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以注射泵直接进样的方式对6种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行为进行碰撞诱导解离研究。获得了各化合物的多级质谱信息,通过比较各化合物结构和质谱裂解途径的异同点,发现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可生成脱CO2、HF和CO的碎片,分别与结构中的羧基、氟原子取代基和4位羰基结构片断相对应,如果结构中7位取代基为哌嗪环,还可以生成脱CH2=CH-NH2的碎片。这些特征将有助于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负离子检测方式对 4种西地那非哌啶衍生物进行了电喷雾离子阱质谱研究。这 4种化合物在结构上的差异仅在于烷基取代基不同 ,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碎片离子的异同 ,对其质谱裂解图解进行分析 ,获得了它们的结构碎片信息。在阐明化合物结构信息方面 ,这一方法与通常所用的同位素标记的方法类似。实验结果表明 ,这 4种西地那非哌啶衍生物的 ( -) ESI-MS2 质谱均产生磺酰基 S-N键断裂的碎片 ;其 ( -) ESI-MS3质谱均产生 S-C键断裂的碎片 ;其 ( -) ESI-MS4质谱均产生脱去苯环上烷氧基的烷基自由基碎片。这些特征可用于阐明西地那非衍生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全合成左旋士的宁六种关键中间体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ESI—MS)对不对称全合成左旋士的宁的六种中间体进行了深入探讨,获得了它们的结构碎片信息,通过比较它们的异同对其质谱裂解途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以正离子检测方式下可以得到较强的准分子离子[M+H]+峰,并检测到各自少量的加合离子。它们的(+)ESI—MSn(n=1~3)质谱主要产生氧醚键C-O和硫醚键S-C断裂的碎片。这些特征为全合成士的宁的关键中间体及其结构类似物的结构推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有助于提高合成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甘草酸钾盐和甘草酸钠盐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对三元有机弱酸甘草酸的钾盐和钠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甘草酸的一级、二级和三级钾盐或钠盐均可产生很强的质子化分子离子峰;在甘草酸各级钾盐和钠盐的质子化分子离子的二级质谱中,可产生丢失一个葡萄糖醛酸单元的子离子,同时出现双葡萄糖醛酸单元加合相应金属离子的子离子,并且以上子离子均包含与母离子相同数目的相应金属离子。因此,(+)ESI离子阱质谱是区别甘草酸各级钾盐和钠盐的一种有效手段。另外,在甘草酸二钾和甘草酸二钠的(+)ESI-MS一级质谱中,可清楚地观察到一级盐和三级盐的质子化离子,表明甘草酸二盐在水溶液中存在分子间的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6.
麻痹性贝毒素电喷雾质谱负离子模式分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级质谱技术对8种常见麻痹性贝毒素(GTX1, GTX 4, GTX2, GTX 3, dcGTX2, dcGTX3, C1和C2)在电喷雾质谱负离子模式下的分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种目标化合物在一级质谱分析过程中均易失去1个H,形成准分子离子[M-H]-峰(基峰);在二级质谱分析过程中,各化合物的母离子([M-H]-)主要通过丢失-H2O和-NHCO等中性碎片,形成稳定的特征子离子峰,并且同分异构体的二级质谱图有差异,可为含硫麻痹性贝毒素的二级质谱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依据。此外,对各目标化合物二级质谱的主要碎片峰进行三级质谱分析,对产生的主要特征碎片峰进行归属,并推测裂解途径。本研究可为电喷雾质谱在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含硫麻痹性贝毒素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茛菪碱类化合物具有M胆碱受体抑制剂的作用,有潜在的药物研究价值。合成了新的山茛菪碱衍生物,采取电喷雾离子阱质谱的正、负离子模式对3种苄基修饰的山茛菪碱季铵盐进行了质谱分析。实验表明,负离子模式下,山茛菪碱季铵正离子与两个氯离子结合形成[M+35]-准分子离子峰,并在二级质谱中生成失去一氯甲烷或苄基氯的离子。正离子模式下的一级质谱中,3种衍生物均产生山茛菪碱季铵基正离子峰[M35]+;二级质谱中,连接苄基的CN键与HOC、HC或RCOOC键协同断裂,产生托品骨架离子。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N苄基山茛菪碱季铵盐的结构特征,揭示了该类季铵盐的质谱裂解特征。 相似文献
8.
9.
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乌头碱及其代谢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乌头碱的生物转化规律,建立了乌头碱及其代谢物分离与鉴定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LC-ESI-ITMS)方法。首先利用体外代谢法得到大鼠肝微粒体S9组分中乌头碱及代谢产物混合体系,然后利用LC-ESI-ITMS联用技术对各代谢物进行分析,得到乌头碱代谢物的[M+H]+分子质量信息,进一步结合多级串联质谱(LC/MSn)分析结果获得结构信息,对代谢物进行鉴定,从而推测代谢物结构,并结合大鼠尿中乌头碱及其代谢物的分析结果,得到乌头碱的生物转化规律。本方法在大鼠肝微粒体S9组分中鉴定得到8种体外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0.
丹参水溶性多酚酸的多级串联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断裂机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级串联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n)直接进样法研究了丹参水溶性成分的质谱断裂规律,重点讨论了7种主要多酚酸的质谱断裂行为。实验发现:在各类酚酸中,单体丹参素和咖啡酸主要产生碎片离子[M-H-H2O]-,且丹参素比咖啡酸更容易丢失CO2;而在二聚体中发现,丹酚酸F的特殊共轭结构导致其中性丢失CO2 的几率远高于H2O,丹酚酸A、迷迭香酸和紫草酸除保留单体的质谱断裂行为,还具有自己的特征断裂方式,即丹酚酸A特征丢失丹参素,迷迭香酸中性丢失丹参素的几率远高于咖啡酸,紫草酸丢失五元环上的CO2 ,产生碎片m/z 493.1;多聚体丹酚酸B在发生多级质谱断裂的过程中不断发生重排,最后得到稳定的具有共轭结构的碎片离子m/z 321.1。上述规律为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和鉴定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准确高效的离子解离技术对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四极离子阱可以存储离子,实现离子选择存储或逐出并进行多级质谱分析,适合各种解离技术在阱内的实施。由于生物质谱分析等研究工作对分子结构鉴定的需求,研究人员陆续开发了一系列阱内离子解离技术,推动了相关仪器与应用的发展。本文在离子阱几何结构和阱内离子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是否依赖背景气体碰撞的两类阱内离子解离技术进行综述。其中,将依赖于背景气体碰撞的解离技术分为基于共振激发和非共振激发两类,归纳了每种解离技术的实施过程、解离特点及应用,并对各种解离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15.
6种他汀类药物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技术对6种他汀类药物进行系统研究,总结了该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断裂规律。根据主要药效基团存在形式的不同,分两类解析。第一类: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在正离子模式下发生β,δ-二羟基戊内酯开环断裂,生成中性丢失H2O、CO、CH3COOH的碎片离子;第二类:普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负离子模式下产生脱去104 u(3-羟基-1,4-丁內酯和H2)和160 u(3,5-二羟基-1,7-庚内酯)的碎片离子;氟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在负离子模式下产生脱去62 u(CO2和H2O)的碎片离子,对该二级碎片离子进行三级全扫描质谱分析,产生脱去42 u(CH2=C=O)和96 u(环已烯-3-酮)的碎片离子。这些质谱特征有助于他汀类药物的结构分析和鉴定。 相似文献
16.
The fragmentation pathways of 28-homobrassinolide(28-h-BL) and 28-epihomobrassinolide(28-eh-BL) were investigated b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Sn, n=1, 2, 3, 4). The proposed fragmentation mechanism could be potentially used to identify and distinguish brassinosteroids and their isomers.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分子结构分析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发离子阱质量分析器测量离子碰撞截面积的方法成为研究热点。该方法能降低仪器复杂度,并且能同时获得高分辨的质量和分子立体结构信息,逐渐成为与离子淌度谱(IMS)互补的测量碰撞截面积的有效手段。目前,已经实现了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阱(FT-ICR)、轨道离子阱(Orbitrap)、四极离子阱(QIT)、静电线性离子阱(ELIT)测量离子碰撞截面积(CCS)。但该项技术仍存在诸多挑战,如分辨率不高、受气压因素影响、无法区分同分异构体等。本文阐述了离子与缓冲气体分子碰撞理论、不同离子阱质谱仪测量碰撞截面积的方法,并总结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