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景观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景观的价值,目的在于开发、利用和保护景观.识别与评价能够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景观资源,防止景观的破坏或影响,以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景观评价首先要求识别景观资源,识别具有保护意义的景观;然后评价景观影响,评价景观的价值.景观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有经济价值,即景观的可利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植物园的功能和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和拓展。该文从历史沿革、景观资源及基础条件对厦门植物园进行分析,介绍其生态科普、历史人文、自然资源和休闲健身四个类型的景观营造等,以现代植物园为规划设计目标进行创新,以实现科学性、景观性、教育性的统一性为目标来营造不同类型的景观,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庆费  夏檑  田旗  郑思俊 《园林》2010,(12):42-47
随着世人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落下帷幕,本刊"走(近)进世博"栏目也圆满地画上了一个句号。从2009年5月该栏目设置以来,至今已满20期整。本刊衷心地感谢所有支持本栏目的众多作者、读者,正是你们的共同努力,鼓舞我们一路走来。精彩纷呈的场馆和绿地景观令人难忘。然而,世博园区建设之前的场地是什么样的?原有的绿化景观如何?让人好奇,更令人怀念。为此,本栏目特邀请本刊主编张庆费博士,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结合此前对该区域的绿地和植物资源进行的详尽调查与分析,撰写本文,以餐读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重庆主城区滨江地段鳞次栉比的高层楼盘"围江"而建,严重削弱了城市视线进深,公共景观逐渐成为高档住区的私家花园。本文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提出,滨江景观是一种属于城市空间和城市环境的社会公共资源。滨江景观资源私有化的症结是"政府-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突出表现在滨江土地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居住用地过多占用景观资源良好的地段。改变这一现象最好的手段是建立多元的资源配置决策主体,重塑政府、市场与公众在资源配置决策上的三方关系,通过优化城市滨江地段建设用地分配,控制开发强度与提供多途径的共享渠道三方面内容,保护社会资源的公共性,避免优质景观资源被浪费。  相似文献   

5.
李春玲  余柏椿 《中国园林》2011,27(10):74-77
景观特色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具有结构主义的基本特征.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甚至城市的一个建设单元或多个建设单元,其景观特色都具有2个维度的属性,即景观特色区及该特色区对应的特色级.在此基础上,通过公共参与获取评价数据,并建立数学模型,对景观特色区的评价区内各个评价元的特色级得分进行计算,从而达到对景观特...  相似文献   

6.
韦诺嘉  郑志 《新建筑》2010,(5):94-98
桂林地区作为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的突出代表,其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先从桂林旧城区的景观要素入手,研究其尺度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再对山水环境影响下的桂林旧城区尺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自然山水、绿化对当代城市建筑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城市边缘区的滨河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资源,为边缘区的土地开发提供了“景观先行”“环境先行”的可能性.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加剧,并且大量侵占边缘区滨河空间的背景下,我们要加强对滨河绿地原生性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的保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近20年来滨河绿地的研究方向,指出研究滨河绿地风貌保护问题的必要性.结合边缘区...  相似文献   

8.
玄武湖景观区发展的扩容与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玄武湖景观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从文化、游憩及其时空布局来研究历史文化景观发展策略和方法,研究了玄武湖历史文化景观的演化,论述了玄武湖发展的扩容与开放的方法措施。提出从整合景观空间环境、增加旅游功能、弘扬历史文化意境3个方面的“容量”扩充,以及玄武湖原环湖道路的公园部分免收门票等一系列将玄武湖景观区部分地带面向市民游客开放的规划布局与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9.
面对我国历史文化景观的旅游开发现状,提出以文化游憩为导向的历史文化景观研究方法,提出从文化、游憩及其时空布局来进行历史文化景观发展策划与规划的理论方法,着重论述了文化、景观、游憩的三元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在景观中的物化。以玄武湖景观区总体规划为例,论述了其文化游憩定性、定位、文化景观的发掘及其传统文化的景观物化。  相似文献   

10.
景观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时以群 《中国园林》1997,13(5):32-35
本文从风景园林的基本目的入手,通过分析和研究公众对审美效应与景观资源本身价值的差异,以景观资源价值开发度揭示了公众审美素质和公众对景观资源价值的认识程度,提出了系统综合评价风景园林价值的简易方法和描述模式,从而为深层开发、培育和保护景观资源提出改进措施,亦为动态评价景观资源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库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狭长的地形与复杂的山地环境特征,决定了支线航空有广阔的前景。支线航空运输具有建设投资省、方便快捷、服务半径大等优点,是三峡库区发展旅游的重要基础条件。分析了长江三峡库区航空运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及综合交通发展,提出了支线航空交通的前景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扬  张绍稳 《规划师》2011,27(12):84-88
金沙江中游虎跳峡河段生态与景观保护利用研究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综合运用景观生态评价、战略环境评价等方法,较系统地对河段景观生态要素进行评价,以景观生态功能区划为前提,针对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周期,综合协调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与景观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优化保护和利用河谷生态环境与风景旅游资源,提升景...  相似文献   

13.
帅民曦 《规划师》2008,24(9):48-50
城市内河构成了城市重要的滨水景观空间,对内河的景观改造,是营造城市景观环境的重点。南宁心圩江环境景观规划旨在遵循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通过对定位、场所、形态、风格、技术、绿化等方面问题的解答,构建亚热带地区滨水空间的生态景观和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4.
邵龙  朱逊  赵晓龙 《华中建筑》2010,28(1):175-178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失衡,后工业文化景观资源正在消失,如何以新视野对城市工业文化景观资源进行有效的转换和利用,实现后工业文化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论文以文化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新的工业文化景观分类方式,将工业技术景观从工业建筑景观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对文化景观资源转换过程中的错位竞争、叠加递增和多元协同机制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后工业文化景观资源的转换策略,从而实现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工业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以贸易港区景观的塑造为主线,围绕港口功能和景观二者的关系展开研究。在满足港口生产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港区在空间布局、建筑及设施、交通路线、色彩运用等方面的景观设计方法,建立了现代化贸易港区的景观设计体系,完善了港口规划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余莉  董丽  任爽英 《中国园林》2005,21(6):69-71
对北京主要地区的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统计共16科,19属,33种,2变种.论述了该地区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形态类型及观赏价值,并结合本地资源提出了蕨类植物不同的园林用途,最后分析了蕨类植物在北京地区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7.
传统聚落的营建蕴含着古人建立良好人居环境的智慧,杭嘉湖地区传统聚落作为中国水乡聚落的典型代表,类型丰富、体系完善,其景观特征是经人工梳理自然水系、堆挖土地而形成的,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文章从风景园林学角度出发,借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梳理杭嘉湖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要素,并分析二者对当地聚落形成发展的影响。将区域内的聚落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自然环境与土地利用方式,划分出嘉湖区聚落景观空间的4种典型模式:湖溇圩田型聚落、湖荡圩田型聚落、水网平田型聚落和三角洲平田型聚落,从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解析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机制。以期为我国水网地区传统聚落景观的成因与特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传统聚落景观保护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区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高度融合了中国大地多样且深厚的传统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从省域层面探析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价值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完整性保护。以浙江省57个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人文景源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呈现到浙江省域空间,总结出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和特、一、二级3级人文景源数量的占比特征,以及不同人文景源占比的风景名胜区在浙江省域空间的分布规律,提出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占比与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平原湖泊、政治文化中心、山水游赏活动、宗教活动、军事要隘等因素存在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快速发展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直接性与"建设性"的破坏。在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对于原生态环境,应以保护、利用和改善为原则,使之长久性地利于人、利于自然。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中原油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对油田地下水补给资源进行了深入探讨 ,对油田地下水开采起到了重要意义 ,并对油田供水水源与地下水源的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