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城市中心广场的改建与再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广场是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我国许多省会城市规划上都有自己的中心广场。研究这些城市广场与公共空间的现状,探讨如何改建和开发这些广场,使之成为城市中积极活跃、优美而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环境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80年代迄今所参与若干城市广场改建规划设计研究实例中遇到的诸如:城市发展的连续性、有机更新的前瞻性等重要而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城市建设的精神内涵,探讨、研究城市形象,已成为当前我们城市建设当中乃至整体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城市雕塑则是这个课题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世纪的开始,许多城市都在对城市雕塑有了侧重的发展,这体现了城市建设的精神内涵和城市的物质基  相似文献   

3.
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形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王曦 《规划师》2000,16(6):112-114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现代城市面临特色消褪和形象趋同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创造、改造和控制城市物质形态,塑造城市特色,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研究方向。根据这一目标,作者在城市意象理论和形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意象形态的概念,指出城市意象形态是城市设计构思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吴天谋  蒋万芳 《规划师》2004,20(1):58-59
提高城市空间品质是当前城市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城市细部的复合性、艺术性、文化性、教育性、生态性对城市空间品质有重要影响,城市设计需要在城市细部设计的层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城市空间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现代城市面临特色消褪和形象趋同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创造、改造和控制城市物质形态,塑造城市特色,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研究方向.根据这一目标,笔者在城市意象理论和形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意象形态的概念,指出城市意象形态是城市设计构思的出发点,并总结了城市意象形态的建构依据、建构原则和建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中的水域空间是城市活力的源泉之一,国内外的许多城市都有滨水区域。作为典型的滨水城市,武汉市有着大量的滨水空间,如何复光滨水区对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城市触媒理论,着重以汉口沿长江的滨水地带的触媒要素的分析,提出武汉市汉口滨江城市发展的城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南宁快速路网与城市空间形态互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城市快速路网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快速路网形态也是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构成部分,两者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互动关系。研究南宁城市快速环路如何形成及演化,同时研究南宁市快速环路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关系,对城市的发展建设可起到良性指导作用,对于未来南宁市快速路网的规划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许多城市在汹涌的全球化浪潮中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城市固有的风貌与特色近乎消失殆尽,新城的同质化现象尤为明显,无论是建筑、公共空间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让人难以感受到与老城区的密切关联。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有、延续并提升城市的固有特色,建立新旧城区间的血脉传承,是新城开发及旧城更新中均面临的重要课题,城市基因的研究可谓应运而生。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质,每一座城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严重恶化,已明显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何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提高城市景观质量,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提高城市景观的自净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河流、湖泊、水体、绿道及绿线的生态功能不容忽视.城市河道作为城市景观的自然廊道和绿色载体,在城市的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宜居日益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追求的城市建设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成为城市未来发展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对宜居城市的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宜居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在分析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的基础上,试图归纳出宜居城市的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特征,以此能够从居住空间层面对实现宜居城市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纠正长期以来对田园城市的误读的基础上,揭示了田园城市思想的核心内容,并依此对一百多年来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由此可见田园城市对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当今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作为英国的传统工业基地和仅次于伦敦的中心城市,曼彻斯特在二战后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再通过转型重新回归繁荣的过程。曼彻斯特的转型是一次产业经济和社会空间双重转型的深度变革。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如今约30年间,通过政策层面的有效支撑和操作层面的持续推动,曼彻斯特从一个传统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转型为一个以服务业经济见长的后工业城市,取得了空间、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多重效益。曼彻斯特内城的中心地区和滨水地区作为其城市转型的代表,尤其具有典型性。一方面,解读其城市转型有助于我们认知工业城市转型的过程和阶段;另一方面,其转型中的一些核心项目对我们在城市转型中谋划发展定位、选择规划方案、制定实施策略等都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3.
清真寺在部分地区的城市社会结构演进关系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机制,在城市经济快速席卷的大潮中,以城市文化脉络为主线的体系研究必然且必要。从城市学中的规划、建筑、社会、景观等不同视角出发,通过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实例论证等手段,发现清真寺在城市的对外文化展示与交流、维护区域和平稳定、坚定民族关系、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保持城市风貌与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蓉 《华中建筑》2010,28(5):169-172
广汉三星堆古城遗址是先秦时期罕见的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古城。该文利用现有该城的发掘材料和研究报告,对照同期的偃师商城遗址资料,试图揭示该城的规划演变面貌。该文提出三星堆古城经历了三种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变化,现状城墙遗址是最后的综合体。最终指出,中国现知最早的规划体系西周营国之制,其前期演变方式可以从三星堆古城的演变过程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一个新城市中心景观大道的设计项目,讨论了城市主轴位置上地标性景观道路的设计方法.同时探索了城市对景观道路的更多需求,以及景观道路于展示城市经济、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形象的使命作用。用科学系统的规划指导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保证道路景观的整体性和生态功能的完整性的同时注入地域、文化、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6.
何昉  锁秀  高阳  李辉  魏伟 《风景园林》2011,(6):45-49
中国古人满意的生态环境和千百年中国文化传承下来的集体无意识是理想环境模式的原型,它存在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和文化深处。以深圳为例探讨了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如何基于理想环境特征原型,从自身的自然山水和城市文化、城市规划、城市生态系统、城市人的幸福感提升等方面去实现城市快速转型和理想城市构建,回归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根...  相似文献   

17.
陈腾 《福建建筑》2014,(4):4-7,77
同城化的产生基于城市间越来越紧密的经济联系,同城化既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城市间利益博弈的结果。本文以厦漳泉同城化为例,试图跳出传统的"自上而下"规划引导思路,转从泉州自身角度出发,探索同城化过程中"自下而上"主动迎合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寻求泉州作为城市个体的利益诉求"最大程度表达"与厦漳泉整体利益"最优发挥"相互间的一种平衡,以实证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同城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注重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但能同时关照到人的身体与心灵的设计才是人性化设计追求的目标。城市需要人性空间,人性空间是对日常生活与人的关怀与尊重,对宜人小尺度的推敲,以及对历史文脉的探求。其核心在于空间场所的塑造和历史文化的滋养,由物质空间与自然人文等多重维度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9.
杨铖 《时代建筑》2011,(5):102-103
文章介绍了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成果展板块的总体情况和部分参展作品。作为建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这一板块从总体规划层面、单体建筑项目等多个角度展示了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规划以及取得的成果。此次成果展一方面是对成都"田园城市"实践的总结,另一方面为成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樵  崔叙 《时代建筑》2011,(5):28-31
成都根据资源禀赋和发展现实,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这一目标是以科学发展理念和功能提升作为新思路对田园城市思想作进一步诠释和扩展;也是在城乡规划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的需求,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和谐发展的战略指导。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以"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为核心思想,将具体目标分解为九个方面,并在区域、经济、社会、空间、时间、生态等维度形成规划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