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目的 探索APP设计要素、用户体验、用户总体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升老年人对APP的用户体验。方法 提出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老年人APP用户体验设计研究方法。首先,以文献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图并设定相关变量和假设;其次,通过文献研究,选择相关设计要素,通过正交表生成设计样本;再次,根据用户体验评价要素构建用户体验评价指标,被试者对设计样本进行评估实验,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用户体验评价指标中的潜在变量,并将相关指标作为可测变量;从次,建立设计要素与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和用户总体满意度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实验数据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并进行拟合评价和信效度分析;最后,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结论 以老年人医疗APP为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设计要素是影响老年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关的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2.
李珺  叶景辉  廖浪 《包装工程》2024,(10):78-86
目的 为提高用户认知与产品映射关系的明确性与有效性,提升产品使用过程中用户认知的满意度。方法 从用户认知视角出发,结合信息加工模型,集成认知任务分析方法与结构方程模型,解构用户认知与产品体验的映射关系,构建用户认知视角下的产品设计方法流程。结果 以老年代步车作为设计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认知任务分析方法明确产品“认知任务—认知路径—设计要素—产品体验”的设计分析流程;其次,引入结构方程模型以确定代步车设计要素权重,识别不同产品体验中的关键设计要素;最后,结合用户人群需求,进行设计决策和方案细化。结论 该方法可识别用户对产品的关键认知触点,减少用户认知在设计创造过程产生的“黑箱”,帮助设计师确定用户认知与产品体验之间的建构路径,为设计师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供明确的设计依据,丰富了认知心理学在设计领域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3.
阳巧  王佳慧  张萍 《包装工程》2023,44(22):181-190
目的 为提升老年群体居家场景下的慢病健康管理体验,聚焦认知老化现象,提升不同操作任务与认知需求的适配度,优化家庭健康管理终端产品交互设计。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归纳老年人在认知活动中感知觉、智力、情感等相关特征要素,完成认知老化特征向设计指标映射;与此同时,引入SRK认知理论及其决策图,对设计载体完成关键任务分层;进一步将上述设计指标与任务层级作为模型变量,通过问卷数据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获取分析结果,明确不同任务层级下的设计指标权重。结论 以家庭健康管理产品交互设计为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感官性体验对完成技能型任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官性体验和可用性体验对完成规则型任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官性体验和可用性体验及情感性体验均对知识型任务有显著正向影响,并获取每个体验维度中应重点关注的评价指标。实现从不同任务类型的角度分层次优化交互体验,为居家场景下的医疗健康管理产品适老化交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锡良  孟笑农 《工程力学》1997,(A02):584-588
本文论述了空间结构构型的基本理论。首先,从形式代数的基本概念的内蕴图,论述了将内蕴图转换为真三维图形的转换规则以及基于网格结构构造以上述工作为基础编制了程序,该程序可以实现计算机图形的自动生成,完成旋变换,并能够完成节点和杆件的排序和编号,从而可为有限元程序提供前处理数据。  相似文献   

5.
产品-包装-运载体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吕广庆  王志伟 《包装工程》2006,27(1):115-118
为缓冲防震系统的设计与评估提供一种新的结构动态分析方法,将复杂耦合结构系统的动态逆子结构分析方法应用于运输包装工程中.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建立用于确定"产品-包装-运载体"在系统与部件水平的动态特性的实验技术理论.通过对一个集总参数模型实例在系统水平的传递函数的计算,验证了所建立理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周云  林绍明 《工程力学》2016,33(2):136-144
提出带耗能减震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简化模型,将减震层等效为抗转刚度弹簧和抗转阻尼弹簧,构造减震层上部和下部的振型函数,采用假定振型法和虚功原理,推导带耗能减震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控制方程。以典型带耗能减震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采用MATLAB语言编制该简化模型的振动控制方程程序,并与ETABS软件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相互验证,研究带耗能减震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地震反应和减震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带耗能减震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简化模型有效、可行;利用振动方程的显示表达式揭示了带耗能减震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减震机理;由复模态分析方法进一步确定了不同减震层位置时结构阻尼的变化规律,优化设计的复模态阻尼比及阻尼器的优化阻尼系数可用于该类结构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7.
张晓洋  胡振中 《工程力学》2017,34(6):120-127
通过分析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模型信息传递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应用需求,提出IFC-API建筑结构模型转换模式,并结合前期结构分析模型转换框架,形成一套完整的基于BIM的面向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模型转换体系,对解决设计阶段信息断层、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针对模型显示进行优化,扩展研发基于BIM的模型转换平台,并通过某一小学教学楼进行实例验证。该研究从理论、技术、应用层面就面向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模型转换取得突破性进展,也为后续基于BIM的时变结构安全性能模拟和分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地震风险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地震危险性模型、输入地震动记录、结构参数和需求模型的不确定性,并以云南大理地区1970年-2017年间的地震数据为研究基础进行了详细讨论。在传统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通过贝叶斯更新准则,确定了地震概率模型中未知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通过贝叶斯理论建立了基于概率的地震需求模型,并在易损性中考虑了需求模型认知不确定性的影响;以42层钢框架-RC核心筒建筑为例,开展了地震作用下的风险评估。研究表明: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能够获得更为合理的危险性模型;忽略需求模型中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将错误估计结构的地震易损性;不同加载工况将对高层建筑的地震风险产生显著影响。提出的概率风险评估方法,提供了可以考虑固有不确定性和认知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动高性能结构地震韧性评价和设计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皎  张斌 《包装工程》2018,39(12):249-253
目的从以用户为核心的视角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旬邑彩贴剪纸旅游纪念品进行调查、统计并得到游客需求模型,将KJ、BS法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设计语言转换,引入创新性思维指导纪念品与地域性文化的融合。方法提取分析大量剪纸作品中的图形形态符号和色彩符号结合游客审美需求及市场将原有图形进行了创新性演变。结论结合创新设计思维及原理将其再设计转化并应用于旅游纪念品设计之中,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轶  杨春  郑俊光  何铭基  张春梅 《工程力学》2013,30(1):314-321,338
带耗能腋撑型钢混凝土梁转换结构是一种新型的转换结构,受力状态和抗震性能有别于普通的耗能减震结构,设计过程缺乏理论指导。因此,该文在建立该种新型结构简化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方法推导了结构各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公式,建立了一套该种结构基于“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等延性设计思想的设计方法。设计实例分析证明,根据该文方法设计的带耗能腋撑转换结构,相比普通结构转换层处的刚度突变得到了缓解而且结构的延性得到了提高。该文提出的方法可为该种新型转换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细分用户认知特征的基础上,以全面的"用户认知—产品要素"之间的交互过程和交互方式为导向,构建面向儿童认知行为特征的玩教具创新设计的过程模型,提出玩教具创新设计方法.方法 从"用户认知—产品要素"交互过程出发,在FBS(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创新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认知"变量,构建了RCFBS(Requirement-Cognition-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创新设计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玩教具的创新条件和思维类型,提出融合了产品语义网络模型的玩教具创新设计实用方法.结论 以一个儿童玩教具设计项目为示例,展示FBS模型扩展的玩教具创新设计模型的方法.创新设计过程面向儿童玩教具,结合RCFBS设计过程模型,总结儿童玩教具语义网络模型扩散过程,通过儿童玩教具创新设计示例,为儿童玩教具创新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三级倒立摆的云控制方法及动平衡模式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文章提出了定性和定量之间转换的云模型的形式化表示方法,用来反映语言值中蕴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给出云发生器的生成算法,解释多条定性推理规则同时被激活时的不确定性推理机制。利用这种智能控制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单电机控制的一、二、三级倒立摆的多种不同动平衡姿态,显示其鲁棒性,并给出了详细试验结果。研究成果不仅可用于对太空飞行器以及机器人控制,而且对揭示定性定量转换规律和策略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兰芳  袁立  项子豪 《包装工程》2022,43(2):310-318
目的在认识汉画像艺术叙事结构的基础上,介入设计要素的方法与路径,探讨设计的形式、功能、媒介与传统艺术要素链接的可能性。在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中,发掘传统文化价值对设计创新的建构、对美育的社会性渗入以及对当下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汉画像的日常"文创产品设计以"迎宾宴饮"为素材,将宴饮图分解为若干"构件"——乐舞百戏、祥瑞装饰、狩猎庖厨等,还原一个"汉画像日常"的语境。设计提取图像的"模件化"结构与叙事性的语言。从汉画像艺术视觉意象的表达特征,进行图形推衍、造型语义与系列组合。结论汉画像文创产品设计用新的媒介将汉代的艺术符号"日常"化,注重符号与产品功能的内在关联。日常器物不仅仅是用来"使用",更注入了人的情感与特殊的历史情境。设计师通过各种媒介再现汉画像艺术的历史原境,使消费者在文化情境中感受到设计的视觉语言,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  相似文献   

14.
地震载荷作用下岸桥结构单参数畸变相似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哲  胡吉全  王东 《振动与冲击》2014,33(20):164-169
据动力相似理论设计合理的缩尺模型,用振动台模型对岸桥结构进行动力学试验分析。设计中的缩尺模型各构件(梁)长度可基于原形尺寸由相似比尺推导获得,而梁截面厚度却不能与长度按同一比尺缩小,致使模型产生畸变。采用有限元预测系数法获得畸变模型的动响应预测系数从而可预测原型的动态特性。为验证用该方法所得预测系数的有效性,以相似理论制作缩尺模型并使截面厚度产生畸变,对畸变模型进行锤击模态及地震振动台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近,结构发生最大加速度、应变位置相似,表明畸变预测系数合理。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设计在数字化形态下的服务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卓  李雪 《包装工程》2018,39(18):191-195
目的探寻数据信息时代开放式设计新的特点与内涵,分析其设计形态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以及新设计形态下的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以开放式设计数字化为研究基础,探究适用于现今阶段发展的设计思维、方法与框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实例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等分析开放式设计现阶段的新特点与新问题,以"数据库本体"思想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开放式设计服务模型。结论构建开放式设计服务模型,实则是在创造一种开发设计方法的创新工具,而设计师在此模型中的角色转换为"数据设计师",该服务模型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用于平衡输入要素、工序要素、输出要素之间结构组织关系的动态调节系统,能够为设计不断探究出新的方法、流程与模型。  相似文献   

16.
靳淑静  王清  董闯 《材料导报》2014,(3):114-117,123
工程合金几乎都是基于固溶体,对固溶体合金结构的研究有利于发展性能更优异的新型合金。总结了有关固溶体合金近程有序结构的理论研究以及现有的实验检测分析方法,同时阐述了一种描述固溶体合金近程有序结构的"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该模型构成一种重要的材料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本文以2015年吉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的赛题"传承-山地桥梁结构设计及手工装配制作"为例。从赛题简介、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模型数值模拟及模型分析等过程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8.
动态图形作为数字化时代"眼球经济"的背景下的视觉表达形式,具有视觉表现动态化、信息传达多维化、应用领域多样化特点。随着时空要素的加入,动态化的构图方式相比于静态视觉传达方式有更多的设计要求和维度。本研究从设计美学角度出发,以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为认知原理先导,探讨了"知觉力"美学的实用性表达界定方式,以此为基础从动态图形基础动线、知觉力场、动态感知三个维度来探讨图形的动态变位审美表现规律,探讨了动态图形变位设计的整体作用机制[1]。  相似文献   

19.
郝淼  陈应双  周悦  倪泰乐 《包装工程》2022,43(16):355-362
目的 研究如何在双轴理论框架下运用无限衍义理论对大禹历史资料进行符码转换,并结合形态创造学提出了历史文化名人图形提取与推演的方法。方法 运用双轴理论中“宽幅与窄幅”的分析提取词素,采用汉语分词系统二次聚类筛选词素,并进行三次衍义形成图形符码集合。通过“展面”分析获取文化从属关系下的图形元素,在图形元素中加入“刺点”,并在此思维限定下进行图形创意设计,以提升艺术表现力。最后通过元素再造和视觉形态创造学进行商业图案设计。结论 将无限衍义理论、词素聚类与审美评价模型相结合,构建基于设计符号学的大禹图形创意方法,为历史文化名人图形创意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构建了全新的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20.
产品包装设计视觉语言的易识别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心理学的视觉认知理论,从字体、色彩、图形、造型等视觉要素出发,研究了产品包装设计视觉语言的易识别性.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可通过字体来区别产品的差异化,帮助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消费者与货架的距离对视野宽度存在影响,且字体高度与识别距离成正比例关系.字体色彩与背景色彩的不同组合,会导致不同的辨认度,同时能带给消费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图形设计受到产品包装结构的限制,在设计时须将其与包装结构有效结合,并尽量选用人类能共同感知的事物,以提高图形设计的易识别性.造型设计不仅要表现出包装物理性的功能因素,同时也要表现出艺术性的视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