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景观生态规划途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目前全世界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通过景观生态规划对生物的栖息地和保护区进行合理的规划,是行之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通过对国外三种景观生态规划途径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将三种途径进行合理的结合,从而实现对生物多样性更加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如今面对如此严重的生物多样性问题,景观生态规划为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10多年来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荒野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的回顾与整理,指出荒野保护包括对荒野地的保护和对不同用地荒野性的保护两个层面。依据荒野的起源可以分为:(1)城市扩张中直接面临对未开发荒野的转化;(2)城市转型中面对棕地(工业用地的退出与转型);(3)废弃地(农田与乡村土地的弃置)的野化;(4)城市收缩中面临人工管理的退出、自然过程的进入等。提出应用野外调研、监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评估的方法,构建景观生态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在不同规划目标体系下,对荒野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规划。虽然中国城乡发展中对生物多样性、荒野保护的认识与制度建设还远远不够,但在城市治理与生产实践中已展开各类实践探索,各个层面决策者保护荒野与生物多样性的主观意愿不断增强,使得基于现场调查与生态评估的景观决策支持系统在荒野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中具有了极大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从允许开展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生物多样性效益后研究,到开展对规划建设前的预研究,到主动进行保护为主的城市发展规划,到生态农业中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主动保护的探索,10年间,荒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因全社会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渐渐深入而越发科学。随着《生物多样性公...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以三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尤其是城市植物的多样性保护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在空间战略中,建立缓冲区、构筑廊道、引入或恢复栖息地被认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对绿地系统规划中《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编制要求,从城市管理角度出发,以绵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例,提出不同空间层面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分别阐述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内涵,并对绿化树种资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同时提出了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与方法,以营造出具备良好城市生态质量的绿色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物多样性治理是实现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环节,中国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仍需采取更有力的治理措施,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系统剖析日本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治理措施,从法律工具、评价工具、规划工具三方面解读其治理工具,从政府力量、企业力量、公众力量三方面解析其参与力量,并以伊丹市为例,详析城市层面的具体做法。总结中国城市生物多样性治理在治理工具、参与力量方面的现状,并进行中日比较,指出国内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对中国城市生物多样性治理的5点启示与建议,即加强法律体系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考核比较机制、完善规划传导机制、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研究成果有助于制定、施行更加科学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治理政策和措施,实现高效治理。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园林绿地植物配植的角度出发,以梧州市园林绿地规划为例,分析园林绿地规划中植物配植体现植物多样性的方法,为城市植物多样性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可简单表述为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及物种的生态复杂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改善城市的人类生存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保护城市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是一项关系城市持续发展的急切任务。实施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任务中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11.
12.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鸟类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种和伞护物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利用MaxEnt模型预测识别滇池沿岸鸟类适宜生境,完成生境制图,并利用最小成本距离模型和电路理论构建及优化鸟类生境网络。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识别环滇池湖滨水陆相交区域为鸟类高适宜区生境,距滇池一级保护区距离与植被覆盖度是影响鸟类生境适宜性的主要因子;2)生境制图结果显示,高适宜区生境以湿地与林地为主,两者占比分别为39.34%和28.67%;3)基于最小成本距离模型构建了滇池沿岸及昆明城市范围内的鸟类生境网络;4)基于电路理论识别了生境网络的生态“夹点”和“障碍点”,改进网络的连通性。研究成果形成鸟类生境识别和网络构建的系统方法,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导致生物栖息地的破碎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利用有效的模型和指标来评估景观连接度并用以构建绿地网络对于栖息地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首先,选用基于图论的连接度指数探讨适宜生物迁徙的绿地建设最优距离阈值,并根据景观连接度评价结果遴选源地斑块;其次,利用最小成本路径模型构建阻力面,采用Linkage Mapper工具确定物种迁徙的潜在连接路径;最后,根据电流密度量化源地斑块与廊道的相对重要程度,识别对物种迁徙至关重要的"夹点"地区,并将模型识别结果与遥感卫星地图以及鸟类丰度的经验观测结果进行对比校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西部绿地生态基底良好,为物种提供主要的栖息地;中部与东部地区绿地斑块破碎化严重,在夹点区域增加城市绿地作为物种迁徙的"垫脚石"十分必要。研究中引入聚焦于物种扩散的电路模型,弥补了城市绿地网络构建方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层面的欠缺,明确了北京市丰台区的生境质量现状与未来绿地网络发展脉络,为区域绿地格局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城市自然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支撑。但快速城镇化发展会对城市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冲击。针对作为首都城乡交界区域的第二绿化隔离地区探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鸟类因其广布性、环境敏感性和易观测等特征,是研究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从综合现状本底调查与保护价值分析入手,通过GIS平台与InVEST模型,综合理论层面模拟结果与鸟类实际观测数据,对研究区域进行生物多样性评估,发现其拥有较好的生态本底,其中鸟类资源尤为丰富,但受到人为干扰较大,生境呈现孤岛化和破碎化的特征。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构建“分级、分区、连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体系,从“核心保护”“提质增绿”“网络连通”3个方面具体落实保护规划内容,旨在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城市绿色空间是承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以其为基
础构建生境网络有助于整合破碎绿地斑块,促进物种交流与迁
徙,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现有生境网络构建过程中存
在依赖单一模型、忽略区域实际物种情况、网络构建的工作路
径尚未统一、输出成果难以与上位规划衔接并在规划层面进行
实践应用等问题。在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工作内容与目标
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境质量分析、地理探测器、最小累积阻
力模型等模型方法,识别区域生境源地和廊道,并在考虑区域
指示物种的基础上补充重要生境节点,构建面向生物多样性保
护的生境网络,系统优化了“源地识别-廊道模拟-节点提取-
网络构建”的网络构建方法;以对接国土空间规划下的绿地系
统专项规划为目标,将生境网络构建结果通过红线比对、绿地
分类匹配等途径,从空间管控角度提出保护措施,实现与绿地
系统规划的有效衔接,构建统一规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工
作路径,以通城县为例验证工作路径的可行性,优化面向生物
多样性保护的生境网络构建方法,为县域绿地系统规划与生物
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物多样性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产物和非物质
利益,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尽管人们在生物多
样性快速消失的压力下意识到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但却
鲜有人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参数化景观设计进行全面探
究。简述城市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国内外不
同类型、不同尺度案例为例,对比其参数化评估与设计模型,
分析参数化设计在城市景观中与生物多样性目标有机结合的途
径和方式。在此基础上探讨面向生物多样性的城市景观设计途
径,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城市生物多样性发
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19.
云林地区百年来以农业产业为发展主轴,衍生出产业地景与生活地景,呈现云林生生不息的文化景观.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将生态取向及因地制宜的土地使用方针,落实在云林县景观规划的策略推动上,通过永续性环境规划来延续云林的农业文化.藉由绿色网络(green network)的概念,提出各项绿色空间(包含自然特征的地区、公共及私人保留土地、配合保存价值的土地和其他受保护的开放空间)的改善策略来加强内部网络联结、规划及管理,让云林地方产业与地方经济在景观改造过程中兼顾社会、经济、生态各种层面下持续发展,使其从自然资源上达到景观宁适的效益.研究模拟针对各种土地使用分区,通过生境面积因子(biotope area factor)检测生态有效度,并运用绿色基础建设的理念,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环境生态服务效能,发展云林县绿色网络,提升云林景观的健康度,在景观规划上提出未来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