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我国历史上,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也就是“一日二餐制”。对此,古籍《墨子·杂守》里,作了这样反映性的记载:将士每天食两餐.且食量分为五等。据《睡虎地秦墓竹简·仓》中记载:当时修墙筑垒的民工早饭半斗粮(秦一斗约合二升),晚饭三分之一斗:士兵早、晚饭为三分之一斗,均为两餐。 古代的“一日两餐”是相当讲究的,据《论语·乡党》里记载。防子曾说:“不时,不食”:“食不言,寝不言”:“席不正,不坐”等。在秦汉以前,人们对一日两餐是这样理解的,只要吃过两顿饭,这一天的时光就算打发过去了。一日两餐的时…  相似文献   

2.
舍命一吃     
能在岁月滔滔不息的流逝中沉淀下来的总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我,难忘舍命一吃的故事。 按说,吃对一个人来说是很快慰的事。它一可以充肠胃,解饥饿;二可以满足口福,细品佳肴。那舍命一吃,从何谈起呢? 1968年,我大学毕业由哈尔滨分配到黑龙江省拜尔县连远的长荣公社做中学教师。北方农村有“猫冬”的习惯,一打完场,农民在农事上就没什么事了。由于没什么事干,农忙时的三顿饭就变成了两顿饭,农村随着农民转,机关、教育、卫生等部门亦如此。在大学吃惯了三顿饭,一下子变成了两顿,胃肠颇感不适应。不到吃饭钟点,肚子便饿得咕咕…  相似文献   

3.
我们一日三餐,一辈子要吃数万顿饭,吃什么,怎么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身体情况。那么,饮食习惯到底是如何决定我们的健康状况呢?狼吞虎咽——速食型吃饭效率很高,经常口口爆满,无论何时何地就餐,通常都比别人先吃完。饿了可以边走边吃,有什么吃什么,完全不挑食。  相似文献   

4.
荷兰人的吃饭方式不同于英、美。他们习惯于每天只吃一顿热食,农民家庭或许在中午吃这顿热饭,而其它家庭则在黄昏时吃。按照习惯,常常在吃这顿饭之间喝上一小杯荷兰酒,一般总是喝冰镇的;妇女则喝不太浓的白葡萄酒。这顿热饭总是以上等汤开始,有时经常放些肉丸子或面条,生活条件好的家庭可能再来个葡  相似文献   

5.
居住在东北松花江流域的满族,有着自己的民间风味美食——黏食,如大黄米焖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撒糕、打糕、苏叶饽饽等。以前关东的满族人,居无庐,常常傍山建一穴,一半深入地下,叫地窨子,也叫地窝棚。夏天时,逐水而居,冬天就到地窝棚来猫冬。一般是每天只吃两顿饭,早上太阳升起吃过早饭去打猎,而到了晚上无论多晚都不猎不归。据说正是因为满族人习惯了这种渔猎劳作的方式,才决定了大家普遍喜欢吃黏食的习俗——因为黏食更耐饿。  相似文献   

6.
人们的饮食习惯为何是“一日三餐”,并且还有“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说法?怎样安排好一日三餐才算科学、符合膳食营养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7.
女儿没出生前,我就见过了身边有些小孩要么胃口非常差,吃饭成了大难题;要么吃饭习惯非常不好,一顿饭要花好长的时间去喂,要么极度挑食……当时我就想,等自己有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激发和保持宝宝对吃的食欲和兴趣,让他形成比较良好的吃饭习惯。毕竞吃为生活的根基,如果对吃都没欲望,那真的是一件麻烦事。  相似文献   

8.
表妹和表妹夫都是“海归”,两人曾在国外生活近十年,如今回国了,吃西餐的习惯也带回来了。表妹常持这样的道理,中餐要煎炒烹炸,又是油又是烟的很不卫生。表妹夫更是不下厨房的大男子主义。她们一家三口的一日三餐能吃西餐的绝不吃中餐,偶尔吃一次中餐还是有人请。这样一来,我们表兄妹几家人从不会选择在表妹家聚餐。当初,  相似文献   

9.
题记:我们的食物链已经开始毒迹斑斑。如今面对再寻常不过的一日三餐,人们越来越没有信心,也越来越无奈于这样一个疑问: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  相似文献   

10.
荷兰人的吃饭方式不同于英、美.他们习惯于每天只吃一顿热食,农民家庭或许在中午吃这顿热饭.而其它家庭则在黄昏时吃.按照习惯,常常在吃这顿饭之前喝上一小杯荷兰酒,一般总是喝冰镇的;妇女则喝不太浓的白葡萄酒.这顿热饭总是以上菜汤开始,有时汤里放些肉丸子或面条.生活条件好的家庭可能再来个葡萄柚、茄汁对虾,或者应时当令的盐烤生鲱鱼.但这不是每天都有,除非有人来作客.诸如熏鳗鱼之类的佳肴,只有在庆祝活动或宴会上才见得到.  相似文献   

11.
教你怎么吃     
现代生活不仅对人们按部就班的传统生活习惯提出挑战,同时也对现代生活的一日三餐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应成为一个值得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以下是营养专家对我们的饮食忠告: 没空吃早餐吃什么? 不吃早餐易得慢性胃炎、胃溃疡、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另有报道说,养成吃早餐的习惯有助于事业成  相似文献   

12.
正荷兰人习惯于每天吃一顿热饭,农民一般中午吃,其他家庭则把热饭安排在黄昏,饭前人们要喝上一杯冰镇的酒。这顿饭总是从上菜汤开始,然后上茄汁对虾、鲱鱼之类。早午餐主食多为面包,配以冷肉、熏排骨、罐头鱼、奶酪、果酱。早餐饮茶,午餐喝咖啡加奶或凉牛奶。甜食有牛奶蛋糊、炖水果加奶油、薄饼或苹果馅饼。埃及人煮饭一般是先放4碗水和4汤匙植物油和盐放在锅中煮沸,再放入淘洗过的大米,旺火煮开后用文火烧。西班牙人爱吃鸡饭。他们先将带骨鸡肉煮汤,再炒熟这些鸡骨肉,加入米  相似文献   

13.
一位老人,95岁了,还在照顾自己80多岁生病的儿子。这一事件被报道后,引起人们广泛同情。有人组织了募捐活动,想从经济上帮助老人。当把10万块钱交给老人时,没想到老人却拒绝,她说:“我一分钱也不要,有了钱就吃得好了,对健康不利。我们每天只吃两顿饭,所以才长寿呢,我们不要钱”。  相似文献   

14.
李惠明 《饮食科学》2005,(12):19-19
一日三餐是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饮食习惯,“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把人体一日内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合理地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去,这样才能适应人体的生理状况和工作、学习的需要。可有些家庭、有些人偏偏不能将一日三餐坚持到底.总以为少吃一顿没什么大不了的,结果呢?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都是一日三餐。东西方的文化与食品虽然差别很大,但从一日二餐过渡到一日三餐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一日三餐的进食习惯,这已如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一样被视为“定律”,似乎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日益加快的现代化生活的节奏、食品科技的新发展、时辰生物学与营养学的最新研究,已经促使人们不得不考虑一日三餐的改革,向一日四餐、五餐或多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合理的饮食包括食物的调配,进食的规律,饮食量度等几个方面,请你做完以下各项题目,检查你的饮食是否科学合理,如有不合理之处,请尽快纠正。1每日三餐的规律:A基本每日两餐B有时两餐C一日三餐定时2用餐是否过饱A经常较饱B有时较饱C有八分饱的习惯3用餐是否过少A经常过饥B有时过饥C定量4五谷五菜搭配情况A基本不搭配B二餐搭配C一日三餐都调配5饮食是否多样化A基本不多样化B有时多样C经常多样化6是否每天进食乳类食品A一般不吃B一周三至四次C基本天天吃7是否爱吃零食(例如速食或熟食)A基本天天吃B有时…  相似文献   

17.
伊朗 《烹调知识》2014,(9):26-27
正中美两国人民的饮食习惯的差异是由两国文化、风俗、氛围、历史内涵、营养价值观和经济条件等不同的因素造成的,如果能够从下面这些不同之处发现问题,客观地取长补短,将会更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美国人喜欢一日多餐,每餐适量;而中国人传统习惯一日三餐,每餐食量都较大,且现已开始有不食早餐的风气。无疑少食多餐会比一日三餐、二餐科学,特别是不食早餐更易患胆石症。.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美国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一日三餐,有一句西方谚语是这样说的:“早餐要吃得像国王,午餐要吃得像王子,晚餐要吃得像乞丐。”在中国.关于一日三餐也有三句话的古训.就是:“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  相似文献   

19.
正在陕西关中地区,几乎没有人不爱吃辣椒的,城里有爱吃,乡里有爱吃,男人爱吃,女人爱吃,大人爱吃,小孩亦爱吃。就连刚学会走路的幼儿,手里拿半个热蒸馍,也要用辣子抹得红彤彤的。关中人吃辣椒,不是可吃可不吃,而是经常要吃。上顿饭吃,下顿饭吃,见天吃,一年四季吃。  相似文献   

20.
食物的烙印     
老猫 《食品指南》2009,(7):94-95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标志,食物就是标志之一。把各个年代的流行食品排列一遍,就会发现,人的口味是在变化的。在秦汉以前,食物与生产力有关。而汉唐以后,则与和其它民族的交流有关。换句话说,以前是求品种,能搞到什么吃什么,后来是求变化,吃也就成了时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