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缪彩练  南建设  郭娜 《电讯技术》2012,52(4):429-434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因具有多类数据源,可多层次、全方位感知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但目前缺少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用于指导和规范多源数据融合情报侦察系统的效能评估.为了全面评价和比对多源信息融合情报侦察系统各方面的性能,在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合理的且相对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覆盖了多源数据融合情报侦察系统各方面的属性,并分析了评价体系与指标体系之间的关系.该项研究丰富了多源数据融合效能评估理论和方法,可用于指导和规范多源数据融合情报侦察系统的效能评估工作,并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2.
战场侦察监视信息融合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体系结构框架研究方面,借鉴典型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框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和成熟的体系结构框架描述工具,对战场侦察监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的作战视图、系统视图和技术视图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湾系结构框架需求分析、功能定义、流程分解、信息交换等的研究,提出了满足战场侦察监视作战需要的信息融合体系结构框架,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防空作战系统效能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庄瑾  张善文 《电光与控制》2005,12(4):44-46,50
防空作战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综合系统,对其效能进行综合评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文章通过对防空作战系统效能的全面分析,建立了防空作战系统效能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对其指标体系中许多非定量的效能指标运用专家打分法进行量化评估,结合防空作战系统效能模糊评判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防空作战系统效能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智生  李钊 《无线电工程》2006,36(12):50-52
雷达对抗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因素多,而且部分因素存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的问题,而模糊系统理论是处理这类问题的有力工具。提出利用模糊系统理论来评估雷达对抗装备的作战效能,建立了作战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结合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功能,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5.
雷达侦察系统的评估模型是雷达侦察系统作战效能仿真评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型。在综合分析雷达侦察系统性能的基础上,主要从数学建模可行性角度考虑建立了雷达侦察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并对评估指标进行了具体量化,给出了评估指标的数学模型,形成作战效能评估建模的理论框架,为雷达侦察系统的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网络化防空作战多传感器资源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感器性能的极大提高,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迅速发展。因此,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起反馈控制作用的多传感器资源优化管理这一研究领域便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网络化防空作战多传感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作用的收集和整理,详细分析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传感器管理的主要方法,并恰当地进行分析和完善,最后对网络化防空作战多传感器管理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多传感器组网探测技术是现代舰艇中一个高度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复杂多元的战场信息环境和联合指挥控制一体化要求舰艇作战系统能够很好地利用多传感器技术。雷达、声纳和舰外数据等数据探测和作战融合技术在分布式和并行式的的作战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分析作战系统协同作战的主要内容和需求的基础上,对舰船多传感器组网技术的组成和信息实现处理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舰船多传感器数据处理的方法,为军种间协同作战数据处理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灰色层次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辉  陆贵先  陈扬  周磊 《无线电工程》2009,39(11):61-64
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是电子战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电子战系统在信息化战场上处于错综复杂的信号环境中,影响其作战效能的因素很多,针对电子战系统信息少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运用灰色层次评估法对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进行评估。构建了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指标体系框架,建立了灰色层次数学模型。以某型通信对抗系统为例,进行了评估仿真,结果证明该灰色层次评估方法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9.
一种简单可行的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通信系统是夺取信息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保证,分析和评价通信系统的效能及其对作战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给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对作战应用需求总目标的逐级分解,构建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评估;最后基于模糊数学方法完成多级模糊综合效能评估。采用本方法可对通信系统的系统体系结构、技术体系结构进行综合评估以检验其可行性、合理性,能够为决策者提供通信系统优化配置的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航电系统是现代战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任务合成、能力融合和资源综合的重要支撑手段,作战飞机的性能高低与航电系统的效能密切相关.针对目前航电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复杂、人为评估分歧较大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法的航电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并设计了航电效能评估系统,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指标体系,最终专家判断打分得出权重并通过小波神经网络对判断值予以修正.与特定能力下航电效能评估相比,该评估系统指标体系更为丰富,同时对指标权重有着良好的修正效果,为航电系统效能评估提供工具原型支持.  相似文献   

1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情报、监视和侦察领域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究飞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场的数字化对战场侦察监视领域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质量和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现状,从运用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战场侦察监视领域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主要作用和工作特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战略预警探测、地面传感侦察、雷达组网监视、图像情报处理和机载多传感器集成等ISR领域的应用特点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根据信息融合系统效能评估的需求,建立了基于层次结构的信息融合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理论方法讨论了效能评估模型和评估算法.通过仿真举例,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方便.模型及算法有效可行,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3.
孟锐 《电子设计工程》2013,21(18):121-123
鱼雷武器系统的技战术指标对其效能评估有重要的影响,考虑到在鱼雷技战术要求中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作为评估指标.提出将响应面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应用于效能评估问题中。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鱼雷作战效能的因素进行分析,依据灰色关联分析得到的系统数值建立了响应面模型。实例表明,依据该方法对6型鱼雷的作战效能分析所得结果是有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宁克俭 《电讯技术》2016,56(6):612-617
针对情报处理系统因缺乏数据难以开展多源融合算法研究、融合处理试验、融合效能评估等问题,分析了典型情报处理系统对仿真评估环境的需求,采用了基于目标特性参数进行想定推演、基于量化计算进行效能评估的技术方法,实现了战场多源情报信息仿真评估系统。多种场景的仿真试验验证了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和系统仿真评估的灵活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结合雷达预警监视系统的发展要素,提出了系统建设效能的评估指标体系,在综合G1法的基础上,建立云重心理论效能评估模型,通过实例进行了有效的评估分析,表明该法可行有效并为分析系统能力提供了新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网络对抗技术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付明  智韬 《电子对抗》2009,(3):10-12,51
网络对抗技术体系是一个灰色系统。针对网络对抗技术能力的抽象性和难以度量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网络对抗技术能力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较好地解决了网络对抗技术能力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夜视技术是当前夜视技术发展的前沿,但如何实现对彩色夜视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仍然是当前困扰人们的问题.针对北京理工大学高绍姝提出的颜色协调性模型主观评价实验人数不足的问题,按照国际视觉实验标准重新设计并进行了颜色协调性的主观视觉评价实验,主观评价测试的彩色融合图像分成绿色植物、海天和城镇建筑物三类典型场景,主观实验人数提高到52人;对主观评价实验结果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绍姝提出的颜色协调性评价模型在三类场景与主观评价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明显优于其他评价模型,可以有效地对不同场景彩色融合图像的颜色协调性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外场试验与数学仿真试验相结合的平行试验思想,提出基于对抗场景仿真的组网雷达干扰压制距离试验评估方法。给出了基于空间态势和目标特性的组网雷达数据融合仿真模型;建立了组网雷达干扰压制距离试验评估方法并给出了雷达电子战仿真评估推算系统EwserView;最后结合软件系统给出了替代等效推算试验评估实例和评估界面。本方法可以解决基于试验态势的组网雷达对抗试验评估问题,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在试验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