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rp和SiCp混合增强ZA27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远  陈体军 《机械工程材料》1997,21(4):44-46,51
测试了5vol%Grp和10vol%SiCp混合增强ZA27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讨论了该材料在不同载荷(定滑动速度)、不同滑动速度(定载荷)下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混杂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优于SiCp/ZA27复合材料和ZA27合金。  相似文献   

2.
利用浇铸工艺制备二硫化钼(Mo S2)改性聚酰胺6-聚氨酯(PA6-PU)嵌段共聚物的复合材料,研究在不同载荷和滑动速度下Mo S2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材料的磨损面,探讨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低转速和低载荷下,Mo S2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的改善不明显,反而使复合材料的磨损急剧增加;而在高载荷和高转速下,随Mo S2含量增加,Mo S2能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有效的转移膜,改善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在Mo S2含量较低时,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以黏着磨损为主,随着Mo S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转变为黏着磨损伴随着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ZA27合金在润滑下的摩擦磨损特性。提出在油润滑下ZA27合金同材质摩擦时,磨损特点是边界润滑摩擦;其与45钠配副摩擦时,摩擦特点主要的犁削。根据损失重分析得出;ZA27合金的润滑工况下是一种良好的减摩材料。  相似文献   

4.
利用MRH-03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碳纤维含量的聚醚砜酮(PPESK)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讨论载荷、速度及润滑介质对质量分数10%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用SEM观察材料的断面形貌和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适量碳纤维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并使得复合材料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机制由严重的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转变为黏着磨损和轻微的磨粒磨损。以质量分数10%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为例,随着载荷的增加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因数降低,而磨损率先降低后增加,在高滑动速度下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降低而磨损率增加;而海水润滑介质的加入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并使得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由干摩擦条件下的黏着磨损和轻微的磨粒磨损转变为轻微的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5.
利用MRH-03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碳纤维含量的聚醚砜酮(PPESK)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讨论载荷、速度及润滑介质对质量分数10%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用SEM观察材料的断面形貌和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适量碳纤维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并使得复合材料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机制由严重的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转变为黏着磨损和轻微的磨粒磨损。以质量分数10%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为例,随着载荷的增加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因数降低,而磨损率先降低后增加,在高滑动速度下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降低而磨损率增加;而海水润滑介质的加入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并使得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由干摩擦条件下的黏着磨损和轻微的磨粒磨损转变为轻微的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6.
Al2O3—SiO2短纤维增强ZL109复合材料滑动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压铸法制取了Al2O3-SiO2短纤维增强ZL109复合材料,并对其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含量及分布规律是影响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纤维体积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提高;当纤维取向垂直于摩擦面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比纤维平行于摩擦面取向要好。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在较高载荷下将出现层离和剥落。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外界条件对聚甲醛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用摩擦磨损实验对模压法制备的Ekonol/POM和Ekonol/G/MoS2/POM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和转速下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镜(SEM)对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载荷或转速的增加,聚甲醛(POM)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材料的磨损量则随着载荷或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载荷或转速的提高,ZOGM20的磨损机制发生了由粘着磨损到疲劳磨损再向塑性流动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聚四氟乙烯高磨耗的缺点,通过冷压烧结成型工艺制备4种低含量鳞片石墨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探究其在较高载荷(0.8 MPa)及不同转速下的摩擦磨损情况。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镜观察样品的表面磨痕深度,借助扫描电镜观察摩擦表面形貌并分析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较高载荷下石墨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体积磨损率都较纯PTFE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当石墨填充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体积磨损率降到最低,在载荷为0.8 MPa、转速为80 r/min时较纯PTFE分别降低了19.7%和84.25%;在较高载荷下,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逐渐由犁耕磨损向黏着磨损转变,且当石墨质量分数为10%时,出现轻微的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9.
采用轴-瓦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高载荷条件下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材料以及对偶轴套磨损表面的形貌,并分析探讨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能够承受载荷400 MPa、摆动次数25 000次的摩擦磨损试验,且摩擦磨损性能与载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摩擦因数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变小,磨损深度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变大;低载荷条件下,其磨损机制以黏着磨损为主,高载荷条件下,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0.
采用轴-瓦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高载荷条件下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材料以及对偶轴套磨损表面的形貌,并分析探讨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能够承受载荷400 MPa、摆动次数25 000次的摩擦磨损试验,且摩擦磨损性能与载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摩擦因数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变小,磨损深度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变大;低载荷条件下,其磨损机制以黏着磨损为主,高载荷条件下,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1.
基于UHMWPE/纳米ZnO复合材料的滑动摩擦磨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纳/米ZnO复合材料,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载荷和相对滑动线速度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低载荷试验条件下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在高载荷试验条件下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而在一定载荷试验条件下,无论相对滑动线速度高或低,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只是在高速情况下粘着磨损程度加大,局部还出现了表面撕裂的痕迹。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SiCp/ZA65复合材料的高温耐磨性能,并与ZA27合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高温干摩擦情况下,SiCp/ZA65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远优于ZA27合金。  相似文献   

13.
表面改性碳纤维对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硝酸氧化法和涂层复合改性法分别对碳纤维(CF)进行表面改性,并制备CF改性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考察材料在不同滑动速度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CF与PI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对PI复合材料在不同滑动速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较大,涂层复合处理法比硝酸处理法能更有效提高CF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复合材料在高滑动速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CF的强度是影响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摩擦磨损性能的主要因素,CF经过表面处理后强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在高载荷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下较未处理的CF/PI复合材料相比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采用铺层/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交叉铺层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探究配副材料及载荷对铺层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逐渐降低,磨损率则逐渐增加;在研究的载荷下,复合材料与轴承钢配副时摩擦因数较低,而与Si3N4和Al2O3陶瓷球配副时润滑性能较差;在低载荷下复合材料与轴承钢配副时磨损率较高,高载荷下则相反。磨损表面形貌分析显示:当施加的载荷较低时,磨损表面形貌主要为犁沟及少量裂纹,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当载荷较高时,高的接触应力使磨损表面产生了大量裂纹并伴随树脂基体脱落,磨损机制由磨粒磨损转变为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15.
采用粉末冶金法和热挤压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增强AZ91镁合金(CNTs/AZ91)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干滑动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磨损形貌及磨损机制,并与AZ91镁合金基体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CNTs的自润滑和增强作用,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明显优于基体合金的;随着载荷和CNTs质量分数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逐渐降低;随着载荷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增大;在相同的载荷下,复合材料的磨损量随CNTs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减小;AZ91镁合金的磨损机制为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以轻微的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6.
利用MHK-500型环-块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对几种聚合物及其复材料-金属摩擦副油润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石蜡中的ZDDP对尼龙66(PA66)及聚酰亚胺(PI)-GCr15轴承钢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影响不大,但却使聚四氟乙烯(PTFE)及其复合材料-GCr15轴承钢摩擦副的摩擦系数略有限低。PTFE及其复合材料-GCr15轴承钢摩擦副表面的ZDDP吸附膜具有一  相似文献   

17.
Al—Ti—B变质剂对ZA27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A27合金中加入不同含量的Al-Ti-B变质剂,考察了其对ZA27合金组织、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质剂明显细化枝晶组织,促使组织均匀,力学性能提高。在油润滑条件下,变质剂明显改善了合金的耐磨性。综合来看,加入1.0%的变质剂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Ekonol/石墨/MoS2填料对PTFE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Ekonol含量对Ekonol/石墨/MoS2/P,PT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及滑动速度、载荷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磨损后的表面形貌,并探讨了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加入填料降低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但提高了弯曲模量和硬度;同时填料能提高材料的磨损性能,但使摩擦因数升高了;当Ekonol含量较低时,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Ekonol分散到基体中,起到了承载作用,阻止了PTFE基体的带状破坏,磨损机制为疲劳磨损和轻微的粘着磨损;摩擦因数随载荷的增大而减小,随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滑动时间内,磨痕宽度随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用环-块式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同一体积分数(10vol%)、5 ̄80μm粒径SiC颗粒增强ZA27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发现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为未增强基体的15倍以上;中等尺寸(10,20μm)的颗粒对耐磨性具有最佳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20.
纳、微米Al2O3颗粒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搅拌摩擦加工(FSP)制备纳、微米氧化铝颗粒单一增强以及混杂增强的A356铝基复合材料,并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其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0.5~3.0 MPa载荷范围内,在相同载荷下,混杂复合材料的磨损量都低于两种单一增强的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随着载荷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量都增加,但是混杂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增加最快,微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最慢;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和剥层磨损;在复合材料磨损亚表层都发现机械混合层的存在,对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