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室温形变对钢在渗碳,碳氮共渗,离子渗氮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佟伟平  陶乃镕  王镇波  吕坚  卢柯 《热处理》2007,22(2):11-14,19
通过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技术,在纯铁表面引入大量的塑性变形,导致其表层晶粒细化至纳米量级。随后的气体渗氮试验表明,纳米纯铁的渗氮温度远低于传统粗晶铁的渗氮温度(〉500℃),可降至约300℃,形成ε-Fe2—3N相的临界氮势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5.
研究了稳恒磁场(0T、1T和12T)对纯铁渗碳行为的影响。试验发现,当磁场方向与渗碳表面垂直时,施加强磁场将促进渗碳过程的进行,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这种促进作用增强;当磁场方向与渗碳表面平行时,施加磁场则抑制渗碳过程,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其抑制程度也加强。  相似文献   

6.
7.
研究了C3钢和W6Mo5Cr4V2钢室温形变对合金化渗氮渗速和渗层硬度的影响以及参氮过程中形变试样的回复和再结晶形为。结果表明,渗氮层深度随形变量增加先增后减;渗层硬度随形变量增大而增加;渗氮阻碍渗层形变组织的回复与再结晶。  相似文献   

8.
以纯铁为对象,通过金相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气体渗氮后的组织和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决定纯铁渗氮后组织形态和分布的最关键参数是温度和保温时间,形成的致密连续γ′相和ε相混合层可显著提高表面硬度,达到900 HV0.01以上。渗氮后,纯铁的磁性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下降程度与渗氮组织形态和分布相关。针对飞控伺服作动器中电磁纯铁制件的要求,通过调整渗氮工艺参数,可以满足其磁性能和硬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气体渗氮的计算机控制——一种可行的替代渗碳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渗碳相比,传统的气体渗氮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仍没有得到普及应用,主要原因是控制过程的不完善。一种应用氮势作为基本控制参数的工业化计算机系统,能重复产生特别完善的渗氮处理效果,并可控制白层的脆性,提高使用性能。参阅技术文献可以知道,过去在氮层特性,特别是疲劳特性的认识是不全面的。这篇报告提供了渗氮和渗碳的弯曲疲劳强度、冲击韧度耐磨试验数据。就疲劳特性而言,渗氮层与渗碳层性能相差不大,但渗氮层在冲击强  相似文献   

10.
采用SEM和X射线薄膜掠射装置测定了工业纯针在Fe-N共析温度以上两段高离子渗氮层的组织形态和γ、α两相沿渗层深度的分布。发现对应渗层的亚析成分存在网状分布的γ相并构成富γ相域;带状的α相区与基体邻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先民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多种化学热处理技术,包括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古代钢铁材料的应用,本文根据文献史料和考古成果,综合分析了中国古代钢铁化学热处理技术的状况,并提出一些分析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不锈钢低温渗氮和渗碳(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氏体不锈钢在400℃(750°F)下进行离子渗氮后的渗氮层结构被Ichii命名为S相。关于S相的晶体结构等后来才被研究。对AISI 316钢在低温(450℃、850℃F)和高温(525℃、980℃F)分别渗氮后的光学金相组织示于图1,图中应用的腐蚀剂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等,对规格、尺寸相同的国内、进口电磁工件的表面及截面形貌、相组成、硬度等进行测试分析,根据Fe-N二元相图研究了两种工件的表面处理工艺。结果表明,两种样品的基体均为α纯铁,表面处理后的表面形貌和物相组成基本一致,但国内电磁工件扩散层之外只有一层由γ′-Fe相组成的厚度为8~9μm的白亮化合物层,其显微硬度为323 HV0.05,而进口电磁工件的白亮化合物层与扩散层之间存在一层厚度为12~13μm的过渡层,该过渡层为γ-Fe冷却后形成的屈氏体组织,显微硬度为312 HV0.05。可以推断,国内工件采用了常规低温(低于590℃)渗氮工艺,而进口工件由于渗层更深且存在由屈氏体组织组成的过渡层,其表面处理方法为高于590℃的高温离子渗氮工艺。  相似文献   

14.
表面形变纳米化技术通过外力作用使金属表面发生强烈塑性变形,形成梯度纳米-亚微米结构改性层,此独特的组织结构既能促进氮化过程,又益于形成优异的渗氮层,使金属材料整体综合性能和服役寿命显著提升,在诸多工业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表面形变纳米化因在促进渗氮中的学术和工业应用价值,已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本文较全面地总结了表面形变纳米化对氮化促进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SEM和x射线薄膜掠射装置测定了工业纯铁在Fe-N共析温度以上两段离子渗氮层的组织形态和γ’a两相沿渗层深度的分布。发现对应渗层的亚共析成分区存在网状分布的γ’相并构成富γ’相域;带状的a相区与基体邻接。这两种反常组织是由第二段降温渗氮时γ/a界面反向迁移所致。  相似文献   

16.
预渗碳及渗氮对渗硼,渗铬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叶萍  倪振尧 《金属热处理》1989,(6):39-42,10
  相似文献   

17.
渗氮齿轮与渗碳齿轮的技术及经济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齿轮的强度性能、热处理畸变、工艺路线、制造成本等方面阐述了渗氮齿轮与渗碳齿轮的情况对比,肯定了渗氮齿轮在某些方面的独特优势,总结了渗氮齿轮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19.
20CrMnTi钢渗氮、低温渗碳淬火复合热处理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哈尔宾150040)王滨生孙晓滨NitridingandLowTemperatureCarburizingofSteel20CrMnTiWangBinsheng,SunXiaobin20...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分析、归纳、总结出合适的气体渗氮工艺,指出影响其效果的四要素,即温度、时间、氨分解率、炉压.笔者认为,在温度和氨分解率一定的情况下炉压是决定气体渗氮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