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了履带车辆1/2车体振动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滑移面和滑移模态控制器,得出了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实时控制阻尼力,并对路面激励下滑模控制与最优控制的减振效果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2.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半主动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超  郑坚  吕建刚  张莉 《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3):1201-1205
将磁流变阻尼器应用于履带车辆的悬挂系统中,研究了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电流下的力学特性和耗能特性。建立了履带车辆二自由度车体振动模型,提出了基于线性二次型(LQR)最优控制理论的半主动控制算法。对典型沙土路面激励下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的半主动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与被动及开关控制的减振效果进行比较,得出了车体振动加速度、线位移、角加速度和角位移的响应曲线。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对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履带车辆悬挂系统有着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肘内式油气悬挂与传统油气弹簧相比,能够以较小的体积和质量,提供更高的负载能力。将履带车辆肘内式油气悬挂单轮模型与半主动控制相结合,进行了半主动肘内式油气悬挂动态特性分析,提出了基于天棚算法的半主动双环控制策略,外环控制器计算目标阻尼力对应的阀芯位置,内环控制器控制阀芯跟踪目标位置,从而达到改善履带车辆平顺性的目的。探索了Virtual.Lab,AMESim和Matlab之间的集成接口,搭建了机电液耦合系统的联合仿真虚拟试验平台,并在该平台对控制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肘内式油气悬挂半主动性能显著优于被动悬挂。  相似文献   

4.
介绍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挂振动实验台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论述了对振动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软硬件实现方案。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工作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5.
履带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挂系统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磁流变阻尼器这种智能阻尼减振装置应用于车辆悬挂系统中,构成了新型的半主动悬挂系统。建立了1/2车体动力学动模型。研究了瞬时最优控制(IOC)和经典线性最优控制(COC)两种控制算法及其实现问题。通过对某型履带车辆在典型沙土路面激励下的振动响应进行仿真,得出了不同控制策略下车体的响应情况。比较分析表明,两种控制策略下磁流变半主动悬挂系统都有着较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军  郑坚  吕建刚  熊超 《机械工程师》2006,(10):119-121
将磁流变阻尼器应用于半主动悬挂系统。建立了基于磁流变半主动悬挂系统的二自由度1/2车体的履带车辆振动模型。应用LQR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履带车辆半主动控制策略,并在振动实验台上进行了半主动控制实验,模拟了车辆通过正弦路面的情形,结果表明,应用该控制策略能得到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7.
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磁流变液减振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猛  吕建刚  张进秋 《机械设计》2004,21(12):52-55
履带车辆被动式悬挂系统的设计是在某一确定的常用车速和地表形状下,确定系统的弹簧刚度和阻尼系数等基本参数以达到其工作性能的最佳化,对工况的适应性较差。建立在减振器基本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磁流变液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挂系统,可以使车辆在各种工况下都保持其耗能减振性能的最优化。通过理论分析,这种叶片式MRF减振器提供的阻尼力可完全替代原减振器,并具有更优良的控制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高速列车横向悬挂控制方式及半主动减振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列车横向悬挂方式的分析和比较,阐明了我国高速列车横向悬挂系统采用半主动悬挂控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高速列车横向半主动悬挂控制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并进一步给出了用于实现此控制方法的半主动减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某履带车辆ADAMS整车模型。搭建了控制算法MATLAB与实体模型ADAMS之间的联合仿真接口。提出了采用模糊控制器调整PID调节器参数实现基于ADAMS建模的整车半主动悬挂控制策略。用动行程及其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通过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动态调整PID调节器的参数,形成了车辆半主动悬挂自适应控制系统。仿真研究表明,该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协调加速度和动行程在不同频段的矛盾,明显改善履带车辆行驶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以加速度作为路面激励输入信号,且考虑非悬置质量的履带车辆二自由度二分之一车辆力学模型,选定状态变量,推导出悬挂系统状态方程和振动微分方程。基于线性二次型(LQR)最优控制理论的主动控制算法得出最优控制力,依据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限界Hrovat控制算法追踪最优控制力,实现悬挂系统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对典型正弦路面激励下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的主动、半主动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并与被动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力学模型可信,算法能很好控制车体位移和加速度。  相似文献   

11.
汽车油气悬挂系统数学模型与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汽车油气悬挂系统的结构形式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悬挂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应用Matlab软件编制了计算机仿真程序,可以模拟得到在不同激励作用下油气悬挂系统的性能曲线,并进行了油气悬挂系统性能的试验研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数学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磁流变阻尼的一种改进型半主动控制汽车悬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磁流变阻尼器作为汽车悬架的阻尼器,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半产动控制策略在确定性激励和随机激励下的运行效果,为了便于比较,还研究了被动控制、半主动on-off控制和主动控制悬架的运行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半主动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很好,使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显著提高,对安全性和稳定性并无明显地影响,由于磁流变阻尼的优良特性,使得该控制策略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半主动悬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半主动悬架系统的随机振动信号再现和平顺性的试验问题,建立了室内模拟试验系统,并根据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连续模糊控制策略,对物理模型的试验结果表明了试验系统的合理性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履带车辆悬挂系统主动控制的力学模型并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通过极点配置法对采用主动控制的履带车辆悬挂系统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采用被动悬挂系统相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了主动控制悬挂系统的车身振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车辆半主动悬架的1/4车辆模型,研究中主要以车身垂直加速度为主要控制目标。在仿真研究阶段,以白噪声、正弦渡和锯齿波为路面激励;与被动悬架进行对比分析了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车轮动载荷三项指标,通过对振动响应量的均方根值分析,可以得出半主动悬架优于被动悬架,其中神经网络控制效果最好,表明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策略应用于丰主动悬架控制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变论域方法对经典模糊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悬架阻尼力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根据悬架阻尼控制力与磁流变阻尼器输出阻尼力的力误差,设计了磁流变阻尼器驱动电流控制方法。由汽车结构振动模糊控制子系统和磁流变阻尼器驱动电流控制子系统构建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器,用模糊集语言赋值系数反映了悬架伸张行程和压缩行程不对称阻尼控制力的关系。利用二自由度车辆振动系统简化模型和磁流变阻尼器简化力学模型及其参数,确定了控制器结构及其参数。研究结果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建立汽车的1/4车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利用模糊控制工具箱设计了用于汽车半主动悬架的模糊控制器,通过应用MATLAB/Simulink对比仿真,结果显示传统的被动悬架在行驶平顺性方面不如使用模糊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应用模糊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自由度车辆模型的主动悬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模型频域特性的分析,研究了发动机及前后座椅对车辆模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自由度车辆模型,基于该模型应用LQ理论对主动悬架的控制器进行设计,对基于不同车辆模型设计的不同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种较理想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