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伟 《中国园林》2024,40(6):117-123
分水墩是一种古代江南地区人工堆筑的水利设施,常 位于河道交汇处的水中央。其既有导航、阻水、分水等实用功 能,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人居观念等人文信 息,是一种水利遗产和景观遗产。基于田野调查、社会访谈、 历史文献检索和历史影像考证,分析分水墩遗迹的总体建置沿 革、空间分布、文化内涵和理景理念、理景特征。得出分水墩 理景擅于使用巧营人文节点的点景方式,融合“临近远借、登 高远眺”的借景和造景手段,营造出“捍控水脉、耸秀中流、 豁目开襟、聚景凝萃”的理景特征。这种将实用功能与景观创 造融为一体的营建方式,体现了江南水利遗产特殊的理景智慧 和赓续传统,折射出古人统筹全域环境,以点睛关键地段,提 振人居聚落整体景观格局的全局理景思维。这是对中国景观遗 产研究对象的一次补充完善,对认识和研究水利遗产中包含的 传统风景园林理景理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郭明友 《风景园林》2018,25(8):106-109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传统园林理景设计,有人说其步移景异、千变万化,也有人认为其大同小异、千篇一律,两种认知差异巨大。研究发现,经典的传统园林理景设计都是局部流动性与整体一致性高度融合的;流动性设计使园林造景富有变化和韵律,整体性设计使园林空间具有完整而独特的审美主题,二者相辅相成;只有深入理解传统园林的景境设计方法,才能更准确地解读其艺术审美特色与文化价值,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古代的大量组景序列实例的研究,表明了中国传统景观感知体验模式的现代性,这一传统所记录的不仅是直接视觉所反映的景观,而且是具有历史纵深引用的场景,它同时也是来自多种感官体验的景观感知,很多实例中的题名通过与特殊的季节、气候、节日、事件相关联,从而强调了景观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和景观体验的时效性.组景序列往往用诗意的隐喻指出了体验的方式和延续性的时间深度、身体多种感官的参与等现象学景观研究焦点,甚至涉及历史景观遗产的欣赏保护.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杭州因西湖而名,靠钱江而拓,依运河而兴。运河的开凿、改线、通埠见证了杭州这座大运河最南端终点城市的兴衰演变。自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杭州市开展大运河杭州段遗产保护规划工作,为后申遗时代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建章立制。但现有遗产保护范围仅涵盖大运河体系的一些核心段落和聚落,面向抓关键、保底线、重管理的遗产保护模  相似文献   

5.
避暑山庄水系梳理自然连贯,现今的湖体在建园之初时曾是武烈河水道东移后的沼泽地,后经人工开挖,导武烈河水入园,借调蓄之水造景,以湖吐纳,形成了以水域为主体,水利工程为依托的自然山水园。结合传统水文化思想梳理避暑山庄水系的发展与历史变迁,从选址和水形两方面对避暑山庄水系“疏源引水”“得景随形”的理水方法进行分析解读,为水系遗产景观的研究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避暑山庄水系梳理自然连贯,现今的湖体在建园之初时曾是武烈河水道东移后的沼泽地,后经人工开挖,导武烈河水入园,借调蓄之水造景,以湖吐纳,形成了以水域为主体,水利工程为依托的自然山水园。结合传统水文化思想梳理避暑山庄水系的发展与历史变迁,从选址和水形两方面对避暑山庄水系“疏源引水”“得景随形”的理水方法进行分析解读,为水系遗产景观的研究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围绕大型公共设施与现代城市景观,阐述了当今城市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城市与景观的关系等引发问题的根源。进一步举例分析阐述了大型城市公共设施与城市现代景观的建设的利与弊,提出将景观及其规划控制作为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与制约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刘珂秀  刘滨谊 《中国园林》2020,36(10):35-39
以文化遗产景观"记忆"为线索,探讨文化遗产景观保护的设计应用与方法。提出阐述了文化景观"记忆三元素"及其在文化遗产景观感受中的关键作用:1)人类活动的文化历史记忆;2)自然生态的环境变迁记忆;3)景观营造的文化景观实体空间风貌记忆。基于现代景观的开放性和参与性,以2个文化景观遗产设计实践为案例,从人的景观感受出发,分析探讨了文化遗产景观感受与记忆的因果关系,阐述了"记忆三元素"作为人、场所和城市之间互动的一种联系,而成为三者交流的共同"语言",及其三元耦合、主客互动关系。基本结论:"记忆"是一种物质文化资源和社会文化实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现历史、现实和未来脉络;"记忆"强化了人与场所之间的互动、场所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文明历史的延续;基于记忆的城市文化遗产景观设计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大运河漕运通过内港码头与沿线城市对接,促进了内港码头所在城市片区的商业繁荣,形成了以水为中心的具有独特景观风貌的城市区域。时至今日,这些在水利基础设施带动下繁盛的区域,虽失去了水运交通功能,但其景观格局仍然保留,在功能转换之后,依然是城市区域繁荣的媒介。依据运河与城市的相对位置关系,将大运河影响下的内港码头片区分为三大类:内港码头在城市内部、城市边缘和城市外部,并分别选取北京什刹海片区、苏州阊门片区和聊城古城东部运河片区为典型案例,探讨依托于古代大运河的城市内港码头片区景观的形成演变过程,揭示出以水为载体的历史景观结构随着时间变化在地区发展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规划为例分析、探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在校园规划中的运用,结合基地特色和大学特性,以理水"纳百川",以生态"参天地",来探索我国大学校园规划的生态范式。  相似文献   

11.
陈伟  朱娟丽 《浙江建筑》2012,29(5):1-4,17
为在2014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杭州段进行了景观提升工程。其中包括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历史街区及建筑、桥下空间利用、驳岸、沿岸绿化提升等重要节点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2.
通州运河城市段作为京杭古运河的终点和新北京城市发展重地,其景观设计直接影响城市区域发展,"大景观"的理念在此项目中得到实践和体现,景观设计师通过运河两岸滨水空间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直接参与主导了城市的区域规划设计,并运用了尊重地方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3.
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景观规划从城市整体设计出发,将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有机融合,把京杭大运河环境整治与城市发展的功能延伸相衔接,合理地进行景观规划及空间形态的设计,形成既具有个性特征又不失地域文脉关联的无锡城市滨水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14.
该文基于台儿庄地区古运河遗产村落现存茅草屋的调研,通过对民居原型的历史追寻、院落形制的考察,以及与国内现存茅草屋的比较等纵横向的研究,科学探析了茅草屋内在的价值,即古运河遗产村落现存的茅草屋建筑具有穴居的历史印记,完整的保存并再现了穴居演变的重要一环节,其院落形制具有合院与井厅混合交叉的特色,同时,现存茅草屋建筑丰富了我国传统民居类型.彰显了回、汉族文化的交融与渗透,洋溢出浓郁的古运河与大战文化.  相似文献   

15.
大运河文化遗产是个由河道遗产、水源遗产、水利工程遗产、航运工程遗产、相关建构筑物遗产以及遗产环境组成的遗产簇群.将分散的遗产单体通过一个清晰有序的解说系统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文化遗产在保护基础上进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大运河江苏淮安段明清清口枢纽解说系统从解说受众、解说实体和解说媒介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大运河文化遗产解说系统的构建方法,紧密围绕运河核心故事制定解说主题,将单个分散的遗产信息向受众进行系统性阐述;基于使用人群活动规律和遗产分布特征设置解说线路和解说设施,串联所有单个遗产点形成解说网络,解说主题、解说线路和解说设施三者共同组成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解说系统.  相似文献   

16.
大运河(主要是江南运河段)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各历史时期工业发展在运河沿线遗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在目前运河工业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改造的压力下,通过建立“工业遗产廊道”以实现大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大运河工业遗产的类型与分布概况,以及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原理,即运河工业遗产与运河的三种关系:“功能相关”、“空间相关”和“历史相关”。接着对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范围与层次,以及规划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的中国大运河申遗及为此开展的保护规划是一次文化盛事,笔者从《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第一阶段编制要求》起参与这一过程。如今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已落下帷幕,申遗工作也进入冲刺阶段。本研究总结了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中的核心技术特点,对已有成果的回顾性思考和分析,有利于为今后相关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岩安 《城市住宅》2016,(12):66-71
正对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梳理,结合实地调查,对大运河森林公园的植物造景特色进行分析总结,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善建议,为森林公园的植物造景提供借鉴,也为其他研究提供参考。1研究背景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环境遭到破坏,绿植面积逐渐减少。正因如此,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9.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其悠久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大运河(山东段)现有文化遗产类型极其丰富,类型和层次呈现多元化,在中国线性文化遗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为例,列举此段相关文化遗产,并探讨对京杭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合理的保护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