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公园"是伴随着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剧而产生的一种典型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并逐步发展成为区域尺度的公园系统。梳理了近代重要都会武汉的早期市政规划成果中有关公园的具体内容。从市政建设视角,考察中国早期公园系统规划的变迁历程和内在特质,展现近代精英阶层理性吸收西方先进经验、深刻联系本土现实、以民族主义的市政规划等物质空间改造进行社会改良的积极尝试;揭示了"公园"产生与"城市化"之间的深层逻辑关联,以及本土特色的公园系统规划的生成机制和深远影响;尝试从溯源角度解析其对当前我国公园城市建设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聚焦关注较少的西南地区,以昆明为案例,通过档案文献研究及实地考察,梳理昆明近代公园建设发展历程,分析其混杂传统与现代性的营建特点,并追溯理论来源。昆明近代公园在城市由边缘到枢纽的近代化过程中兴起,并在抗战时期构建起初步的公园绿地系统。昆明近代公园的建设传承了传统的寺观园林,充分利用天然山水,保留田园真趣,具体表现在公园选址、营建布局和重视园艺方面。同时,公园建设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如借鉴了日本对于"田园城市"理念的理解、劝业博览会的做法及德国分区规划等思想,其中先进人物和市政刊物起到了重要的引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安莲湖公园是近代西北地区最早进行系统建设的
自建公园之一,其早期持续的营建活动不仅是近代内陆园林转
型历程的一个缩影,也展现出不同于沿海开埠地区城市公园的
鲜明特色。为探求近代内陆自建公园营造在“西风东渐”文化
冲击下的自主探索与能动受纳,引入“自在”与“自为”这一
对概念,系统梳理近代时期莲湖公园由整备、营造、修葺到重
建4个阶段中“自在”的营建特征和“自为”的主导观念,借
此总结近代自建公园营建之客观内涵背后的能动本质,以史为
鉴反思近代公园建设发展的经验教训,也为新时代的公园更新
提供更多参照。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上海近代公园文化服务指标体系 , 探究上海近代公园文化服务价值与空间分布规律,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MA),采用 SPICED 指标框架建立针对上海近代公园的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自主开发的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 APP 收集、分析公众对文化服务的评估意见,对复兴公园不同文化服务类型、文化服务和使用者、文化服务和公园景点空间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复兴公园作为近代公园,其文化服务主要体现为休闲游憩,历史遗产价值公众认知度不高;文化服务的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公园景点空间类型与文化服务存在相关性;某些文化服务之间存在正、负两面的相关性;最后提出对近代公园更新发展策略的思考。研究基于 PPGIS 技术提高了上海近代公园保护工作的公众参与度,将文化服务评估应用于空间规划具有新意。 相似文献
5.
6.
对广东钱局的规划与营建进行考察,一方面了解该时期西方工业文明进入中国时的发展状况,对研究清末洋务工业、尤其是张之洞在粤、汉等地经办的各类工业建筑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另一方面,有助于正确把握洋务运动时期晚清地方官员的文化心态和调适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文明冲击下,近代公园被视作“文明装置”,成为中国各地都市计划的重要部分。作为古代城市形胜和游憩之地的山水风景,在何种情形下、以何种方式融入公园化实践,并承担何种作用,是厘清中国山水风景审美近代转型的关键线索。基于近代城市转型和市政计划概况,重点围绕武汉、广州和南京3个城市,探讨了20世纪20年代城市管治边界外扩下的山水风景资源的融合发展及其相应的风景认知和营建,指出了近代山水风景公园化在公共空间供给、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和新规划思想实践3个方面的历史贡献。对理解古代城乡一体化到近代城乡二元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山水在审美、功能、营建关联上的转型,反思当前国土空间视野下的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与公园城市建设,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城市居民对城市水体的游憩需求日渐强烈,而目前尚未有明确可行的办法指导城市湖泊等水体的功能定位与其布局的优化调控。通过GIS建立以道路网络为基础的交通网络数据库,以及包含湖泊面积、入口、名称等的湖泊(公园)数据库,分析得出建成和潜在的湖泊公园的游憩服务范围,并与基于实证调研计算的服务范围进行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通过游憩服务半径分析计算,得出步行服务盲区、车行服务盲区、真空盲区和隐形盲区4种服务盲区类型,与盲区用地性质和自然条件共同指导湖泊公园的优化调控和城市湖泊的功能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真空盲区和隐形盲区消除的湖泊公园优化调控策略有所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对于湖泊公园规划建设的启示。运用GIS对湖泊公园服务范围进行分析,可切实将城市居民休闲需求与城市湖泊分布相结合,优化调控湖泊公园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与传统对话——苏联文化休息公园设计理论对中国现代公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深受苏联文化休息公园设计理论的影响,对该理论从全盘照搬、到理性批判、至扬弃吸纳的过程,本质上体现了现代发展与植根传统的双重诉求。中国现代公园的建设必须发掘本土传统,合理借鉴国外经验,以发展新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11.
北京万牲园作为清末政府尝试社会变革之时的产物,是由新思想引发的本土化变革在物质空间层面的直观体现,也是北京近代公园建设与发展的先驱,反映了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传统空间转型中的设计应对方式。通过多种史料考察北京万牲园的建设历程与营造特征,解析其在场所功能转换中体现的空间营造手法与设计理念,以此探讨其物质结果呈现与时代背景、政治观念、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对农事试验场、公园、动物园等外来文化中“文明设施”原型的理解,北京万牲园在建构过程中将“农事试验”作为基底进行风景营造,以传统造园手法容纳了农业研究、科普教育、游憩休闲等多重功能;借由交通系统、车轿游船服务与多样化餐饮场所来建构相对完善的游憩服务系统,将游憩与“民智开通”的社会教育目的融合,奠定民国时期北京城市公园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中国近代公园建设发展的研究大多以东、中部政治中心及通商大埠为范本,并以西方近代公园引入及皇家与私家园林开放为主线,但忽视了中国传统公共园林与现代城市公园的承继、结合与转化。中国近代公园建设尽管以西方近代公园范式的传播和拓展为显象,但是无法脱离传统公共园林及其建设经验。在追溯近代昆明从传统公共园林到现代城市公园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剖析了传统公共园林建设经验与西方城市公园范式对近代昆明公园建设与公共空间拓展的双重影响,并尝试对其混杂的现代性特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不仅是传统园林的造园原则,而且也是现代造园最基本的原则和手法。“因借”理论基于对自然的理性思考,强调了借鉴自然的重要意义,在现代公园景观营建中于经济、生态和艺术均具有现实的意义。湛江市南桥公园景观的营建,充分利用了因地制宜,因势构景的手法,并注重施工中的再设计环节。因景生情、因物施巧,构建出朴实、野趣的自然风韵,体现出追求“天然之趣”的造园理念,并因此产生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立足中国西部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特征,持续探索自身的培养模式与发展方向。公园设计课程依托建筑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与学科优势,结合该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办学理念,经历8年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和经验。在介绍该校公园设计课程基本概况、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着重论述课程“关注过程—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理念,即强调一个过程(景观认知—诊断—设计)、两种思维(设计思维+规划思维)和多项能力(基本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并详细阐述从“承文化—重生态—融创新”的办学特色出发实施的设计选题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南郊公园为例,探讨在新时期城市建设中,如何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紧扣城市发展脉搏、满足市民使用公园的新需求。走传承与发展之路,实现公园的重塑和更新,提升公园品质和品位,赋予公园新的景观活力。 相似文献
16.
17.
18.
20世纪20—30年代,武汉与广州、南京、上海等
大城市皆编制了公园系统分项规划,处于中国近代风景园林及
城市规划发展的初创期。为研究武汉城市公园系统规划编制历
史及其主要技术方法,解读原始档案,并将指标、分类、布局
等技术内容与同时期国内外规划技术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发
现,武汉规划者熟知20世纪初英、美及日本的公园系统规划
模型,在编制规划方案过程中,他们辨识并借鉴了源于美国及
日本的理论与技术,根据城市现状、发展阶段及市民实际需
要,将一些指标、技术原则加以更改,制定出适应武汉的城市
公园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9.
“公园城市”理念为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确立了新的目标及要求,也为风景园林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双修”作为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正应用于国内众多城市的积极实践中。围绕“公园城市”理念对“城市修补”实践的引导方向,从整体格局梳理到历史文化内容渗透,从多层次绿色公共空间体系构建、廊道贯通到绿色基础设施增建,从而形成完善的大系统,多方位全视角诠释其具体指导意义。结合西宁长青园实例,提出现有问题及应对策略,落实“公园城市”对“城市修补”的具体指导内容。 相似文献
20.
风景园林评论的发展有诸多推动因素,对已发表的风景园林评论文献进行分析评论,会大有裨益。其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评论原文献的评论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探讨如何更好地去评论;二是评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