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钎尾用钢30Cr2Ni4MoV的化学成分、生产制造工艺及性能。结果表明,用该钢制作的钎尾,其使用帮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中存在群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和语言模糊不确定性等问题,建立了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Extens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AHP)的尾矿库溃坝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
型。采用可拓区间判断矩阵全面客观地描述了各位专家对该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模糊意见和偏好,利用各位专家与专家组意见的偏差比重确定各位专家的重要性系数,并引入一致性系数[α]和[θ]处理可
拓综合区间判断矩阵R,进而确定指标权重系数[ωj],凸显了各位专家在尾矿库溃坝风险群决策中的不同作用,简化了可拓区间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过程,提高了指标权重的准确性。将建立的尾矿库溃坝风险多级模
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杨家湾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该尾矿库的溃坝风险等级为安全,且坝体失稳和洪水漫顶对该尾矿库的安全影响较大,与杨家湾尾矿库日常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符。该方法有效解
决了尾矿库溃坝风险分析中的权重群决策问题,既避免了专家意见的遗失,又降低了专家主观判断的随意性对评价结果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尾矿库溃坝风险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尾矿库日常安全管控的需求,采用集对分析方法和可拓理论,提出了基于集对可拓侧距关联算法的尾矿库安全态势及其敏感因素分析模型。利用集对分析中的同异反概念和可拓理论中的物元描述方式
,建立了描述尾矿库安全态势的分析系统。考虑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具有“极大型”或“极小型”的特点,以安全等级区间的端点取值最优为原则,建立了基于端点最优的集对可拓侧距关联算法,计算尾矿库安全状
态的同异反参数,确定尾矿库安全综合联系度和指标安全影响联系度。基于集对势的定义,构建了尾矿库安全态势及其敏感因素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尾矿库的集对势和剖析同异反参数的相对大小,较好地反映了尾矿
库安全状态的变化趋势,并系统地分析了各类评价指标对尾矿库安全状态的影响程度,为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控措施提供了工作路径。采用基于集对可拓侧距关联算法的尾矿库安全态势及其敏感因素分析模型,对某尾
矿库的安全状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尾矿库整体安全状态为N2,其集对势为0.57,反映该尾矿库处于良好状态,但其安全状态具有向不安全等级发展的较强趋势;同时,确定影响该尾矿库安全状
态的一级敏感指标为下游坡比 (C22)、堆积容重(C32)和地质条件(C41),其管控力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22 、C32、C41,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大豆粕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物、天麻及其两者的混合物对改善小鼠睡眠功效的影响。以2.5 g/kg·BW·d剂量的豆粕发酵物、天麻和其两者1∶1混合物每日灌胃ICR小鼠,对照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14d后进行直接睡眠试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试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试验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试验,同时记录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用于观察小鼠及其脏器健康程度。试验结果表明,豆粕发酵物、天麻和豆粕发酵物-天麻混合物均有增加小鼠入睡率(P<0.05)的作用,灌胃单一的豆粕发酵物没有明显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的作用,灌胃单一天麻也没有明显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然而,豆粕发酵物与天麻的混合物不仅能显著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P<0.05),还能显著延长小鼠睡眠时间(P<0.01),说明豆粕发酵物具有改善小鼠睡眠功效,并与天麻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6.
Ovum预测到2016年,TD-LTE将占据全部LTE连接数的25%,而Infonetics 2012Q1的报告中则预测,到2016年,按照设备销售收入来算,TDD与FDD的占比接近70%。2012年7月20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香港)宣布与中兴通讯与爱立信合作,在现有FDD LTE网络上引进TD-LTE技术,在香港建设FDD 相似文献
7.
2012年7月20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香港)宣布选择爱立信及中兴通讯在现有的FDDLTE网络上引进TD-LTE技术,在中国香港地区建设FDDLTE及TD-LTE无缝双制式融合网络。中兴负责港岛、九龙等主要商业区域,覆盖超过70%的人口。这是亚太第一个双模LTE网络,也是中国移动第一个正式商用的TD-LTE网络,对全球最大的TD-LTE市场—中国大陆区域具备强烈的示范效应和标杆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三级电焊锚链钢M30的化学成份、生产制造工艺及机械性能。试制结果表明,所试制的电焊锚链钢M30完全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导致的分布不均匀往往会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感测区域产生覆盖空洞或冗余覆盖,严重影响网络性能,因此需要重部署对网络拓扑进行修复。总结和分析近年来重部署相关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首先回顾了三种基础的节点感测模型;再从研究问题、策略设计优化目标和分类方法等三个方面对节点的重部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然后着重针对典型的传感器节点和Sink节点的重部署策略进行分类解释和比较分析;最后讨论强化学习框架下的节点重部署策略和安全监测需求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迁移部署,并指出重部署策略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