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研究蓝莓中花青素抗氧化能力。采用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铁离子螯合能力实验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对100~500μg/mL不同浓度的花青素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在氧化应激细胞模型实验中,通过测定H2O2诱导HepG2细胞中MDA含量、SOD活力、GSH含量探究100~500μg/mL不同浓度花青素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花青素浓度的增加,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螯合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之增加,且比模型组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P<0.05)。花青素可减少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时MDA含量,提高HepG2细胞内SOD活力及GSH含量,减少氧化损伤后细胞凋亡情况的发生,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蓝莓中花青素可用于开发功能性食品以及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作抗氧化的良好材料,本研究可为花青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麦麸阿魏酰低聚糖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麦麸中阿魏酰低聚糖(FOs)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FOs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其对Fe2+具有一定的螯合作用,对H2O2的清除作用略低于同浓度的VC,而对·OH的清除作用却高于同浓度的甘露醇,对DPPH·的清除能力与BHT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清除能力略低于同浓度的BHT,对H2O2诱导小鼠红细胞溶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络小皮伞胞外及胞内多糖体外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安络小皮伞菌资源,通过液体深层发酵获得安络小皮伞菌丝体及发酵滤液,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菌丝体胞内多糖,采用醇沉法提取发酵滤液胞外多糖.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安络小皮伞胞外及胞内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的清除作用以及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和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胞外、胞内多糖对羟自由基均具有显著的清除作用,对超氧阴离子、DPPH的清除作用以及对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良好,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抑制作用较弱,相同浓度时胞内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高于胞外多糖.  相似文献   

4.
体外化学模拟体系中洋葱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洋葱黄酮类化合物对亚油酸过氧化、油脂过氧化和脱氧核糖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及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实验和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实验,研究了洋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洋葱黄酮类化合物对亚油酸过氧化、油脂过氧化及脱氧核糖的氧化损伤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抑制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反应和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即洋葱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望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及功能性食品得到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5.
用稀酸浸提和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海带岩藻多糖(Laminaria japonica fucoidan,LJF).采用体外实验研究LJF-2对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以此来评价LJF-2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效果;结果表明,LJF-2对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以及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与浓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当浓度为0.54g/L时,对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的抑制率为50.32%,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自发性过氧化的抑制率为28.24%.表明LJF-2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东紫苏(Elsholtzia bodinieri Vaniot)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研究其对H2O2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福林酚(Folin-Ciocalte)法测定东紫苏提取物的多酚含量,通过测定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DRSA)、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过氧化氢清除活性(hydrogen peroxide scavenging activity,HPSA)和总抗氧化能力(trolox equivalent antioxidant capacity,TEAC)来评价东紫苏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东紫苏多酚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并确定3个无毒性作用浓度,研究其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800 μmol/L的H2O2诱导HepG2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通过测定HepG2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抗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catalase,CAT)活力、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含量以及丙二醛(malonic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在5.00、2.50和1.25μg/mL无毒性作用浓度下东紫苏多酚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东紫苏多酚含量为(30.91±1.33)μmol/g DW,DRSA值为(17.45±0.54) μmol/g DW,FRAP值为(52.64±0.05) μmol/g DW,HPSA值为(27.12±0.17)μmol/g DW,TEAC值为(186.45±0.16)μmol/g DW。东紫苏多酚提取物能使受氧化损伤的HepG2细胞内ROS和MDA含量明显减少,并且能提高受氧化损伤细胞内GSH含量以及SOD和CAT活力。结论东紫苏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考察樱桃叶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樱桃叶黄酮在医药、食品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樱桃叶中提取黄酮,体外检测樱桃叶黄酮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以及对H2O2诱发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和肝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樱桃叶黄酮对·OH和O2-·具有清除作用,且呈现质量浓度依赖性,30μg/mL的黄酮溶液对·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5.67%和72.45%,并且对·OH的清除能力优于维生素C;樱桃叶黄酮对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过氧化氢(H2O2)诱发红细胞氧化溶血具有抑制作用,当终质量浓度为30μg/mL时,抑制率分别为79.82%和75.54%。表明樱桃叶黄酮具有质量浓度依赖性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决明子水溶性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决明子水溶性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从决明子中提取的已纯化的水溶性多糖(C1A),通过抵抗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和抵抗诱导血清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产生来评价决明子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C1A对H2O2诱导引起的红细胞溶血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多糖浓度达40.00%时抑制率可达45.31%;C1A并能有效地抑制血清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产生,多糖浓度达15.80%时抑制率可达50.00%。结论:决明子水溶性多糖具有较明显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鹿茸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物对DNA和红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2O2和AAPH诱导DNA和红细胞氧化损伤,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法分别评价蛋白水解物对DNA氧化损伤和红细胞溶血的影响。结果:鹿茸蛋白模拟胃肠消化物,鹿茸蛋白碱性蛋白酶水解物,大豆分离蛋白模拟胃肠消化物和大豆分离蛋白碱性蛋白酶水解物对H2O2和AAPH诱导的DNA和红细胞氧化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综合分析结果:大豆分离蛋白模拟胃肠消化物的抗氧化作用最强,抑制H2O2和AAPH诱导的DNA氧化损伤和红细胞溶血的IC50值分别为10.5,1.4,3.5 mg/m L和2.2 mg/m L。结论:大豆分离蛋白模拟胃肠消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离体DNA和红细胞免受自由基诱导的氧化损伤,将其用于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多肽对大鼠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艳华  谭军 《食品科学》2008,29(3):463-465
用丙二醛(MDA)试剂盒测定MDA的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红细胞溶血程度.结果显示:在体外,10.00mg/ml玉米多肽使自由基诱导的大鼠肝线粒体MDA生成抑制率达39.63%,对肝组织匀浆MDA生成抑制率分别为22.83%(正常组),45.59%(Fe2 诱导组)及67.53%(H2O2诱导组).玉米多肽能抑制自由基诱导的大鼠肝线粒体肿胀,使大鼠肝线粒体肿胀度低于对照组,且剂量关系明显,表明其具有保护大鼠肝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作用.玉米多肽对H2O2诱导的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有抑制作用,表明其对大鼠红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通过羟自由基(·OH)清除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总抗氧化性和金属螯合能力6 个抗氧化测定方法对浸提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的紫薯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金属螯合能力较弱外,其余5 种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均表明紫薯花色苷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5 种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一致性地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浸提法提取的紫薯花色苷抗氧化能力依次降低,它们都总体表现为对·OH、DPPH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较强,还原力和总抗氧化性次之,金属螯合能力最差;采用超声波或微波辅助提取有助于保持提取的紫薯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且微波辅助提取法效果最好;对紫薯花色苷抗氧化活性的检测和判定可以·OH、DPPH自由基和O2-·清除能力作为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稠李花色苷的纯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AB-8大孔树脂纯化稠李花色苷的方法,并检测稠李花色苷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AB-8大孔树脂对稠李花色苷的动态吸附与解吸条件优化,确定最佳纯化条件;采用四唑氮蓝(nitroblue tetrazolium,NBT)光化还原法测定花色苷体外抗氧化活性,2’,7’-二氢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法观察花色苷对H2O2诱导的N2A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稠李花色苷的最佳动态纯化条件是:吸附流速0.01 mL/s,粗提液质量浓度8 mg/mL,过柱次数2 次;解吸剂乙醇体积分数70%,流速0.01 mL/s,pH 3,纯化之后稠李花色苷的色价为57.1,纯化了16.31 倍;NBT实验结果表明,稠李花色苷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且具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0.025 mg/mL的稠李花色苷能够保护H2O2损伤的N2A细胞,0.05 mg/mL的稠李花色苷能够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论:AB-8大孔树脂是纯化稠李花色苷的一种有效方法,稠李花色苷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苦荞纳豆酱总黄酮和总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清除率、·OH清除率、O2-·清除率和Fe3+还原能力,并且与黄豆酱、甜面酱进行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苦荞纳豆酱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清除率、·OH清除率、O2 - ·清除率均高于黄豆酱和甜面酱;Fe3+还原能力略低于甜面酱。被测样品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总酚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冻前不同熟化方式对速冻熟紫薯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紫罗兰’紫薯为原料,采用蒸制、微波制和烤制3种熟化方式处理速冻熟紫薯,并对挥发性成分、色泽、微观结构、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熟化方式能够引起速冻熟紫薯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重新分布,提供更多的芳香气味和独特的风味。熟化处理使速冻熟紫薯内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使其更易于消化,同时不同熟化处理紫薯花色苷含量也有显著差异,其中蒸制熟紫薯达4.12 mg/g,与鲜紫薯(3.36 mg/g)相比显著提高(P<0.05)。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分析鉴定出的紫薯花色苷共有六大类,主要是芍药色素和矢车菊素,蒸制熟紫薯中芍药花素占比最大,达到总量的84.12%,较好地保留了紫薯营养成分和色泽。此外,熟化处理还提高了速冻熟紫薯中花色苷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的释放量,进而显著提高了其抗氧化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O2-·清除率),...  相似文献   

15.
田野  岳喜庆  杨梅 《食品科学》2014,35(16):85-90
研究柞蚕雄蛾黄酮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超声波乙醇提取柞蚕雄蛾黄酮,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进行鉴定,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柞蚕雄蛾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从还原能力以及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效果来考察柞蚕雄蛾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45 min、提取温度70 ℃,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柞蚕雄蛾黄酮的一次提取量可达3.72 mg/g。柞蚕雄蛾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均呈现出量效关系,其清除DPPH自由基、·OH、O2-·的IC50值分别为752.4、617.8、813.4 μg/mL,其中清除·OH能力要强于VC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清除O2-·能力大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
酚。表明柞蚕雄蛾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刘硕  王萌  朱少华  姜红  李小定 《食品科学》2014,35(23):232-237
测定紫甘薯花色素与胰蛋白酶反应前后酶的催化活性、催化反应动力学并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紫甘薯花色素与胰蛋白酶相互作用特性。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素对胰蛋白酶催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类型为可逆的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6.16×10-4 mmol/L,当紫甘薯花色素与胰蛋白酶的物质的量比为140∶1,在 37 ℃反应 15 min,抑制率达到38.61%,而反应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紫甘薯花色素可使胰蛋白酶的内源荧光猝灭,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室温下猝灭常数Kq为1.73×1012 L/(mol·s),结合常数KA为3.88×104 L/mol,结合位点数n为0.86;热力学参数确定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Förster能量转移理论得出它们的结合距离为3.56 nm;红外光谱经过去卷积、二阶导数处理得知与紫甘薯花色素作用后胰蛋白酶的α-螺旋含量降低,β-折叠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7.
游玉明  周敏  王倩倩  任亭  刘雄 《食品科学》2015,36(13):27-31
为研究花椒麻素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评价不同剂量花椒麻素的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力以及对羟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模型,探讨其在细胞水平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花椒麻素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且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但对DPPH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较弱。花椒麻素在较低质量浓度(0~50 μg/mL)条件下可使HepG2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增加,但当花椒麻素质量浓度达到100 μg/mL时,细胞SOD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因此,花椒麻素是一类潜在的抗氧化物质,可用于此类功能食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福建产区主栽紫薯抗氧化物质成分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对7个不同品种紫薯中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及花青素组分进行了分析,并测定其清除自由基活性。结果表明:福宁紫3号紫薯中所含抗氧化活性成分如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和花青素的含量均为最高。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紫薯中含有的花青素单体主要为飞燕草色素、芍药色素和矢车菊色素,不同品种紫薯中花青素组成及含量表现出的一定的差异性。福宁紫3号紫薯表现出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0.5 mg·L-1紫薯鲜样提取液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及ABTS清除率分别达到88.4%、49.1%、90.1%。 相对于其他品种,福宁紫3号紫薯在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面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9.
宋家乐  李贵节  赵欣 《食品科学》2015,36(9):176-180
目的:研究竹盐酿造酱油乙醇提取物对H2O2诱发猪肾近曲上皮小管细胞(pig proximal tubular cell)LLC-PK1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10~200 μg/mL)的竹盐酿造酱油乙醇提取物预培养LLC-PK1细胞24 h后,换用含500 μmol/L H2O2的DMEM细胞培养液继续培养4 h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结果:经不同质量浓度竹盐酿造酱油乙醇提取物预处理24 h后,受损细胞的生存率上升,细胞内MDA生成量减少,ROS水平显著降低。同时,细胞内抗氧化酶(CAT、SOD和GSH-Px)的活性及其mRNA转录水平,GSH含量也较未经竹盐酿造酱油乙醇提取物处理的受损细胞增加。结论:竹盐酿造酱油乙醇提取物可以通过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系的活性和抗氧化物质GSH的含量而有效地对抗H2O2诱发的LLC-PK1细胞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0.
采用液态深层快速发酵法发酵红树莓果醋,分析红树莓酿造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的含量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3 种自由基清除率随着醋酸发酵明显升高,醋酸发酵10 d后,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含量分别保留了68%、85%、38%,DPPH自由基、O2-·、·OH清除率分别为98.63%、83.82%、78.36%。相关性分析显示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含量互为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主成分1成很高的负相关;·OH清除率、O2-·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互为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主成分1成很高的正相关。聚类分析将酿造过程分为3 个集群,代表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性能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