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通过探索地方高校信息与控制工程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实践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本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构建以培养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理念、实验课程、实验教学模式、质量控制等的“三层递阶式”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结合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应用型《单片机应用和实践》专业课程自身特点,以技术技能人才和工程应用意识培养为目标,围绕项目化的教学环节、实践环节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深入探索高职专业课项目化教学方法和内涵,构建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单片机教学平台。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该大工程观视角下项目化教学模式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增强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极限编程XP的软件开发方法学引入到电力系统潮流上机计算实践课程教学当中,通过精心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采用测试优先的开发原则,实行双人结对编程等极限编程核心理念,帮助学生克服了编程的畏难情绪,深化了学生对计算机潮流计算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实际教学效果表明,该实践课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传统以课本理论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问题,本文笔者将以电气创新实践项目为导向的项目导向教学法引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及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设计了基于电气创新实践项目为导向的行业前沿咨询类,工程执行类,工程分析计算类和工程设计类项目的教学方案,基于软硬件资源共享与协同环境Trustie建立了课程实施所需的教学与项目研究资源。实践表明以电气创新实践项目为导向的项目导向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效地增强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构建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课程改革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根本任务出发,以工程项目为主线,内容涵盖了独立设置实验课、实验平台建设、教材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了独立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成就了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实践训练平台和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工科各专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各自实践教学体系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存在的"痛点"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以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为出发点,以工程实践应用为牵引,探索多元混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过程化考核三个方面,探索了 “新工科”背景下“电力系统分析的计算机算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混合教学模式,加强理论工程实用化的引导及开源软件的学习应用。通过完善过程化考核机制,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毕业设计是学生工程素养培育的重要环节,而在传统毕业设计模式中难以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本文以工程素养的内涵分析为切入点,结合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强化学生工程素养培育的改革实践,从管理体制机制、支撑保障条件、考核和评价体系等角度进行了探索与实施,经教学实践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自动化实践初步”专业实践基础课程建设为案例,探索高校新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该课程以实验教学项目为主线,参照对应产品谱系,采用典型产品案例教学,典型产品实际制作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企业的产品谱系及发展过程。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对课程教学目标、关联度和考核方式进行了细化,让学生掌握自动化初级工程师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其工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背景,紧密联系前沿技术热点, 服务社会及地方经济发展。考虑探索常州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开展运动控制实践创新工程项目教学探索。该文首先阐述了其创新教学项目实施的思路, 分析了项目选题依据、可行性和考核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以工业机器人检测及运动控制模拟项目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通过实践创新工程项目促进学生对自动化相关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及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适应智能制造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工程创新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就业岗位中存在的基础知识不牢靠,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的困境。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无功补偿”内容为例,将科研与教学融合选择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学载体,按着从理论分析到工程实践到创新应用的路线设计研究性教学内容。设计方案体现了“两性一度”标准要求,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难教难学难用的课程,教师可以采用工程可视化设计来改善教学效果。本文以硕士研究生电磁场理论结课作业为例,给出一种交叉学科电磁场理论的可视化教学设计。该设计任务为MHz无线输电领域发射级线圈与接收级线圈之间形成互感的理论计算与仿真验证,其中理论计算采用Matlab Workspace环境编程,仿真验证采用COMSOL高频电磁场线圈模型。学生提交作业效果表明,电磁场理论课采用可视化教学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深奥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基于控制理论,电子学和电气工程等学科的交叉科学技术,其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与控制理论等课程的深入融合。对自动化专业学生面向工程应用的课程融合教学理论进行了探索,建立了电力电子技术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实验平台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法。多课程融合、面向应用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程知识掌握,提高顶层设计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Visio二次开发技术在电气工程教学图形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气工程教学中。遇到需要开发图形化程序以方便教学时,可以利用Visio二次开发技术,达到种电力系统软件图形的实现。本文以一个开关图形实现和潮流计算为例,从编程角度具体说明了实现方法,阐明了Visio二次开发技术的便利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数据结构”课程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相关资源和平台。分析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现状,打造面向实践的数据结构课程信息化平台。平台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根据课程重难点构建关键知识点应用分析;第二层根据知识点应用分析引导算法设计实践;第三层以典型数据结构为导向,构建系统式闯关型工程实训项目。信息化平台构建为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配电自动化作为新工科智能电网的主要内容,在实验教学上还不满足新工科内涵要求。为加强学生在配电网方面的实践能力,提出配电自动化实验教学体系及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案,基于贵州大学自主研发的实时仿真器UREP、嵌入式开发系统及PC端搭建配电网模块化半实物通用实时仿真实验平台。以馈线自动化为例,阐述平台的使用方法及步骤。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达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本科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本文以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为例,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方法;并以电力系统综合实验为例,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备,研究构建实验教学系统;提出以生为本的递进式实验项目内容设计,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研究充分考虑到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实验教学方法的普遍性与推广性,对其他学科和专业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大类培养改革背景下,基于“电工学实验”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现状进行了“电工学实验”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建立了“微课”资源并通过新型教学平台进行推送,确立了完备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机制并在部分专业进行了试点,通过分析试点调查数据得出混合教学模式具有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优势,是落实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POWER WORLD SIMULATOR(PWS)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大型可视化分析和计算程序,其设计特点是用户界面友好、可视化,交互性能强.本文介绍了PWS软件包的功能与实际应用;并基于一个设计题目--断路器选型,阐述了PWS在<电气工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设计过程包括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断路器选型等.通过设计实例表明PWS强大的计算功能、图形和动画演示的广泛使用,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加深对系统特性、运行的认识,对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等院校PLC相关课程教学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基于BOPPPS模型的“PLC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并以PLC硬件系统为例,阐述 BOPPPS 模型六个阶段的具体实施过程。实践证明,把 BOPPPS 模型应用于PLC相关课程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互动性,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