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集安市高句丽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对集安市高句丽文化景观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进而从保护原则和发展策略的角度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也为国内其他文化遗产的景观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的沙田是海陆交界地带的典型文化景 观,其形成受到自然成因(环境)和文化成因(人群、建筑、聚 落、堤围、农耕、水利)的相互作用。借助文献记载、历史地 图等进行复原和比较研究,将珠三角的沙田文化景观演进历程 划分为秦至隋唐、宋元、明代、清代、近现代5个时期,并提 取主要的景观元素,绘制出系统而全面的景观图景,发现沙田 文化景观的演变存在明显的历史性、人文性和生态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徽州古村落与水口园林的文化景观成因探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徽州古村落及其水口园林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宗氏族谱、方志等记载的历史上相关风水选址活动的探究,结合大量的实例参照与图例的比对,对其村落格局、水系、人文景观等文化积淀的成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特别是针对村落水流出口且被视为村落门户和灵魂的“水口”,对其景观建构、功能特性、文化属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势头,试图从中发现可供我国当前乡村景观格局借鉴的传统“天人合融”的精神本质。  相似文献   

4.
许可  钱翔  曾卫 《中国园林》2021,37(2):94-99
历史文化景观是一种强调人地关系演变过程中历史层积的景观类型,是对现有文化景观构成体系的重要补充与完善.在德国,历史文化景观研究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切入点,同时也是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德国各联邦州在该领域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德国萨克森州为例,系统介绍了该州历史文化景观要素体系的构建,包括景观要素的分析与提取、以要素体...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世界遗产公约》对于人类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所取得的成就,简要回顾了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概念的发展过程、分类。根据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在国际地区分布、种类的不同,指出国际上对于文化景观概念由于文化背景而导致的理解上的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在遗产实践领域的困难,解释了文化景观清查卡的设想和内容以及对于全球文化景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及其与文化景观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采纳了一项新的国际文书——"城市历史景观"的新建议,以帮助实现城市保护驱动下的城市发展控制。解释了"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及其与文化景观的关系,以文化景观的创新视角阐述了对于活态城市的理解和诠释,指出其实质是借用文化景观概念和方法管理活态城市的各动态关系和脉络,总结了一系列应用此概念的实践重点,如"城市历史景观方法"以及战略框架中的研究领域,旨在提高认识,在研究和实践中提升中国城市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龚道德  张青萍 《中国园林》2012,28(12):91-94
遗产保护是风景园林行业的重要工作领域。美国在历史/文化景观保护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分析美国历史/文化景观保护的发展历程及其教育特点,有助于启发和指导我国风景园林专业的遗产教育。首先由美国历史景观与文化景观的概念入手,然后介绍美国历史/文化景观保护和教育概况,最后总结了美国历史/文化景观保护历程及其教育特点。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历史景观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在持续上升,保护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这为风景园林师提供了许多研究和实践的机会;同时,这一领域也尤其需要风景园林行业的介入,因为它是历史、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的融合.从美国历史景观保护的演变、人类学景观保护、乡土景观保护、景观保护中的遗产和自然系统以及与景观保护与现实经济发展的关联等方面阐述了这一道理,并介绍了乔治亚大学环境设计学院做的相关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9.
王毅 《中国园林》2012,28(1):98-101
根据《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对文化景观的分类方式,对67处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遗产进行类型分析,并探讨每一类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OUV)标准的使用情况.指出认定文化景观遗产的关键是其所反映的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要具有OUV.各类文化景观表现了不同特征的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其所适用的OUV价值标准从而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标准三与标准四是文化景观应用最多的2条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
古往今来,在居住场所出现的同时,居住文化也产生了,人们总是不断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也在丰富和提升自己的居住文化。居住文化与其他文化一样彰显人类的精神文明层次,也反映了个人的审美取向。当工业文明将批量化、同质化无限放大后,诸如后现代主义等关注人类本身的呼声从未间断,对自然的向往、对人类情感的重视被逐渐认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室内文化便是最直接的体现。未来的室内文化必然在社会进步中异彩纷呈,也必然在走向科技化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类情感,贴近自然,拥抱本真。  相似文献   

11.
文化景观——填补自然和文化之间的空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世界遗产国际动向的分析为中国参与世界遗产、制定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提供新视野。通过对世界遗产公约的认识回顾,阐述其理论和实践中遗存的西方文化背景,以及自然和文化分离的历史和文化局限性。指出文化景观不仅作为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别,而且也作为整体的遗产保护方法论,为弥合世界遗产自然和文化之间的裂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阐明了中国作为文化景观大国的现时机遇、潜在贡献及国家遗产预备名单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2.
著: 《风景园林》2019,26(12):41-51
中欧国家当前面临诸多发展问题,诸如地区差异化、农业土地面积矛盾加剧、高密度区域土壤退化及多样性丧失等,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语背景下的"文化景观维护"概念建立。利用历史地理学、考古学与遗产保护学以及空间与区域规划等学科的综合方法,对国土和区域空间内的文化景观进行分析和研究。文化景观维护概念以"永恒的圆环"理论模型体现,并分为分析与评价、保护与阐释、规划与管理3个主要步骤。基于此基本概念,文化景观维护大致分为2个研究方法范本:清单盘点与空间区划。范本一:历史性文化景观的对象清单盘点,就是对一定的限定区域内的文化景观要素和结构的系统化收集分类和评价方法。又分两种不同类型:Gunzelmann的复杂型"历史性文化景观"的分析法与Burggraaff和Kleefeld的"文化景观物质分析"法。范本二:文化景观的区域化,旨在从专家角度对历史性文化景观进行标记、注释、分类和简要的特征化。又细分为类型化和个性化2个类型,并结合案例说明。最后指出:对两种研究方法的应用,不仅要客观地分析各种因素,而且还要考证在特定政治背景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韩锋 《中国园林》2019,35(4):47
从最近ICOMOS大会世界遗产热点"文化自然之旅"着眼,回溯世界遗产的文化与自然保护发展历程的主要节点,厘清自然文化之旅的历史脉络,助益遗产保护者透彻理解今天国际文件的背景及其重要性,指出文化与自然的融合是国际社会一直努力的方向,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景观,尤其是中国风景名胜区对世界遗产自然和文化的融合具有重大的价值,应该成为国际"文化自然之旅"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4.
在西湖文化景观的旅游压力日渐增长、世界遗产价值有待进一步保护与展现、游人量的规划目标与管控手段有待有效结合等背景下,针对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地游人量调控与管理等问题开展了本次研究。从"观赏特点与游览方式的分析"、"调控内容与评价类别的设置"、"游量调控目标与管理处置体系的结合"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且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探索,从而制定了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地游人量的合理测评体系与有效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由于所含要素更加丰富,并有着特定而复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往往具有整体性功能和多样化利用价值。以世界文化遗产——河坑村土楼群为例,通过对村落历史沿革、选址布局及生态山水环境等方面的梳理分析,重点剖析自然景观构成要素与现状风貌,并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景观与稻田景观类型。最后在整体风貌保护、人居环境改善、适度旅游开发等方面提出河坑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制定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整体性保护框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金一  严国泰 《中国园林》2015,(3):106-109
随着遗产保护理论的发展演变,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成为引领当前遗产保护与利用领域的重要理论依据。首先从可持续概念与内涵出发,探索影响文化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构成要素,再论证社区在文化景观遗产可持续中的重要性以及所承载的责任,指出保障社区利益是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遗产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社区参与是体现社区意愿和为社区争取权益的有效机制,是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结合我国文化景观遗产在社区参与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陈英瑾 《中国园林》2012,28(1):102-104
我国风景名胜区中拥有大面积乡村地域,但乡村类文化景观未被列入被保护景源.在风景名胜区中保护乡村类文化景观,有助于保护乡村自然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区内自然资源和减少区内社区与管理机构的矛盾.风景名胜区中乡村类文化景观的发展目标和保护原则,并从土地权属与管理责任、社会系统调控、经济发展引导和乡村景观规划方面,探讨保护与管理的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18.
俞晓牮  陈纲伦 《城市建筑》2010,(10):127-129
本文解读了美国雄鹰岩及其周边人文景观保护的历程以及经验,同时借鉴美国文化景观的"乡土保护"理念,并且提出文化景观的保护应注重日常生活经历的再现,以期为我国文化景观保护的继承与发展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19.
永康方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其历史人文景观的发展与胡公信仰的形成和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方岩风景名胜区相关历史文献的梳理与考证,对宋代以来胡公信仰影响下方岩风景名胜区发展与演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二者之间相互耦合的发展机制进行探讨。在胡公信仰文化变迁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各时期胡公信仰影响下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格局的转变,探析了各个历史时期方岩的文化景观特征,从而对二者的发展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0.
城乡遗产保护的矛盾从扩张性开发对建成环境的蚕食转向存量更新对遗产价值延续的冲击,历史公园作为建成文化景观遗产,其风貌演化见证了近百年来城市公园从传统向近现代的转型。但由于历史公园存续时间较长,存在不同时期的功能叠加,其完整性及真实性已受损,正在面临历史风貌特征破碎、遗产价值认知不清等严峻挑战。因此历史公园的风貌演化特征及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评估历史公园的文化景观遗产价值成为关键议题。借助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择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数据库中2000–2023年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首先通过发文量、关键词、机构合作网络等图谱梳理研究热点及趋势,而后针对其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特征识别、风貌演化、价值认知及评估等研究展开探讨。结果表明:(1)相关政策的颁发对研究动态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2)微观层面的物质研究正在被宏观的层积性动态演进所取代;(3)研究方法由文献考古拓展到数字信息、地理空间等多维可视信息技术的应用。由此明晰历史公园在由静态物质保护向价值认知转向过程中存在的研究不足,以期为历史公园的活态保护更新、城乡遗产的可持续演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