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SAS软件中的响应曲面试验设计,研究了盐浓度、水分活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糖浓度等环境因子对发酵香肠在发酵成熟过程中乳酸细菌变化的影响,确定了有显著性影响的环境因子,建立了科学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发酵香肠的生产条件,最佳参数是:食盐6.1%,水分活度0.932,发酵温度14.6℃,发酵时间21d,白砂糖2.3%。  相似文献   

2.
用SAS软件中的响应曲面试验设计,研究了盐浓度、水分活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糖浓度等环境因子对发酵香肠在发酵成熟过程中乳酸细菌变化的影响,确定了有显著性影响的环境因子,建立了科学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发酵香肠的生产条件,最佳参数是:食盐6.1%,水分活度0.932,发酵温度14.6℃,发酵时间21d,白砂糖2.3%。  相似文献   

3.
发酵香肠发酵过程中工艺优化及微生物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AS9.0中的响应曲面试验设计,研究了盐浓度、水分活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糖浓度等环境因子对发酵香肠发酵过程中的细菌总数、乳酸细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的影响,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发酵香肠的生产工艺,最佳参数是:食盐5%,水分活度0.95,发酵温度14℃,发酵时间20d,白砂糖2%。并对最佳工艺发酵20d的产品、发酵30d的产品与传统工艺发酵30d的产品进行了感官鉴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新工艺可行。并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了预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发酵香肠中红曲米替代亚硝酸盐的最适添加量及有效缩短发酵香肠成熟时间的加工工艺,采用Design-expert中的响应曲面法对强化高温风干成熟红曲米发酵香肠过程中的三个主要因素即强化高温温度、红曲米添加量与成熟时间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强化高温风干成熟工艺能有效地缩短香肠成熟时间,并且最佳工艺条件为成熟温度27℃、红曲米添加量1.6g/kg,高温成熟20d。在此条件下加工出的香肠游离氨基酸总量和感官评分较高,实验结果与模型拟合的预测值拟合良好,说明优化出的回归方程对于生产实际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筛选、鉴定和表征在不同发酵香肠中出现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通过测定所筛选菌的蛋白质水解能力、脂肪水解能力、在胆汁中存活能力、对抗生素敏感性和产细菌素实验,筛选出具有优势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6.
发酵香肠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对四种中式发酵香肠在成熟过程中的菌相变化以及理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乳酸菌是发酵香肠成熟过程中的优势菌,乳酸菌在第7天达到了最大值108cfu/ml以上,在成熟干燥的后期,乳酸菌呈下降的趋势;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在发酵香肠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与乳酸菌很相似,在发酵阶段或灌肠后的一周内达到了最大值,但其数量远远低于乳酸菌,在成熟时期开始下降,并且下降速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7.
用SAS软件中的响应曲面试验设计,研究了盐浓度、水分活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糖浓度等环境因子对发酵香肠发酵过程中的细菌总数、乳酸细菌和球菌的影响,建立了科学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发酵香肠的生产条件,得到最佳参数是:NaCl:5%;Aw:0.95;发酵成熟温度t:14℃;发酵时间d:20d;Sugar:2%。将最佳工艺条件生产的发酵香肠产品与传统工艺生产的香肠产品进行了感官鉴评,结果显示新工艺发酵20d的产品与传统工艺发酵30d的产品之间,感官鉴评没有显著性差异,新工艺可行。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了预测,结果可靠。此模型有利于发酵香肠发酵过程的控制,提高其安全性,缩短生产周期,同时也是微生物预报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发酵香肠的工艺优化及微生物的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AS软件中的响应曲面试验设计,研究了盐浓度、水分活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糖浓度等环境因子对发酵香肠发酵过程中的细菌总数、乳酸细菌和球菌的影响,建立了科学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发酵香肠的生产条件,得到最佳参数是:盐5%;水分活度0.95;发酵成熟温度14℃;发酵时间20d;糖2%.将最佳工艺条件生产的发酵香肠产品与传统工艺生产的香肠产品进行了感官鉴评,结果显示新工艺发酵20 d的产品与传统工艺发酵30 d的产品之间,感官鉴评没有显著性差异,新工艺可行.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了预测,结果可靠.此模型有利于发酵香肠发酵过程的控制,提高其安全性,缩短生产周期,同时也是微生物预报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香肠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香肠发酵过程中各种理化性质的变化,通过调控其理化特性来控制发酵香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香肠的好坏有很多种评价指标,菌落总数(TVC)是其中的一种。高光谱成像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快速、无损检测食品品质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香肠的菌落总数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研究发现数据集中前四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已达97.65%,已经可以反映出香肠所包含的绝大部分信息。对前四个主成分对应的优化区间采用高斯核函数的SVM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并为了提高回归预测模型的精确度,对模型的c,g参数,进行了遗传算法(GA)、网格搜索算法和粒子群算法(PSO)寻优对比,其中PSO寻优可使回归预测值和真实值的相关系数为0.9777,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0823,能够准确快速的实现香肠菌落总数的预测。除此之外,利用python对回归预测的数据进行可视化,更加直观的显示菌落总数变化,且可以达到实时观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得到优良的发酵肠菌株,从国内外10种传统发酵肠中分离出76种菌,通过溶钙圈筛选、耐受性、抑菌实验和发酵特性实验,最后得到一株特性优良的菌株7-3。该菌株具有较高蛋白酶活性,且能在添加了6g/dL NaCl和150mg/kg NaNO2的MR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的比较,将其鉴定为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本研究得到了发酵特性良好,且耐受性较强的菌种,为肉类发酵剂的制备储备了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红肠不同生产环节、不同环境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国标方法检测红肠各个工序不同环境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 并用统计学软件SSPS处理结果。结果 建立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红肠加工不同环境中菌落总数变化规律的非线性拟合方程为 大肠菌群数变化规律的非线性拟合方程为 结论 本研究对于控制红肠中微生物数量, 保证其安全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干酪乳杆菌和木糖葡萄球菌作为发酵剂对发酵鸭肉香肠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并结合香肠的硬度、弹性、内聚性、粘性和咀嚼性等质构指标分析,确定最佳发酵工艺为:β-环状糊精0.8%,发酵温度25℃,大豆粉添加量2%。在此条件下,发酵鸭肉香肠的感官评分为88.00分,POV值为(0.0969±0.0075)g/100g,TBA值为(0.1073±0.0053)mg/1000g,总抗氧能力测定中,FRAP值为(0.2621±0.0017)mmol/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7.16%±0.15%,香肠的抗氧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依据多项评价指标筛选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强且适用于肉制品发酵的乳酸菌。方法:首先采用添加0.3%Ca CO3的MRS培养基从15份不同产地的农家自制酸菜中筛选乳酸菌,其后以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和肉制品发酵剂所需要求为筛选指标对初筛所得乳酸菌进行复筛,并对其进行菌种的分子鉴定。最后以筛选到的菌株为发酵剂制作单菌株发酵香肠,通过检测香肠在发酵和贮藏期间的Na NO2含量来进一步验证所得菌株的实际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结果:筛选到1株降解亚硝酸盐能力优良(降解率为78.77%)且适于肉制品发酵的乳酸菌菌株,16S r DNA全序列分析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ATCC 53103)。香肠发酵实验结果显示,在发酵结束时香肠的Na NO2含量为12.2 mg/kg,低于国家标准。同时,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证明了此条件下生产的发酵香肠的质量是安全可靠的。结论:鼠李糖乳杆菌能有效降低发酵香肠中的Na NO2含量,可用于开发成用于生产低亚硝酸盐的健康、安全的肉品发酵剂。   相似文献   

15.
从风干肠中分离出的三株乳酸菌发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自然发酵风干肠中分离出的三株乳酸菌的发酵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菌种的耐盐性试验、耐亚硝酸盐试验、生长温度的测定、产酸速率的测定、蛋白质及脂肪降解活性试验、拮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乳酸菌1号菌的耐热性强,可能在烘烤后继续发挥产酸效力,因此不适合作为发酵剂使用;2号菌、3号菌则可在6%的食盐浓度下和0.15g/kg的亚硝酸钠下生长,在65℃以上完全不生长,产酸速度快,不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相互之间无拮抗作用,完全符合肉制品发酵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蔺志颖  张博文  李佳 《中国酿造》2019,38(5):210-214
以椰浆粉为原料,加水复溶后,添加一定量的白砂糖,通过复合乳酸菌发酵研制具有椰奶香味及发酵特有香味的椰浆蛋白发 酵饮料,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确定椰浆蛋白发酵饮料的最优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椰浆蛋白发酵饮料的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 1.00‰、发酵时间20 h、白砂糖添加量4.0%。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饮料含特有的椰奶香味,质地均匀,口感细腻,酸甜适中,感官评分达9.37分,酸度63 °T,蛋白含量1.1 g/100 mL。  相似文献   

17.
以新鲜马肉及脂肪为原材料,采用混合菌种发酵制备马肉香肠,以总酸含量及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菌种配比。结果表明,最佳菌种配比为汉逊德巴利酵母菌(Debaryomyces hansenii)1808∶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e)21445∶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E11=0.75∶0.75∶0.50(V/V),此优化条件下,发酵马肉香肠的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88.05分,总酸含量为10 g/kg,所得产品发酵风味较好,酸味纯正,安全性高,能够为现阶段马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native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population in nem chua, a popular traditional Vietnamese uncooked fermented sausage. A total of 74 LAB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ir molecular fingerprints were obtained using repetitive-PCR (rep-PCR) and 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ajority of LAB isolates were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67.6%), followed by Pediococcus pentosaceus (21.6%). A minority of LAB (9.5%) were Lactobacillus brevis and Lactobacillus farciminis (1.4%). A large genetic plasticity within the same species was also observed. Both rep-PCR and PFGE methods were found to be acceptable regarding reproducibility and reliability. However,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higher discriminatory power of PFGE compared to rep-PCR, as observed by the higher number of clusters generated (17 and 12 clusters of L. plantarum respectively, seven and six clusters of P. pentosaceus respectively and four and two clusters of L. brevis respectively), and lower percentage of similarity among clusters in PFGE data analysis. These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not a single LAB strain that was found to predominate in the product.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native LAB population in nem chua. As this traditional sausage is fermented naturally or only with back-slop, knowledge about the native LAB population in the produc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microflora that has been active in fermenting the nem chua an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is uncooked sausage.  相似文献   

19.
《食品工业科技》2013,(08):214-218
基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制作芡实发酵奶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柠檬酸添加量为自变量,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及交互作用对芡实发酵奶中乳酸菌浓度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接种量为3.3%,发酵时间为7.4h,发酵温度为40.5℃,柠檬酸添加量为0.16%时乳酸菌浓度最高,在此条件下乳酸菌浓度平均值为1.923×109cfu/mL,与理论预测值1.920×109cfu/mL相比相对误差为1.56%,说明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出的回归方程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