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德国慕尼黑的城市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慕尼黑的城市建设吴唯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城市及自然环境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与奥地利、意大利交界。阿尔匹斯山从西向东在城南穿过,距城约50公里。城郊风景优美,高山冰雪覆盖,山脉中有高山湖,森林、牧场密布,是冬季和夏季的旅游胜地。农业主要是奶牛...  相似文献   

2.
以公园城市建设为背景,结合对美英城市公园运动时期公园建设思想和成果的回溯,从表征与本质两个方面讨论了城市公园的3个原初属性,包括:风景化的自然——基于健康的自然性、城市中的乡野——基于公平的休闲性以及工作之外的日常生活——基于民主的社会性。在此基础上,对照中国近现代城市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3个“回归”的建议,即从宏大叙事回归日常生活、从人工化回归自然与乡野以及从城市设计、生态设计回归风景设计,为公园城市研究提供关于“公园与城市”关系的一种“前提假设”认知。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阐述在城市化背景下中外城市公园设计实际案例的分析,及两者在设计理念及特点的探讨,进而引申出城市公园人性化设计以及多元文化才能使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得到改善,并阐明了城市公园设计对构建现代化城市公共空间的积极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30年代城市公园系统作为“现代化都 市”的象征,其规划与实施在近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中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近代城市规划与园林建设紧密结合 的先行探索,为其后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奠定了基础。这 一时期的园林规划借鉴了当时欧美城市公园系统的规划设计理 论,结合本土城市的自然环境与历史特征进行在地性的实践探 索。明确提出了分阶段建设城市公园系统的整体策略,即近期 改扩建已有公园、中期新建公园和林荫道、远期建设郊区预留 地公园,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网络,体现了科 学性与艺术性兼备且务实的规划理念。同时,尊重本土山水格 局、充分依托传统山水形胜进行建设的思路对于指导当代国土 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生态空间格局的延续与保护等均具有重要 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公共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城市的发展是否充分考虑并满足健康城市的需求逐渐成为评价城市品质的重要指标.城市公园作为与居民最密切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加拿大温哥华为例,通过分析城市公园与运动设施在城市与社区中的布局、建设、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说明温哥华如何通过公园系...  相似文献   

6.
城市事件已成为推动当代城市发展和环境景观建设的重要契机。通过分析国外一些利用举办事件推动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特别是德国城市慕尼黑的先进经验,探讨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引导这种短期的大型城市事件,以期对城市发展产生持续而积极的影响。作者还结合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分别从事件的申办选址、组织运行以及后续发展三个阶段进行论述,提出制造事件和利用事件的城市发展策略;并提倡将事件的申办、组织和后续的地区发展都列入城市发展的具体行动计划中,使事件成为促进城市发展规划实施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国外城市公园建设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外3个具有影响的城市公园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从中得出一些特点和借鉴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对我国城市公园环境塑造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丁继军  杨小军 《山西建筑》2009,35(34):348-350
通过阐述纽约中央公园诞生的城市化背景及其主要问题,分析了中央公园的开创性设计理念和特点,进而引申到以城市公园的兴起为标志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阐明了开放的城市公园对构建现代城市空间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给城市的公共安全、卫生与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此,采用总结归纳法阐述了19世纪后期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导致疫情暴发的历史现实,解读了疫情触发的城市公园改革,发现城市公园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公共健康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应对疫情时,城市公园中的自然要素可作用于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本身,从而对传染性疾病起到抑制作用。在社会防治过程中,城市公园可通过提供户外绿色空间、作为搭建临时医疗场所的场地,以及进行公园运行管理等方面对疫情防治起到支持作用。再通过历史文献分析法和引用论证法加以分析,以期为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园的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归位城市进入生活--城市公园"开放性"的达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鹏  李永红 《中国园林》2005,21(6):40-43
从公园服务对象的拓展和公园与城市关系的改变两方面简述了对"开放性"认识的变化,指出在落实人本思想的今天,城市公园"开放性"的表现是归位城市空间,进入市民生活.讨论了新时期公园的"开放性"在空间开放、功能设施共享、价值取向3个方面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李云超  李雄  吴岩  王忠杰 《风景园林》2023,30(11):35-43
[目的]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演变视角,厘清高速城镇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中后期阶段中国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路径,分析当前公园绿地建设的可行模式,以助力公园城市建设。[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梳理了高速城镇化阶段的以地融资路径和城镇化发展中后期阶段的专项债融资路径的制度演变及公园绿地建设特点,并以2015—2020年成都市有关公园绿地建设专项债的发行文件为例,分析以地融资路径和专项债融资路径下公园绿地的建设差异及公园城市理念的适应性,分析公园城市理念下“场景营城、五态协同”策略与专项债融资路径的关系。[结果]1)以地融资路径与高速城镇化阶段相适应,保障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和地方政府对城市建设的主导权,城市公园绿地随之高速增长。2)专项债融资路径是中央应对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制度设计,本质上反映了对既有的、相对粗放的土地开发方式的认知深化,要求以更加精细化的模式对土地开发的长期经济效益进行预先安排和评估。3)专项债融资路径对公园绿地建设提出“项目自身平衡、长期多元偿债、项目捆绑实施、土地溢价偿债”的内在要求。4)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要求进一步优化土地开发模式,提升城市的...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园声景特性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华  孙春红 《中国园林》2009,25(7):28-31
采用实地勘测调研与现场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北碚公园声景构成及其时间变化、空间分布和声景的好感度与协调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公园声景由人工与自然声景构成,其中人工声景占主体;声音种类和强度的时间变化均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公园游客数量等密切相关,一般上午10:00,公园内的声音以自然声为主,10:OO后,人工声逐渐增多,下午公园的声景特点与上午相似,公园声景的年变化差异主要体现在自然声,其他声音的年变化差异不明显;公园声景的协调度排序与好感度排序基本相同,好感度高的声景,其协调度往往也较高.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文明冲击下,近代公园被视作“文明装置”,成为中国各地都市计划的重要部分。作为古代城市形胜和游憩之地的山水风景,在何种情形下、以何种方式融入公园化实践,并承担何种作用,是厘清中国山水风景审美近代转型的关键线索。基于近代城市转型和市政计划概况,重点围绕武汉、广州和南京3个城市,探讨了20世纪20年代城市管治边界外扩下的山水风景资源的融合发展及其相应的风景认知和营建,指出了近代山水风景公园化在公共空间供给、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和新规划思想实践3个方面的历史贡献。对理解古代城乡一体化到近代城乡二元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山水在审美、功能、营建关联上的转型,反思当前国土空间视野下的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与公园城市建设,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园是主要的室外公共空间,其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时空分布与居民健康密切相关.在秋季晴朗微风天气,在郑州人民公园5类园林空间(露天广场、草坪、半室内空间、林下空间、滨水空间),监测不同空间中颗粒物(PM1、PM2.5、 PM1o)浓度和环境因子(风速、温度、湿度、天空可视因子、叶面积指数),探究城市公园中不同空间颗粒物浓...  相似文献   

15.
赵晶 《风景园林》2020,27(4):101-105
历史上,瘟疫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但是疫情过后,人们不断反思、改进,加强各个领域的建设,也给城市、公共卫生、园林等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在应对城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英国同许多国家一样遭遇了毁灭性打击,同时又具有特殊性,产生了许多影响世界城市和风景园林历史发展进程的特殊因素。选取英国历史上黑死病和霍乱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方法,从瘟疫产生的背景、危害和瘟疫后城市公共卫生、风景园林发展两个方面展开探讨,重点关注瘟疫如何促进城市重建与发展,引发公共卫生领域的改革以及产生对风景园林的影响。认为瘟疫是一把自然生态的双刃剑,反推了城市公共卫生的建设,促进了环境和公共空间的立法。应对瘟疫从某个侧面推动了景观公正性的发展,让人们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期为城市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机制具有完备成熟的规划设计方案和理念,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建设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从环境教育的规划与管理2个层面剖析美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针对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教育主题分类、多样的环境教育及解说的方案、便捷的学习资源获取渠道、公众参与度和完成度较高的志愿者计划和合作组织、发展完备的环境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以红杉树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合中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机制最为欠缺和需要提高的协调性、联系度、全民公益性、互动性、增益性和契合度等多角度深入挖掘,总结出中国构建国家公园体制中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启示内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是城市再生项目,项目原址是一座具有80年历史的水厂,通过改造及功能置换成为文化艺术社区。设计中,最大程度保留了原生态自然环境、尊重历史痕迹、融入当代生活方式。设计突出3方面特色:1)以景观思维统筹规划、建筑、景观、艺术装置等多专业;2)景观设计突出系统性,形成了慢行系统、原址动植物生态系统、水生态自净化系统;3)严格控制设计强度,突出功能化、人文感。  相似文献   

18.
围绕大型公共设施与现代城市景观,阐述了当今城市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城市与景观的关系等引发问题的根源。进一步举例分析阐述了大型城市公共设施与城市现代景观的建设的利与弊,提出将景观及其规划控制作为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与制约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随着居民对慢行空间品质要求的逐渐提高,建设绿色开放包容共享的城市型绿道尤为重要,但目前中国绿道还存在网络不健全、功能价值单一等问题。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型绿道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功能价值等方面不断升级,结合多源大数据,构建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型绿道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技术路线。最后以西安沣东地区为例,利用大数据分析识别“出发地-路线-目的地/节点”,叠加得到适宜性得分最高的道路,通过最优路径分析并修正得到城市型绿道布局最终结果,该结果提升了游憩资源可达性,很好地起到接驳公共交通的作用,为慢行出行提供良好的线路,可为未来建设公园城市理念下绿色共享的城市型绿道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