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弇山园是晚明第一名园,其园林空间营造具有模块化、组团化的特征。先对王世贞《弇山园记》中的意象单元进行提取并完成空间单元的图示化转译,以求更清晰地展现每个意象单元所呈现的具体空间特征及意境营造。其次运用“解离—重构”的研究方法,完成“意象单元、空间单元、空间组团”这一园林系统的建构,进而实现对弇山园意象单元结构关系及空间营造的研究。该研究对于明代园林的传承借鉴以及当代的景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亦为古典园林空间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山水是中国传统村落选址和规划的核心因素,山水意象的变迁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地方意识形态。诸葛村自元代建村便以山水为胜,如今则以"八卦奇村"成为著名旅游景点。首先通过古籍文献分析,提取诸葛村的古代山水意象,结合实地调查将其转译于现状地形图上;然后在诸葛村展开调研,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认知地图绘制,获取当代人群的山水意象及其感知强度,并根据与变迁历程直接相关的年龄划分人群,以细化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和分析,对强化、弱化的意象分别进行解读;最后归纳山水意象变迁的原因,并指出传统乡土聚落在未来的保护更新与旅游开发中,应注重对山水文化景观的研究与保护,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以实现传承。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城市在基于城内外山系的择址和塑形过程中,形成了围绕"城-山"关系的特定审美意象、空间模式和营景经验,是中国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内在关联的关键基因之一。结合文献史料整理,梳理了与城、山紧密相关的仙境、礼制、风水文化意象,总结了礼制求中、风水象形与仙境三山3类城市择址模式,以及中轴立向、经纬引秀、裁成增秀3种"城-山"塑形经验。探讨了楼阁布局与天际线、园林类型与社会秩序、山景游赏与交通设施的"城-山"景致营建,并分析了其对可望、可居、可游"城中园,园中城"的支撑作用。研究结果对于补充中国城市风景营建的历史理论、丰富城市风景重构的实践经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皴法作为中国山水画及叠山所独有的技巧,同时也是连接山水画与叠山的桥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传统的绘画与拍照等记录方式均不能很好地适配叠山皴法,点云能够不受光影效果及透视关系的影响,对假山表面的物理信息进行识别与记录。因此使用三维点云的记录方式,对苏州四大名园进行叠山皴法的扫描与识别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叠山皴法研究与记录方式。最终发现狮子林能够识别的叠山皴法仅为3种,并且其皴法均以曲线型为主,过度强调石头本身,而使整体假山丢失山意。拙政园与沧浪亭均能识别出4种皴法,以直线型为主,并能配合周边环境,营造出较好的园林意境。留园是四大名园中识别出皴法种类最多的园林,共计5种,并且与建筑、植物、水体相互配合,营造出了四大名园中山意最好的假山。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风景点及风景建筑,佛寺园林是古代城市风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明代北京地区的佛寺园林为例,将826篇佛寺游览写景诗文作为研究材料,探究其中的历史景观认知内容:1)基于扎根理论编码方法,从诗文材料中提取7 566个原始文本节点,并梳理得到包含58类景观要素的11个景观范畴;2)基于Python语言编程与VOSviewer软件分析,获得由不同景观要素组成的6类风景意象;3)结合历史舆图和ArcGIS核密度分析,对每类风景意象的空间分布与景观特征进行解释。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宏观层面理解北京佛寺园林的整体历史风貌特色,并为当代文化遗产的相关实践与研究提供审慎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山阴祁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理论家,其藏书楼澹生堂在中华藏书史上极负盛名,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重视。密园是祁氏营建的越中名园,澹生堂等藏书建筑便位于其中。在对文献材料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密园的营造过程,基于对《密园前后记》内容的梳理,得到具有空间关系和景点类型的示意平面,结合地方研究与文献材料,对密园的位置和范围进行了初步推测,形成相对完善的密园复原平面图,并在此基础上对祁承?造园思想、密园造园意匠与特点进行简析。密园是晚明越中园林的营造范本,其营建见证了越中园亭由少转多、由朴转奢、由简转繁的过程,在晚明江南尤其是越中造园风格转变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晚明江南园林开始兴起使用黄石来叠造假山,明末清初以后,黄石被大量运用到造园中,形成了与太湖石分庭抗礼的局面,这是晚明至清初江南造园的转折中一个细微但重要的变化。梳理其兴起的过程和影响,并从多方面来探究这个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除了石材资源与成本的影响外,晚明造园画意原则引导下叠山技法的变革是主要的原因,其背后还有当时社会审美思潮的推动。 相似文献
9.
公元3世纪时,西方世界就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到了 13世纪末,人文主义在意大利复苏并带来了一场科学与艺术的革命.意大利园林艺术正是在这一浪潮中逐渐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不仅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力量的影响.从新兴资产阶级中脱颖而出的美第奇家族对这种风格的产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 相似文献
10.
11.
杭州飞来峰与中国园林叠石假山(简称叠山)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南宋文献记载中多次出现了皇家园林以"西湖第一山林"飞来峰作为园林叠山的写仿蓝本。在文献不清晰、考古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依靠飞来峰的历史图像整理与分析,从图考园林的角度和方法解读古人眼中的杭州飞来峰视觉形象特征:山体露骨、洞窟玲珑、奇石累累,并不是从字面上认识的置石立峰,而是把飞来峰作为一个整体。结合飞来峰相关文献、实物遗存等资料,探究古人是如何具体参照杭州飞来峰叠山造园,进一步揭示其在中国园林叠山史上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海宁安澜园遗址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考古所于2020年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运用二元证据法,在考古勘查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存世文献和图本的对照研究,对这一清代名园的总体布局结构进行了推断,进而对其造园意匠、理景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考古资料、文献、图本三者在历史园林研究中缺一不可,历史园林应重视历史信息的留存和遗址保护,审慎进行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13.
《环翠堂园景图》是一幅明代徽州长卷版画,清晰刻画出一座私家园林—坐隐园的全貌。以该版画为研究对象,以声景为研究视角,探寻传统园林绘画中的园林声景营造价值。通过画面观察结合诗文资料补充,提炼画卷中园林声景的声音要素,分析画卷中的坐隐园声景类型,总结画卷中传统园林"声色"风景营造在选址、时间维度、声景联想等方面的特征。研究得出:从传统园林绘画中可有效地提炼声景的构成要素,有助于深入理解传统园林的声景营造思想与特征,表明园林绘画在声景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