、游赏组织及产业发展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因子的文化综合体,是中国水利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普遍性风景符号。结合《永乐大典》36个城市的西湖历史文献整理,围绕建设动因、选址、布局等关键因子统计,系统总结了在多元建设目标、城市水系组织、风景园林要素等方面的“西湖文化”生态智慧经验。并在分析相关典型城市西湖风景营建的基础上,提出西湖文化基于人与自然、社会共生互融的整体环境观和基于地域适应性的风景调和能力,对营造生态持续、人文健康的山水城市有着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