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X65管线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单道次压缩实验,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测定了X65管线钢的动态再结晶曲线,研究了变形条件对其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从而为利用CSP技术生产X65管线钢工艺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两种成分非调质CT80连续油管用钢现场生产板卷工艺组织性能对比,分析了冷却速度、卷取温度、Mo和Nb元素含量等工艺参数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由52℃/s提高到69℃/s后,铁素体形态为针状铁素体,实验钢屈服强度提高25 MPa;抗拉强度提高30 MPa。实验钢在530℃卷取时,组织中出现了3%的珠光体组织,抗拉强度低于性能指标10 MPa。而在400℃卷取时,组织中出现了3%的块状马氏体组织,使得屈服强度低于性能指标20 MPa;抗拉强度提高到690MPa。Mo元素含量提高,促进针状铁素体转变,实验钢淬透性提高,有利于获得M/A岛组织,保证获得高强度低屈强比性能。Nb元素含量提高,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稀土元素在粉末渗硼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地究研了稀土元素对粉末渗硼的催渗作用以及工艺参教、渗剂成份诸因素对稀土催渗作用的影响,从而探索出稀土元素在渗硼过程中的一些规律。与一般渗硼相比,加入适量的稀土可使渗硼层组织和疏松明显改善,渗层硬度以及耐蚀性和抗氧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电力的规模化开发以及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已成为当前能源革命的主题.目前,我国新能源电力比例持续增加,但受限于化石能源占主导的电源结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处于混合能源时代.强随机波动性、间歇性以及不确定性使得规模化新能源电力的消纳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弃风弃光现象十分突出.深入认知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的基本特性,着重解决其控制与优化难题,是实现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基本前提.本文围绕电源效应、电网响应、负荷响应,着重从电网友好型发电控制、基于多源互补的火力发电弹性控制、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电力消纳的电网调度控制、需求侧资源特性与主动适应控制以及基于分布式能源的微电网控制5个方面阐述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局部与全局控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恒塑性应变幅循环加载条件下,单滑移取向的Cu单晶体出现驻留带(Persistent Slip Bands,PSBs).在铜的(0.3~0.5)TmK中温回复区内,对疲劳Cu单晶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真空保温处理,观察PSBs结构在热激活条件下的变化及材料的寿命估计.结果显示,中温回复过程中,由于弹性力、渗透力与林位错阻碍力的交互作用促使PSBs中的位错通过空位的放出和湮灭而运动,并使PSBs的位错墙由弯曲到变细最后分段消失,位错密度快速下降.中温回复后材料寿命得到延长.  相似文献   
6.
7.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的结构特性,给系统的运行控制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机组组合是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重要环节,通过优化发电周期内各机组的启停计划来降低发电成本,同时满足系统负荷需求和其他约束条件。风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特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使传统的机组组合方式难以适应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要求,研究含风电的机组组合对于应对风电引起的负荷波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综述了国内外对含风电机组组合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风电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机组组合问题带来的影响,归纳了常用的建模方法和求解算法。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其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利用拉伸试验、硬度测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冷拉304奥氏体钢丝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丝的抗拉强度随着总压缩率的增加而增大,断面收缩率随着总压缩率的增加而减小;当总压缩率达到65%时,钢丝中的晶粒由初始的等轴状转变为平行于拉拔方向的纤维状;由钢丝X射线衍射花样计算的马氏体体积分数随着总压缩率的增加而增大,且形变诱导产生的马氏体相是钢丝强化的主导因素;退火处理能显著减少钢丝中的马氏体,降低钢丝的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9.
强化中温电阻加热炉的有效辐射与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辐射是指电热元件表面直接对工件表面的辐射,使其强化无疑可使工件加热速度提高,提高生产能力和节能。本文根据辐射换热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强化电阻加热炉有效辐射的途径,从理论生实践上探讨了节能涂料的节能问题。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个VPP(虚拟发电厂)聚合出力特性的含新能源电网的两阶段经济调度模型。第一阶段基于包含若干风场与火电机组的VPP聚合出力特性决策VPP的总出力;第二阶段将总出力在VPP内部各发电单元之间进行分配。上述两个阶段都采用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基于IEEE—6母线电网的数值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经济调度方法相比,本研究提出的模型能降低风电弃风量近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