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明清北京城东直门、西直门在名号、形制上的特殊之处为问题出发点,试图寻找其存在的直接原因,以及深层次的礼制依据。在梳理明清北京城、元大都城、金中都城、北宋东京城的制度传承关系后,提出了中国古代都城瓮城城门制度中“正直之制”的概念:瓮城城门“中门”为“正门”,是仪式性的城门,“正门”与“偏门”根据形态上的“曲”、“直”来区别等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4)
作为哈尔滨文化品牌之一的"哈尔滨之夏"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在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称号的契机下,"哈尔滨之夏"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欧洲大陆的"莱茵地区音乐节"创立时间较晚,但已然是德国重要的音乐节之一,其成功的运作经验将为"哈尔滨之夏"乃至哈尔滨国际音乐名城的建设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7):66-70
针对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教学难平衡、教师枯燥讲题、学生难坚持等数学教学上的困惑,提出基于现代"小先生制"的"GPS"指导教学策略,即由先学会的学生做"小先生",走上讲台充当教师的角色,带领其他学生学习或在台下结对帮扶指导对象,从整体出发,对每位同学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精准"定位",制定个性化指导策略,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小先生"通过自主学习,建构个人知识体系,把获得的知识传递给同伴,在学和教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较快地得到"小先生"的帮助,提高个体学习效果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明初,倭寇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扰加剧。经过与日本的一系列交涉未果后,明朝政府加紧建设海防体系。由于时间紧迫且地域跨度大,因此在海防城池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采取了一定的有利于快速设计和施工的措施。本文以卫所聚落为例,结合史料研究和调研成果,以山东、浙江和广东防区为重点,探讨明代海防卫所聚落在城池总体规模和内部布局两个层面的模数化的思想。研究表明,南方海防卫所聚落的规模明显大于北方,但各个防区内部的聚落规模是相似的。此外,海防聚落也存在内部布局模数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8)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接着从培训流程、小班教学、师资培养、教学设备与工艺及考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双元制"教学在我院汽车专业宝马BEST项目上的应用及特点,最后针对当前高职教育实情进行了分析思考,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9)
最先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对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仍有着巨大的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在专业基本功训练管理中应用"小先生制",符合教育教学科学理论与思想,切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有利于推进学校科学化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收效颇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城市在基于城内外山系的择址和塑形过程中,形成了围绕"城-山"关系的特定审美意象、空间模式和营景经验,是中国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内在关联的关键基因之一。结合文献史料整理,梳理了与城、山紧密相关的仙境、礼制、风水文化意象,总结了礼制求中、风水象形与仙境三山3类城市择址模式,以及中轴立向、经纬引秀、裁成增秀3种"城-山"塑形经验。探讨了楼阁布局与天际线、园林类型与社会秩序、山景游赏与交通设施的"城-山"景致营建,并分析了其对可望、可居、可游"城中园,园中城"的支撑作用。研究结果对于补充中国城市风景营建的历史理论、丰富城市风景重构的实践经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4)
通过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认识,结合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专业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杜春兰  王婧 《室内设计》2014,(6):101-106
“八景”文化既是落地的文学,也 是有意境的空间。作为一种综合文化现象, 文学意境和景观空间是该文化的两个重要内 涵。重庆“八景”因地理文化上的特殊性和八 景诗的艺术性、完整性而具有研究价值,体 现古人的山水观念的世界观。本文以重庆古代 “八景”为例,阐述文学意境和景观空间的耦 合关联,认为文学意境通过审美心理作用于 景观空间,而空间通过行为引导带动文学意 境。最后,总结重庆“八景”特征,力求给未 来山水城市的诗意性建设带来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王鲁民 《建筑师》2005,(4):58-64
所谓的弗莱彻(BanisterFlecher)的“建筑之树”,包含着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是“非主流的”“非艺术的”和“非进化的”三个层次的判断,其中“非进化”的判断是长期困扰且至今仍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叙述的难题。伊东忠太、梁思成、刘敦桢等学者在对于该难题的正面回答上遇到的困难,证明了西方中心主义或西方文化霸权在对中国传统建筑理解上的深入影响,事实要求我们直面中国传统建筑史料,实事求是的认识中国传统建筑的本性。文章提出如无“内在”的革命或重大的外来影响,任何民族的建筑的发展与变迁,都是在由特定的文化体系对于建筑的核心价值的认定,针对这个核心价值的初始应对格局形成的框架和边界中进行的。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性质和其变迁格局的看法,并期望通过相关的努力使得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更加有机地成为中国建筑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3)
樊浩先生提出了一个观点:"德"、"得"相通是中国伦理精神的价值原理。其要义在于:中国伦理同时具有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并由此形成道德理想主义与道德实用主义互为依托的特质;此种特质解决了"德""得"之间的张力,并指向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统一。以儒家经典为分析文本展开思考,"德者,得也"中存在着道德本性谋划的两种进路:主流儒家以道德为目的性之存在,事功学派以道德为工具性之存在,而"德""得"之张力则在大众文化中得以消弭。因之,樊先生虽然准确把握了中国伦理精神的特殊旨趣,却没有具体解答这两种儒家进路在中国文化中的发展线索与实际影响。儒家伦理形态能否成为当下的道德救穷之途,或可从其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2.
洪亮平  乔杰 《城市规划》2019,43(4):48-52
学科建设离不开学说的发展,学说发展需要话语体系的建构。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追溯了中国城市设计学说的思想之源。在对中西方城市设计发展进行比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立足中国城市设计核心思想及价值观,从基本概念与理论入手,用现代话语重建当代中国城市设计话语体系;指出城市设计话语体系应遵循"体用一源"的法则,思想及理论是"体",方法、策略及技术体系是"用"。城市设计学说不能被资本所绑架,关键在于学说应有独立的价值标准。人、自然和社会是城市设计价值观构建的三个基本维度,保持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才能真正把握城市设计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6)
活动德育课程以活动的形式,在道德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向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转化。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民六街小学(以下简称"新民六街小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将活动德育课程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校特色项目——棋类活动构建活动德育课程,以棋促德,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的转化,培养"三正少年"。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4)
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基于数学模型进行深入研究,是设计"微专题"复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微专题""‘勾形函数’模型的研究"的设计中,对于知识复习,回归课本并适当拓展,侧重于加强函数的性质、导数、基本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于问题解决,关注思想方法的提炼,突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9):3-18
信息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与电子商务的井喷式发展,引发了零售领域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孕育着中国流通业新的革命。这场变革以零售业为突破口,孕育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场"新零售"革命的最终走向取决于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与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为更好地认识这一社会各界热切关注的"新零售"问题,首先需要从本质入手把握好四个基本前提,一是把零售放进国民经济全局,而非就零售讲零售;二是以零售业创新和变革为突破口来讨论大流通和大市场;三是把"新零售"与中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趋势结合起来;四是对有关"新零售"的不同观点加以融合,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其次需要理清零售业与流通业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明确我国新的零售业革命在世界零售业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导致我国"新零售"现象出现的深刻背景。以此为基础可以发现,所谓"新零售"实质上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是我国流通业从传统到现代、从粗放到集约的突破口,是解决当前我国流通业所面临难题、创造崭新商业模式、提高流通业活力的一把钥匙,"新零售"应当成为引领第四次世界零售业革命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11)
文章从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职业能力训练的意义、"心之翼"成长联盟自主训练项目实施概况以及教师职业能力自主训练的经验之谈等方面简要梳理和总结"心之翼"成长联盟基于知识与技能交换的教师职业能力自主训练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相似文献   

17.
赵之枫  高洁  陈喆 《华中建筑》2008,26(6):96-100
该文以北京昌平区十三陵镇泰陵园村为例,从村庄产业发展、村落空间结构和形态等方面分析这类村庄的变迁和转型。同时。探讨在村庄规划中如何通过村庄原有的果品种植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促进村庄经济的复兴;通过整合道路系统优化村庄空间结构;通过整治村落环境形成富有乡土气息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1,(1):61-65
严格教师的培养流程和准入制度,规范企业培训师的资格审查,实行严格的教师再进修制度,是德国双元制教育中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力保障。基于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通过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协同培育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专兼教学团队、构建能力互补的教学创新团队、健全教学创新团队的协作机制等策略,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浩 《城市规划》2013,(1):17-23,44
国际比较对于中国城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尺度"观念至为关键。研究认为,与中国具有相对可比性的国家或地区可以界定为国土面积大于200万km2或GDP大于6500亿美元,全球只有24个这样的国家,它们主导了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囊括了世界主要国家类型,可以作为中国城镇化国际比较研究的基本参照框架。就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来看,24个国家表现为三个不同的梯队:第一梯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主要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早,先发优势突出;第二梯队城镇化起步稍晚,但发展迅猛,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失衡,乃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和印度等处于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第三梯队,城镇化发展尚处于后发的起步期,保持经济稳健增长、实现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共进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0)
"韩流"现象在韩国政府推行对外文化输出政策背景的支持下,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韩流"的来袭与渗透,不仅仅体现在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及其影视文化发展,同时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这些种类繁多的"韩流"文化产品也形成了大众消费的文化市场。可以说"韩流"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发展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使其在中国的市场取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