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良传 《华中建筑》1992,10(4):33-35
在研究中国园林的论文中,对“模山范水”一词的理解代表了对园林研究的两种不同态度及由此引入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向的分野,传统的“再现”观忽视了“表现”观这一审美事实,“表现”而非“摹仿”的态度才是中国园林对自然的态度。中国园林由“再现”到“表现”的转折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从再现到表现的过程也是从写实到符号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园林意境的审美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洪 《中国园林》1999,15(4):61-62
本文从造园、欣赏两个方面,运用心理学,美学等基本原理,阐述园林意境的审美机制,为设计得创造园林意境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欣赏者体验园林意境指明欣赏途径。  相似文献   

3.
封云 《华中建筑》1997,15(4):95-97
文章描述了“曲”在造园艺术中的多种妙用,并充分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之“曲”的审美情绪。  相似文献   

4.
园林活动是中国园林文化空间整 体性的主要一环,影响甚至决定着园林空 间布局和意境凝练,因此研究活动与空间 的耦合关联,对理解中国园林内在形成机 制、丰富古典园林营建理论具有积极意义。 宋代是中国古代绘画史的蓬发期,大量宋 画直观地反映了园林空间和园林活动共存 场景,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以宋 画为研究素材,引入图文互证的研究方法, 梳理出文会雅集、园内栖居、山水游赏、时 节活动4种园林活动类型,从活动参与的主 体入手,分析相应活动空间所具有的最突 出的园林要素,及其所营造的整体空间范 围、空间性质,总结出园林活动与园林空间 的关系,从而为当代历史景观的文化内涵 保护以及园林活动与空间氛围的营造提供 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24)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散发的园林美让后人流连忘返。园林审美考察课程的设立对园林课程体系的设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理论学习角度而言,园林美学课程可以使学生对园林审美进行初步的理论学习;从审美考察角度而言,园林美学课程显然不能满足教师对学生园林审美实践的要求。文章对园林审美考察教学方法、如何进行审美考察等进行深入分析,目的是使学生在园林审美考察教学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解决旅游式的园林审美考察所带来的问题,以更好地完成园林考察审美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清代皇家园林中的禅宗园林环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芳  李士好 《建筑与环境》2009,3(3):108-110
本文从历史角度出发,以魏晋时期的市井寺庙与山林寺庙为起点,概述了寺庙园林肇端发展及历史沿革,阐明了汉化佛教——禅宗寺庙建筑的不同类型及相关的文化特色。尤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主要探究对象,从清代皇家园林中禅宗寺庙园林环境分布概况、寺庙总体布局及寺庙本身格局的园林环境阐发了皇家寺庙园林的基本特征。并从禅宗及禅文化特有的哲观和价值标准,分析了寺庙园林环境产生的思想基础、佛教禅宗精神与传统园林观之间不期而遇的契合,揭示了清代皇家园林中禅宗寺庙园林环境的设计意象,阐发了其造园目的和创作手法。最后,本文按照由自然到禅化的顺序把禅宗寺庙园林的的审美分为几个层次,并归纳、例举了清代皇家园林中寺庙园林环境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7.
庄苇  傅娟 《华中建筑》2009,27(9):154-155
音乐和园林虽然具有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但是它们都作为艺术形态的一种,或多或少地就会存在着共通之处,该文试看从它们的形式美,空间序列的乐章美,意境美以及它们的社会功能等几个方面出发,浅谈了二者的相通之处,以及音乐在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徐桂英 《中国园林》2000,16(2):87-87
以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作为标志 ,重视环境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的潮流。爱护环境 ,回归自然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就开始重视改善城市生态 ,提高城市环境的总体素质 ,并从多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业已取得显著的成效。而在诸多的有成效的措施中 ,大搞绿化美化 ,建设大园林是极为有效的一项措施。1999年12月18日天津《今晚报》转载的一篇“生态建设迎来黄金时代”的文章中说 ,我国将投资2000亿造林绿化 ,这再一次…  相似文献   

9.
江南古典园林与昆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二者因为发源地的时代精神和地方风俗,以及文人的参与和创造,形成固有的审美一致性和内在契合,这也使得当代的人们可以继续践行二者在现代传播中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0.
袁粤 《山西建筑》2006,32(14):349-350
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审美中文学介入的差异性及意境两种特征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美过程中文学介入的三个阶段,体现了文学在中国古典园林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园林艺术是很注重对“意“的渲染的.水是中国园林艺术中必不可缺的、极富魅力的要素之一,在我国古代园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理水的手法自然会表达出一定的意境.本文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我国两种典型的人工园林的理水手法中,阐释意境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诠释大自然的"纯"已成为日本传统庭园造园手法的象征和代表,对大自然魅力的引入和解释让看似简单的日本园林带给人极大的艺术震撼力.日本现代园林在设计时,在满足现代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同样也精彩地延续了日本传统园林对"纯"的运用.即便是现代的平面形式和铺装材料,也能从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纯".通过对日本庆应大学南馆屋顶花园和东京KOWA建筑前绿地设计的分析,阐述日本传统园林中的"纯"在日本现代园林设计的空间、形式和材料等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对园林的艺术特征及场所特征进行了介绍,论述了不同年龄、阶层、性别人群对园林审美的需求,并结合实例,从审美的角度对东湖的设计作了分析,阐述了园林美的创造手法,为营造富有特色美感的生态园林城市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忧郁审美情结与中国园林病态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劲 《中国园林》2003,19(12):60-62
在中国传统的审美哲理中,存在着特殊的忧郁审美情结。在这种审美取向下营造的文人山水园林,也表现出特殊的审美取向,即对材料非常态或日病态的运用,以及特定场景下对“丑、瘦、枯、荒、病、残、寂”的咏唱,映现出以愁为美、以悲为美的诗心。文章认为,只有深刻理解民族文化造园的哲理观念和审美情趣,才能透过表象 认识中国园林中的病态美,从而实现清新理智的超越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与中国园林类型(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林娣 《园林》2002,(5):9-11
"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品的种类;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环境用重重障碍和不断的攻击,阻止别的品种发展."(丹纳<艺术哲学>)在世界古典园林类型中,有意大利的台地园、法国的平地园、英国的牧园、日本的水石庭,育化在中华文化的肥壤沃土中的中国园林则是以"可居可游"的自然山水园为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6.
从审美心理角度谈园林美的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眼于园林审美主体,运用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在园林审美中,审美主体需要通过外在“刺激”,而且是“中等程度的刺激”,即相对审美主体而言,审美信息达到可理解量与新疑量之间的平衡点,才能真正获得园林美感。因此,在园林美的创造中,应以满足审美需求为原则,做到园林创作审美与欣赏审美的统一。继而本文通过对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学习这两个问题的探讨,阐明了在设计中如何创造园林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水口园林"与风水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于勤 《安徽建筑》2002,9(5):23-24
在’99昆明世博会“人与自然”的主题下,探讨我国古老的环境文化—“风水术”对人居环境的影响,“风水术”对“水口园林”的影响,以及“水口园林”的成因、特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崔璐璐 《四川建筑》2012,32(4):24-25,28
汉代形成了中国大一统的社会形态,其深厚雄大的文化积累,成为园林广泛深入发展的前提。作为中国园林特征的山水因素,在两汉得以突出体现,无论皇家宫苑、诸侯园林还是富商私宅都以山水资源的占有为基础,直接为后世园林的成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赵光华 《古建园林技术》1985,(9):12-17转52
园林是把自然美、人工美,与为了提供生活上的便利所进行的各种构筑物,以及人文景观,这四者,密切的融汇起来。本文介绍了从战国时代到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园林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介绍了北京地区园林的历史久远与内容深厚的全面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王维在园林诗与造园领域都颇有成就,其擅长以诗造境、造园景中有诗.目前对王维诗画作品意境研究较多,而少有研究其园林诗与园林意境关系.本文构建出六境三韵理论框架,探讨王维园林与园林诗的关系.基于意境的角度,以图式语言总结意境的图式化表达,提炼出营造四种意境模式,对当代园林的诗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