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淮河中游弯道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对淮河中游的弯道分布及弯曲半径、中心角、曲折系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弯道的断面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钢-UHPC组合结构的延性,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装配式栓钉连接的钢-UHPC组合板。设计并完成了不同抗剪连接程度的组合板的抗弯性能试验,分析了组合板试件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刚度、裂缝发展规律和板端滑移,并与采用焊接栓钉的钢-UHPC组合板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组合板试件的可拆卸性,最后对其极限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推导了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装配式栓钉连接的钢-UHPC组合板破坏模式为纵向水平剪切黏结破坏;降低栓钉间距能提高组合板的协同变形能力,从而提高组合板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弹塑性阶段的刚度和裂缝控制能力;与采用焊接栓钉连接的钢-UHPC组合板对比,其在发生较大变形的情况下钢板和UHPC板仍然可较容易地拆卸分离;推导了装配式栓钉连接的钢-UHPC组合板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抗弯刚度计算公式,提出了抗弯刚度计算时应对UHPC板高度进行折减,折减系数(βU)在正常使用阶段建议为0.85,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采用装配式栓钉的钢-UHPC组合板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钢纤维的表面形态对混凝土的综合性能的影响,对钢纤维进行了电镀铜处理,得到表面粗糙的钢纤维,再将光滑面和粗糙面的钢纤维分别掺入混凝土中,开展了对比试验并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表面粗糙的钢纤维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和光面的钢纤维相比有所增长;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提高约10%;表面粗糙的钢纤维对混凝土的增韧作用提升幅度达30%.  相似文献   

4.
根据压区粘钢梁的受力机理,推导出压区粘钢梁在四种破坏情况下的极限受弯承载力及界限破坏时的界限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和加固钢板高度公式.将理论计算值与压区粘钢梁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所推导公式出现计算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折疲劳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疲劳试验的基础上,对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折疲劳强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折疲劳方程。在此基础上,与已有公式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两者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可供路面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研究钢管混凝土具有代表性的规范进行了研究,并通过7根填充高强灌浆料的方矩形钢管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高宽比、钢管壁厚条件下的抗弯承载力及抗弯刚度,并将试验结果与日本 AIJ(1997)、欧洲 EC4(1996)、中国 CECS159(2004)等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日本AIJ规范安全储备最高,相应造价也要提高,DBJ规范和试验值比较接近,工程使用比较经济,并有足够安全储备,而其他三个规范介于二者之间。 关键词:方矩形钢管混凝土;抗弯刚度;抗弯承载力;规范 中图分类号:TU323.3 文献标识号 A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毛竹杆的受弯性能,先对取自10根毛竹的40组竹条标准材性件进行抗弯试验,得到其破坏模式和抗弯强度;再对直径为90、120 mm,跨距为3 000、3 600 mm的24根毛竹杆进行弯曲试验,研究其荷载—位移曲线、初始抗弯刚度、极限承载力、挠度、破坏模式等相关力学性能;理论推导毛竹梁破坏受压区高度及受拉区边缘应力。结果表明:毛竹梁跨距变化对挠度的影响大于直径变化对挠度的影响,毛竹梁直径越大、跨距越小,初始抗弯刚度越大;根据试验数据,按弹性理论计算出毛竹杆受弯破坏时的受压区高度在3R/2处,在小挠度条件下,毛竹梁受弯符合平截面假定,大挠度条件下,截面受压区高度上移,计算出的破坏边缘拉应力与平截面假定计算的结果不一致,建议毛竹梁受弯破坏弯矩按上边缘顺纹抗压强度达到最大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8.
对13根共5个截面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梁开展尺寸效应试验研究,详细观察记录不同阶段的破坏过程,并采集相应截面弯矩、挠度、截面应变等试验数据。在研究尺度内,评价了混凝土材料抗压性能尺寸效应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实测并推导了相关特征参数随试件尺寸的变化规律,基本验证了现阶段受弯构件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的安全性。同时也发现,对于大尺寸受弯构件而言,规范对混凝土非均匀受压极限压应变的取值偏大;试件受压区混凝土材料的极限变形能力随试件尺寸增大而减小,鉴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破坏特征与之联系紧密,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持续荷载作用下外贴碳纤维布(CFRP)对梁的抗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16根外贴CFRP加固的钢筋混凝土(RC)梁和2根对比梁的抗弯试验.试验参数为:纵筋配筋率、CFRP加固量、持载点.并对构件的各特征点的荷载、承载力及各受力阶段的刚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FRP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较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都有明显提高,纤维布对承受以抗弯为主的构件具有增强刚度、控制挠度的作用;纤维加固时梁所承受的荷载大小,即加固时梁内已存在的弯曲裂缝的宽度对梁的屈服荷载及极限承载力影响不是很大,但对梁的刚度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屈服阶段的刚度影响较大.其试验及分析结果对相应规范的编制及工程应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复合材料应用于不同领域时,对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弯曲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对近年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弯曲性能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对不同基体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弯曲性能差异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应进一步完善高温下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测试方法,根据其破坏模式建立理论模型以便进行有效的模拟和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种RC梁加固后的短期刚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采用增加截面高度和增加受拉区钢筋面积方法加固的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梁的裂缝阶段短期刚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根据对该种加固梁进行的基本计算假定,对其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简化处理,并运用梁截面的物理关系、几何关系和平衡关系,结合现行的规范,提出了相应的短期刚度计算公式。该公式类似于普通混凝土构件的短期刚度计算公式,对实际工程中该类型加固梁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掺量添加填料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但同时也会对材料性能产生一定影响.试验研究了木粉、碳酸钙、粉煤灰的掺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木粉掺量的增加,木塑材料的弯曲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木粉掺量达到60%时,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碳酸钙掺量的增加,木塑材料的弯曲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其掺量达到30%时,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掺加粉煤灰也呈现相同规律.  相似文献   

13.
1 IntroductionThefractureofdenturebasemadefromacrylicresin(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isanunresolvedprob lem[1] .Onemethodofreinforcingdenturebasematerialistousefibercompositereinforcement[2 -6] .Intheearly196 0s ,glassfibersweretestedasareinforcementforPM MAdenturebase .Vallittuetal[8] reportedthatthelongfibersimprovedtheproperties .Themostsignificantrein forcingeffectwas + 14 5 % (ontransversestrength) .Inthefollowing 10years ,manyinvestigationswerefocusedoncarbon graphite (CGF PMMA)…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加固RC足尺梁在不同加固方式和加固配筋率参数条件下加固梁受弯性能和破坏特征,为推广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14根采用该工艺加固的足尺钢筋混凝土梁和6根对比梁进行了受弯性能的试验.结果能有效提高梁的受弯承载力和刚度,较好地约束了裂缝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结论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对足尺RC梁进行抗弯加固,能较大幅度提高RC梁正截面承载力,相同的加固方法对原配筋率不同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的提高幅度近似,在使用上限范围内,承载力随加固纵向钢筋的面积增大而增大,加固后梁的截面刚度有一定提高,随着一次受力水平的提高,加固梁截面抗弯刚度提高程度越小.  相似文献   

15.
利用抗压试验、抗折试验、扫描电镜等方法,探讨了水泥掺量对聚合物砂浆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泥掺量为115%时与水泥掺量0%时相比,聚合物砂浆的抗折强度提高95%,抗压强度提高74%,折压比也相应有所提高.但加入量高于115%时,导致水泥比表面积过大,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用解析法求解简支边界条件下以角铺设层合板为面板的反对称铺设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弹性屈曲和横向振动问题,导出了对应于Hoff型夹层板理论的临界载荷和固有频率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聚丙烯纤维网和聚丙烯酰胺制备高柔韧性混凝土,通过强度试验和弯曲韧性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网和聚丙烯酰胺对混凝土韧性的改性效果,并通过扫描电镜对改性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网和聚丙烯酰胺不仅能提高抗折强度和弯曲韧性,而且对混凝土微观结构的改善有显著作用,并可降低压折比,分析表明聚丙烯纤维网的最佳掺量为0.9kg/m3,聚丙烯酰胺的最佳掺量为8%.  相似文献   

18.
将传统复合墙板平板层改为带肋层,优化截面的混凝土配置,从而降低复合墙板自重,在墙板两侧对称施加预应力筋,增强复合墙板的抗裂性能。为研究该混凝土复合墙板的抗弯性能,进行了3个试件在均布力作用下的抗弯试验,分析了该混凝土复合墙板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模态。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该混凝土复合墙板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了该混凝土复合墙板的对比模拟,并对肋板角度参数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墙板与平板混凝土复合墙板存在近似的弯曲响应;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墙板的抗弯承载力与平板混凝土复合墙板相比有所下降,但降幅小于自重降幅;预应力的施加显著提高了混凝土复合墙板的承载力和抗裂性能;提出的混凝土复合墙板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有限元模型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处理汶川地震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研究以再生混凝土梁为对象,通过现行规范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以再生骨料取代率为参数的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再生混凝土梁受弯全过程的M-φ关系曲线。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再生混凝土梁的试验数据符合较好,方差分析表明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两种算法本身都是适用的,为再生混凝土梁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复合防火自保温外模板的抗折性能,对6个复合防火自保温外模板试件进行抗折试验,分析试件的破坏形态、受力性能、抗折强度以及抗折强度与弹性模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复合防火自保温外模板的破坏形态均表现为底部跨中砂浆层开裂,裂缝方向垂直于模板纵轴线且贯穿整个宽度;各试件的荷载-跨中位移曲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最大荷载、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均值分别为846.34 N、2.59 MPa、5 125 MPa,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折性能;复合防火自保温外模板的抗折强度与弹性模量在0.01水平上,相关系数R=0.972 5,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