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赵雪玉 《上海包装》2023,(8):105-107
新媒体技术的诞生和应用催生了新的艺术设计表达方式,为动态海报设计提供了诸多创新思路。新媒体视角下艺术语言的表达更为丰富,在肯定动态海报艺术语言表达优势的基础上,明确动态海报艺术语言的创新设计原则,并以平面、文字、图形、色彩等元素为基础,简要阐述了动态海报艺术语言的创新表达方式,以期为促进动态海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冀德玉 《包装世界》2013,(3):121+123
把中国传统图形运用到设计艺术中,首先要了解中国传统图形的文化内涵、造型审美特征等;其次是运用简化概括、装饰变化、打散重构和借形创新等手法,进行传统图形的创意开发。  相似文献   

3.
梁雅明 《包装工程》2016,37(18):168-171
目的探讨在新媒体冲击下,不同时期,不同表现形式的兔子图形符号的发展变化,阐释了兔子图像的故事形态及其意象的审美潜能,以及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其作为一种祥瑞动物备受推崇的原因。方法参考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结论现代设计要求我们在传统的图形设计中开辟新的研究角度,结合新媒体多维、多元的特点,将兔子图形符号的创新设计加入新的"活跃"的元素,让它们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分析地铁公共艺术的矛盾,探讨跨界设计的意义与价值,研究新媒体艺术的跨界协作模式和地铁公共艺术的新媒体转型方向。基于中国地铁公共艺术的生存状态和矛盾,在跨界设计的思维模式和视角下,结合案例,比较新媒体公共艺术和传统地铁公共艺术两者在构成要素、表现语言、审美态度、与地铁空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差异,探索地铁公共艺术新媒体转型的优势和价值。总结发现在跨界视角下,新媒体艺术可以视为地铁公共艺术在当代转型的方向。在跨界协作的过程中,新媒体艺术凭借自身的艺术语言和对公共性的诠释,能够突破传统公共艺术的局限,为当代地铁公共艺术注入新的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适应当代社会的多元价值取向,塑造可被大众重新认知和感受的地铁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在消费时越来越关注商品外在的包装设计,在传统图形元素的基础上,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包装设计的改进已经越来越贴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完善现代包装设计能够提高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沟通和信息的交流,通过新媒体的宣传进行全方位的引导。本文在传统包装设计的基础上,对新媒体对现代包装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最后对图形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将图形元素应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能够填充消费者的视觉效果,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同时,还能够有利于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符合新媒体下对现代包装设计的追求,也是未来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罗丹  陈哲 《上海包装》2023,(7):169-171
现代信息化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新媒体技术在应用到更多领域和行业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发展模式。基于此,介绍了新媒体艺术语言的类型以及新媒体艺术语言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论述了新媒体艺术语言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包括数字和图标、超现实主义、动态表现主义、建构综合体验等语言应用。应用实践表明,在视觉传达设计中,通过对新媒体艺术语言的应用,可构建出更具创新性的艺术环境。  相似文献   

7.
靳鹤琳 《包装工程》2019,40(16):83-86
目的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动态视觉设计发展迅速。在将动态视觉设计融入现代设计大潮的同时,如何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其中,使其充分展示出民族特色,这是此研究的目的。方法 利用民族元素在动态视觉设计中的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含蓄性与现代设计形象的融合、新媒体环境中传统文化元素表现形式的调整、传统文化的艺术韵味与动态设计技术的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态视觉设计中的创新改造等几种策略进行分析。结论 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动态视觉设计中,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用有效的方式和世界水平接轨,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视觉传达领域中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8.
李燕 《包装工程》2020,41(10):280-283
目的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是先人在造物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积累出来的设计经验、方法、思想,以及审美思想的结晶。有许多经典的设计理念、方法、思想,值得学习、借鉴,并将之融合于现代包装设计之中,使包装的产品融入地域化和民族化的特征,并将包装设计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对外界进行民族文化输出。方法将传统设计元素与包装设计融合出新的文化韵味,从传统绘画中的"气韵"和写意、传统故事中的意念和神韵等方面分析传统元素与包装设计的联系。并从抽象化传统艺术形态、简化传统图案、精炼传统造型等方面,阐述了传统艺术元素与包装设计相互融合与渗透的设计原则。结论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提炼设计元素融合于现代包装设计中,探究在其影响下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将传统艺术元素有机地、巧妙地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丰富了包装设计的感染力、传播力,而且还赋予了商品较高的文化内涵价值,用现代包装设计语言、理念来传播并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精神,使传统设计文化在包装设计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深化,让国内的包装设计走向前沿,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蒙古族图形图案的构成设计规则及吉祥寓意,将蒙古族图案进行重构与再创,探索蒙古族图案新的表达方式,不仅能够让设计师更深入地理解蒙古族图案元素,探索蒙古族图案的现代表达形式,而且能够提升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使地域传统图形得到更好的创新、发展以及传承。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收集蒙古族图案元素,并对蒙古族图案通过元素分析、类型整理、寓意提取、图形衍生与组合变化后进行具体设计,结合蒙古族图案的关键词提取及形象感、独特性、可塑性和民族认同度,对蒙古族图案元素进行评分和筛选,从而进行新的蒙古族图案的组合与设计。结论提取蕴含于蒙古族图案中的形态、吉祥寓意,结合图案元素评分与提取的设计过程,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现在多元的读图时代,图形作为现代设计的一个元素正充斥着我们的眼睛和大脑。而图形这一视觉艺术形式的兴盛,必将引起关于艺术哲学领域的思考。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设计亦然。对于图形的艺术哲学思考,将对于图形理论的研究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间艺术文化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元元 《包装工程》2012,33(18):125-127
介绍了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平面设计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即基于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资源的设计元素的运用;传统美术色彩处理的运用;夸张的民间形象艺术的运用。提出了平面设计与民间艺术的结合既能使本土文化以新的形式得到发展,让世界认识中国;同时也大大丰富了平面设计的内涵和精髓。  相似文献   

12.
李雯雯 《包装工程》2021,42(4):312-314, 318
目的 探索传统图饰的具体内涵及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其在包装设计领域中的有效应用与发展.方法 从包装设计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现实需求谈起,引出传统图饰的应用畅想,结合传统图饰的内涵与特点,总结传统图饰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分别列举出其在语言的交流、哲学理念的揭示以及传统文化精神的糅合与传播等方面所发挥的种种积极作用,接着引申出传统图饰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所进行的主题性、审美性、民族性、时代性等艺术表达及其具体路径,分析了这些尝试的可行性.结论 传统图饰的丰富内容和广泛素材为包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极大地丰富了包装设计的艺术形式,强化了其中的文化内涵,真正将包装的文化性、历史性、审美性和时代性融合在一起,赋予了包装新的精神,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13.
郝淼  陈应双  周悦  倪泰乐 《包装工程》2022,43(16):355-362
目的 研究如何在双轴理论框架下运用无限衍义理论对大禹历史资料进行符码转换,并结合形态创造学提出了历史文化名人图形提取与推演的方法。方法 运用双轴理论中“宽幅与窄幅”的分析提取词素,采用汉语分词系统二次聚类筛选词素,并进行三次衍义形成图形符码集合。通过“展面”分析获取文化从属关系下的图形元素,在图形元素中加入“刺点”,并在此思维限定下进行图形创意设计,以提升艺术表现力。最后通过元素再造和视觉形态创造学进行商业图案设计。结论 将无限衍义理论、词素聚类与审美评价模型相结合,构建基于设计符号学的大禹图形创意方法,为历史文化名人图形创意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构建了全新的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14.
吴晓莉  刘军 《包装工程》2024,(6):450-454
目的 对当今中国新平面设计的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更好地服务于平面设计领域。方法 对当今中国新平面设计中的“中国风”视觉元素、艺术动线的视觉符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图案、三维立体空间的视觉表现、图文蒙版的设计手法、单色处理的设计风格、金属质感的设计风格、字体与版式的设计风格、孟菲斯风格的设计、未来主义这10种不同热潮的视觉元素及设计风格进行了简要阐述,梳理了不同设计风格的特点和应用方法。结果 传统的平面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人们视觉审美的需求。平面设计的领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已经从传统的平面设计迈入了新平面设计的领域,视觉传达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因而形成了各个阶段多元化的设计风格,探寻不同热潮的视觉元素及设计风格已成为了必然。结论 设计师不仅要熟悉和掌握新平面设计发展的脉搏,还要大胆地探寻新平面设计的未知领域。  相似文献   

15.
民间美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士德 《包装工程》2017,38(10):223-225
目的探究民间美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及发展策略。方法以民间美术对平面设计的思维拓展和内涵作为理论支持,分别从招贴设计、包装设计和标志设计3方面辅以实例进行论证,最后探讨民间美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方式。结论将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丰富的内涵融入平面设计中,是平面设计突破传统局限,创造全新的、富含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的绝佳之选。  相似文献   

16.
石慧青 《包装工程》2022,43(6):355-358
目的 探索平面设计领域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突破性借鉴与应用。方法 平面设计领域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是值得肯定的,只是整个应用过程与方法并不能随意而为,必须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大胆创新。详细分析水墨艺术形式与平面设计领域的各种艺术碰撞。先从整体的时代趋势与平面设计的需求出发,分析原因,得出有效的应用方向,然后具体而明确地从视觉效果、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境3个层面进行挖掘,尝试以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为突破口,进行理论论述和实践探索。结论 水墨元素对平面设计的相关影响与渗透,促使平面设计领域进行了大胆地尝试和创新,这促使现代与传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交织,以完美的作品形式呈现出来,成功地走上了宽广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武建林 《包装工程》2020,41(8):302-304
目的探析平面设计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借鉴与应用策略。方法从平面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谈到当前的各种设计思路与方法,提出民族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存在价值及实际作用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对民间剪纸艺术进行深入的特点分析,结合其艺术形式、艺术表达和文化寓意三方面进行整体解读,接着从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语言、吉祥寓意、色彩意象、美学追求几方面探索具体的应用方向,深入分析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探析招贴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中的剪纸艺术表现形式。结论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朴素的美学形式,寄予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将其应用于平面设计中,能够给平面设计带来了更加广泛的艺术资源与灵感来源,进一步强化作品的新颖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18.
王越 《包装工程》2016,37(22):195-199
目的利用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为数字艺术提供更多的视觉元素,并借助数字化的方式将其传播。方法分析研究传统民间美术的视觉艺术特性,提炼视觉元素的组合构成方式和新媒体艺术的创作特性。结论新媒体创作时代具有视觉元素多纬度的转变、时代化的诠释和元素主题的适用性等特点。人们应遵循和彰显传统民间视觉元素在数字化设计应用中的特点和规律,将民间美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9.
冯文博 《包装工程》2020,41(12):292-295
目的研究在数字媒体艺术环境下,信息的图形化设计的特征。方法在新时代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普遍发展的情况下,用语言学原理、符号学理论和影像语言中的蒙太奇理论对信息化的图形展开分析,研究信息图形化设计的特征,从数字图形编码类型分析开始,展开对数字媒体艺术环境下图形信息解码的研究。结论信息图形化已开始逐渐由明确的信息视觉传达发展为内容模糊的信息解码自由开放的状态,信息图形化设计也呈现出在可视化视觉语言的基础上,以图形交互式表现为手段,以主次分明的信息结构、动态的图形组织结构为特点,具有明显的形而上的后现代主义审美色彩。在图形化信息的解码过程中,主体先验图式的主观投射和视觉思维下的移情与同构是其主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