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以文物建筑保护为核心理念的清华大礼堂改造项目设计及实施过程,在对建筑现状进行细致勘察和评估、鉴定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并全面提升其文物价值;在完整保持建筑室内外原有风貌前提下,采用适当的修缮和改造技术手段,满足现代校园观演建筑多功能需求。并针对改造前面临的适应当代观演需求、解决世纪声学难题、实现文物整旧如旧三大挑战,从保护中设计观演空间、夹缝中矫正厅堂音质以及复原中修缮建筑残损3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改造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2.
左琰 《时代建筑》2007,(3):100-105
文章对同济大学大礼堂保护性改造项目作了深入的分析,以建筑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详细阐述改造中所涉及的保护、更新和扩建3方面的策略和技术运用,并从项目中引发了关于保护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清华大学科学馆"保护性更新"的历史沿革、工程概况、调研检测鉴定、研究论证等内容,阐述了保护、加固、更新与修复的理念、对策及技术措施,以及对近代文物建筑功能更新等方面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线索,阐述了新时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教育的状况,主要包括:从"体形环境"思想到"人居环境科学"、从学科体系到学院架构、"四位一体"与教学体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对清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综合评述。针对以Studio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介绍了三个系列Studio的课程内容,对设计课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课程选题和组织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6.
程晓喜 《华中建筑》2006,24(2):65-69
该文介绍、评析了关肇邺先生新近设计的清华大学化学馆新馆。虽然这只是一座校园小建筑,但集中反映了建筑师对环境的尊重,对时代精神的定位,对人文的关怀以及对经济性和细节完美的平衡等建筑理念。作者也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于当前高、大、新奇、华丽等建筑风尚的反思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各种校园建筑的简短回顾,本文特别指出各种不同程度的围合空间─-由牛津、剑桥到耶鲁、普林斯顿及以后的许多例证─-所产生的安宁、亲切、学术气氛及其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作者在为清华大学设计的理学院建筑群中,根据原有建筑环境条件,做了具有清华特色的校园建筑形象。  相似文献   

8.
申晨 《南方建筑》2013,(4):43-46
校园开敞空间是营造优质校园环境、塑造整体校园形象的重要要素,是校园最具活力和象征精神的场所。但我国校园规划中普遍存在着开敞空间缺失、形式单调以及对校园自身人文精神和历史文脉承接不足等问题。本文依托开敞空间的基本概念理论,结合清华大学校园开敞空间的组织设计,总结出其类型特征,以期对校园开敞空间的规划提供一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9.
左琰 《时代建筑》2001,(4):38-41
本文介绍了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改建的背景,目的和方式,回顾和分析了改建过程中对礼堂旧结构和外部环境的整修所面临的功能和技术难点,探讨了旧建筑改造中新结合的突破与尝试。  相似文献   

10.
袁烽  姚震 《建筑学报》2007,(6):80-84
详细介绍了礼堂保护性改造和功能重塑的工程背景、基本理念、设计过程及节能处理等内容,阐述了保护改建的逻辑和设计对策,以及历史建筑更新与再利用等方面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严雨  王丽方 《风景园林》2018,25(3):53-58
建筑和庭院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建筑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以清华大学八家附小建筑与庭院设计为例进行研究,提出建筑与庭院"共舞"的理念,总结了形成庭院格局的3种设计模式和庭院的3种设计模式。试图创造建筑和庭院"共舞"的校园环境,探寻其连续而整体的、丰富而多层次的美,是本设计与研究的努力目标。  相似文献   

12.
清华建筑教育在1946年创建伊始即被赋予了国际化特点,在此后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建筑专业帅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面向世界的建筑学术思想、面向世界的建筑学科发展、面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平台和面向世界的英文建筑教育等方面不断拓展,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明确"立足人居环境,探索中国特色,跻身世界一流"的...  相似文献   

13.
发展了历史改善了环境--清华大学理学院设计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恽爽 《华中建筑》2000,18(1):37-42
文章通过大量的调研以及对设计者的访谈,对新近落成的清华大学理学院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理学院的总体规划布局、功能、风格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常湘琦  朱育帆 《风景园林》2019,26(S2):35-40
就目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开设背景、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团队等基本概况进行了介绍,并从教学模式、教师团队、研究主题等方面详述了从2005年设置课程至今的3个发展脉络,分别是2005年的起步阶段,2006—2010年的探索阶段以及2011年至今的国际交流阶段。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至今具有四大特色,即选题的前沿性与复杂性、课程组织的国际化、打通业界边界与学制壁垒、关注设计逻辑与课程内外的完整性。最后,从新的环境新挑战、巩固中国本土性、风景园林师面对的新的世界议题几个层面展望了风景园林设计教育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通过清华大学专家公寓的设计研究,从项目地域特征及场所精神的体现、使用者行为模式分析研究及“以人为本”在设计细节中的体现、尊重环境及可持续性发展这几个层面上论述了项目设计的独到之处,阐明了该设计是对校园居住建筑精神载体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生态办公建筑的有效实践--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是根据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设计建造的综合型办公建筑,是一次生态建筑设计的有效实践.重点介绍了该楼的设计理念、设计策略及建成之后实际检测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清华大学西阶教室的改造与重建设计为例,对城市设计中保护与更新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维护集体记忆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使用后评估(post-ocupancy evaluation)是依据建筑性能标准对建筑环境进行评价与分析的操作。后评估以建筑使用者及其需求作为评价标准和依据,以期从评价中获取信息和经验为未来创造更好的建筑提供有益的借鉴。就当今建筑设计实践的全过程而言,使用后评估是建筑设计程序中的又一个重要的因素, 它的操作和研究使建成环境和设施更加完善,使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和合理。使用后评估分为三个层次,它们是指示性后评估、评价性后评估和诊断性后评估。本文通过对使用后评估理论的梳理,针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学楼进行后评估,将后评估理论进行了实际程序的操作,为我国建筑环境后评估提供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9.
清华校训与通才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梁启超先生提出以“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作为清华校训。从此 ,这一校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自强不息 ,朝着品学兼优的方向发展。在“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的通才教育思想指导下 ,清华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今天我们通过对清华校训及清华教育宗旨的进一步领悟 ,来探讨通才教育的真谛 ,探讨今天大学及大学教育的真正意义 ,无疑有助于我们搞好高等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20.
金跃 《暖通空调》2007,37(6):73-75
介绍了作为中、意两国环保及节能合作示范工程的清华大学环境能源楼的建筑围护结构、能源系统、空调系统设计理念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