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447篇 |
免费 | 11239篇 |
国内免费 | 630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9055篇 |
技术理论 | 6篇 |
综合类 | 9699篇 |
化学工业 | 2436篇 |
金属工艺 | 2377篇 |
机械仪表 | 7315篇 |
建筑科学 | 6606篇 |
矿业工程 | 3571篇 |
能源动力 | 2215篇 |
轻工业 | 3245篇 |
水利工程 | 3053篇 |
石油天然气 | 2042篇 |
武器工业 | 1178篇 |
无线电 | 1278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213篇 |
冶金工业 | 1506篇 |
原子能技术 | 381篇 |
自动化技术 | 303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篇 |
2024年 | 3615篇 |
2023年 | 5392篇 |
2022年 | 6059篇 |
2021年 | 6664篇 |
2020年 | 5589篇 |
2019年 | 4348篇 |
2018年 | 1906篇 |
2017年 | 2100篇 |
2016年 | 2060篇 |
2015年 | 2576篇 |
2014年 | 4479篇 |
2013年 | 3622篇 |
2012年 | 4532篇 |
2011年 | 4751篇 |
2010年 | 4349篇 |
2009年 | 4701篇 |
2008年 | 5335篇 |
2007年 | 4454篇 |
2006年 | 3919篇 |
2005年 | 3840篇 |
2004年 | 3254篇 |
2003年 | 2511篇 |
2002年 | 2000篇 |
2001年 | 1736篇 |
2000年 | 1596篇 |
1999年 | 1314篇 |
1998年 | 1100篇 |
1997年 | 968篇 |
1996年 | 920篇 |
1995年 | 699篇 |
1994年 | 507篇 |
1993年 | 344篇 |
1992年 | 297篇 |
1991年 | 162篇 |
1990年 | 127篇 |
1989年 | 93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9年 | 3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2016年2月16日,美国国会政府问责办(GAO)正式宣布,驳回波音/洛马公司团队的抗议,支持美国空军此前将"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项目"工程与制造发展"(EMD)合同授予诺格公司的决定。2月26日,美国空军正式宣布该机编号为B-21,并发布了首张概念图。此前,美国空军在2015年10月27日宣布授予诺格公司下一代远程轰炸机(下称新远轰)EMD合同。按计划,该机将在2020年前完成首飞,2025年左右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美空军目前计划采购100架生产型,用来替换现役轰炸机,预计2035年至2040年完成交付。 相似文献
42.
43.
朝鲜半岛西海海域是朝韩之间存在分歧最大、背景最复杂的地区。朝韩在这一海域依据各自立场分别设定了区域重合、互不承认的两条海上分界线。美韩划定"北方分界线"(NorthernLimitLine,简写为NLL),朝鲜宣布"海上军事分界线"。正是这两条"看不见的红线",多年来该海域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引发"血雨腥风"。加之美、日等国不断借机插手该海域事务,有关专家预测,未来朝韩海上分界线的纷争可能愈演愈烈,甚至严重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走向。 相似文献
44.
基于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特点,提出了一种运用BP神经网络在毫米波被动探测中计算目标辐射温度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毫米波被动式辐射计目标辐射温度的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较好的拟出目标辐射温度因子的信息曲线及误差曲线,对目标中心的识别具有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对提高制导精度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以用户能源需求类型为导向,自底向上构建区域能源需求结构。首先,按照普惠用能、成本敏感性、质量敏感性、激励响应性和政策保障驱动性对用户用能行为进行了分类分析。根据供应价值链理论,从价值要素分析、价值载体设计、价值实现机制三方面构建了区域能源互联网价值形态研究框架,分析提炼涉及区域能源互联网价值形态研究的科学理论问题及关键技术。最后借鉴系统性思维方法论,建立"阶段-属性-价值"三维评价体系,在泛在连接、互动融合、智能化服务等不同发展阶段讨论了区域能源互联网价值应用场景,为能源云基础设施建设与连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更不要打破自然系统。"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缺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给占用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作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储存、自然渗透、自然 相似文献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