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载重斜交轮胎胎圈钢丝包胶配方进行改进,通过调整生胶体系,降低胎圈钢丝包胶中填料的用量,适当提高炭黑用量,采用间-甲-白和钴盐并用的粘合体系等途径,提高了胎圈钢丝包胶的强度,改善了与钢丝的粘合性能,减小了载重斜交轮胎胎圈爆破和胎圈钢丝刺出等缺陷,成品轮胎的胎圈问题退赔率由原来的1.3%降为0.1%以下,显著提高了轮胎的实际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分析成品轮胎胎圈裂、胎圈空和胎圈爆等问题的原因,认为主要是由钢丝圈变形和底部不密实、三角胶尺寸左右不对称和底部与钢丝圈贴合偏歪等引起的.通过采取提高钢丝圈接头质量、尽量使钢丝圈外缠包布间距均匀和提高三角胶成型质量等措施后大大提高了成品轮胎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指出轻载斜交轮胎胎圈爆破和钢丝刺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胎圈爆破和钢丝刺出的主要原因是钢丝圈搭头翘起和排列松散、三角胶热贴合过程中拉伸变形大、钢丝覆胶不足以及三角胶与钢丝胶性能不匹配、成型鼓碰盘与成型机主轴同心度不达标等。通过采取改进生产工艺及设备,将三角胶由热贴合改为冷贴合,增大钢丝覆胶量,优化三角胶和钢丝胶配方等措施有效解决了胎圈爆破和钢丝刺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徐静  单体强  程斌  黄红卫 《轮胎工业》2008,28(9):562-562
目前,我公司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在使用中出现的主要损坏现象是胎肩脱层和胎圈裂,其中产生胎肩脱层质量缺陷的轮胎占总退赔轮胎的10%~20%。轮胎胎肩区帘线弯曲是造成胎肩脱层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肩区帘线弯曲的解决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戚顺青  马永禄  张宝亮 《轮胎工业》2010,30(11):657-660
以11.00R20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为例,通过静负荷试验测量轮胎在充气压力为930kPa、负荷为3550kg条件下的变形参数,同时利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轮胎有限元分析专用软件TYSYS对轮胎胎肩部位带束层端点以及胎圈部位胎体帘布和胎圈加强层反包端点周围橡胶材料单元应变能进行计算,并结合轮胎使用过程中退赔轮胎质量缺陷统计,分析胎冠高度变化对轮胎受力变形和内部应力分布以及轮胎整体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负荷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一致,均与实际使用中退赔轮胎的质量缺陷相对应。  相似文献   

6.
王晓光  曹建国  孙振 《轮胎工业》2010,30(3):166-167
研究,Ф1.55HT胎圈钢丝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以Ф1.55HT胎圈钢丝替代Ф1.42NT胎圈钢丝用于11.00R20 18PR轮胎钢丝圈,成品轮胎各项性能满足使用要求,胎圈缺陷明显减少,同时可减小轮胎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王其营  武杰  王俊岭 《轮胎工业》2017,37(2):111-116
分析全钢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常见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带束层质量缺陷主要有级差不均匀或齐边、散线和0°带束层弯曲等,胎体质量缺陷主要有帘线排列不均匀、帘线裂缝、帘线弯曲、接头裂开和帘线交叉等,胎圈质量缺陷主要包括胎圈缺胶、胎趾圆角、胎圈露线、胎圈宽窄不一、胎圈气泡和胎圈变形等,通过采取相应解决措施可使全钢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质量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8.
田志平 《轮胎工业》2009,29(1):58-61
从操作及工艺控制方面分析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经常出现的胎里露线、胎圈露钢丝、胎体劈缝、胎里气泡、胎里窝气、胎趾圆角和胎侧欠硫外观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并从设备改进、产品设计和工艺管理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严格控制半成品尺寸、成型和硫化定型操作等可保证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质量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佘腾龙 《轮胎工业》2020,40(11):0678-0680
针对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钢丝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钢丝露铜和钢丝散线两种质量缺陷,对胎圈钢丝覆胶配方进行调整,采用增粘树脂Koresin减量替代C9石油树脂,并采用不溶性硫黄OT-20。结果表明,对胎圈钢丝覆胶配方进行改进,可以彻底解决使用原配方胎圈钢丝覆胶在胎圈钢丝成型过程中存在的露铜、散线问题,成品轮胎的胎圈耐久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
徐志和  张迎秋  李伟  丁瑜 《轮胎工业》2005,25(5):292-294
对扁平中小型无内胎工程机械轮胎胎圈漏气、胎圈出疤、胎趾圆角和胎圈出边等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通过采取优化胎圈部位设计、选用涤纶帘布作为胎圈包布材料和合适的胎圈包布压延厚度、优化胎圈施工设计、增加胎圈部位的排气线和排气眼、减小钢丝圈直径、改变钢丝圈钢丝排布以及严格控制成型和硫化工艺等措施,明显改善了胎圈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子午线轮胎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胎圈大、胎圈小、胎圈缺胶或圆角、胎圈裂口、胎圈气泡和胎圈露线等常见质量缺陷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董义军  尹智 《轮胎工业》2021,41(5):0327-0330
分析农业子午线轮胎成型胎坯质量缺陷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农业子午线轮胎成型设备由2段胶囊反包成型机和胎面缠绕生产线组成。2段成型胎坯的主要质量问题为胎圈部位打褶/起泡、帘布层打褶/起泡和胎圈钢丝偏歪;胎面缠绕胎坯的主要质量问题为缠绕胶料质量和缠绕胎面外观几何尺寸不满足要求、缠绕胎面凹凸不平、缠绕胶条和胎坯起泡及缠绕胎面偏歪等。通过调试设备程序、及时维护和修理设备及规范对中等成型操作,有效解决了成型胎坯质量缺陷问题,提高了成型胎坯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朱晓光  张剑 《轮胎工业》2009,29(9):567-568
分析6.50R16 10PR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脱层和爆破的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通过对退赔轮胎进行断面剖析以及分析轮胎材料性能和结构判定胎圈脱层和爆破问题的根源在于胎圈补强带,采用2层锦纶6帘布(角度45°)交叉贴合替代胎圈补强带的措施后,成品轮胎低气压耐久性能大幅提高,有效解决了胎圈脱层和爆破问题,轮胎退赔率由1.57%降至0.178%,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Φ1.30HT高锡胎圈钢丝在高性能轿车轮胎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低锡胎圈钢丝相比,高锡胎圈钢丝的镀层质量、破断伸长率和屈强比相当,镀层锡质量分数、破断力、残余扭转次数和粘合力明显增大;在高性能轿车轮胎胎圈中以高锡胎圈钢丝替代低锡胎圈钢丝,成品轮胎的制造工艺正常,室内各项性能均满足或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同时轮胎的耐久性能和脱圈阻力显著提高,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胎圈钢丝的基本特性对轮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燕生  魏清波 《轮胎工业》1997,17(9):515-519
介绍国内外胎圈钢丝的生产品种和标准,探讨了钢丝断裂伸长率及其它特性对轮胎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轮胎对胎圈钢丝品种、质量和包装的要求。胎圈钢丝要发展多品种、多规格和高强度产品。不同规格品种的轮胎应选择不同规格品种的胎圈钢丝。  相似文献   

16.
王元荪 《轮胎工业》2003,23(1):41-41
由桦林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 (专利号  0 0 2 0 7683,公布日期  2 0 0 1 0 3 2 8)“新型胎圈结构载重子午线轮胎” ,新型胎圈结构主要由胎圈钢丝包布与胎体钢丝帘布、钢丝圈和钢丝缠绕布、胎圈耐磨胶条气密层胶片、胎圈填充胶条组成。新型胎圈结构载重子午线轮胎可增强轮胎的挺性和强度 ,提高胎圈性能 ,延长轮胎行驶里程。新型胎圈结构载重子午线轮胎$杭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王元荪  相似文献   

17.
吕军  唐焱  徐海浩  王贤法  陈忠生 《轮胎工业》2002,22(11):678-680
针对16.9-34人字花纹农业斜交轮胎出现的圈口硬边、胎侧出疤、胎肩裂口、胎面崩花、胎体变形、胎体变色及胎侧重皮等外观质量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大帘布裁断角度;胎面结构改为二方三块;重新修改口型板,在胎肩产生裂口处加厚5mm,加宽70mm;提高硫化后冷却效果;加强水胎存放管理,提高定型压力。改进后16.9-34轮胎的外观合格率达到99.8,成品回修率和市场退赔率分别为0.45%和0.05%。  相似文献   

18.
详细分析了12.00-20 18PR轮胎胎圈焊破产生的原因,针对该规格轮胎的使用条件,通过减小胎圈着合直径,采用三钢丝圈结构,提高反包高度和增大缓冲层宽度,减少了胎圈爆破,使该规格轮胎因胎圈损坏造成的退赔由原来占退赔轮胎的25%下降到14%。  相似文献   

19.
张亚辉  申玉德  王洁 《轮胎工业》2020,40(1):0050-0051
分析载重斜交轮胎胎圈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通过采取胎圈生产前进行卷成盘尺寸准确度标定、合理设定成型贴合高度、定期进行模具尺寸标定与维修以确保模具状态良好等措施,有效减小了载重斜交轮胎胎圈质量缺陷率。  相似文献   

20.
胎圈钢丝的品种、性能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清珍 《轮胎工业》2002,22(9):515-520
从外观形貌、综合机械性能和表面涂层三方面介绍了胎圈钢丝的主要品种,论述了轮胎制造对胎圈钢丝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分析了胎圈钢丝的发展趋势,指出胎圈钢丝将向多品种、多规格,系列化方向发展,钢丝综合机械性能将向高强度、高韧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