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基于像素级的交互式图像分割算法对初始种子位置和噪声敏感,同时仅基于超像素的分割方法无法保留图像细节经常导致分割结果出现欠分割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超像素/像素约束和稀疏表示的图像分割模型。该方法利用高斯函数分别对像素和超像素构造了相互约束的代价函数,引入了稀疏分解对模型进行优化以提升模型对图像噪声的鲁棒性,最后利用联合优化策略对代价函数求解估计出目标和背景标记实现目标提取。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分割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能获得较好的分割效果,对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集约化生猪养殖场的不断发展,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养猪废水是蕴含丰富营养物质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常规污水生物处理养猪废水不仅处理成本高,而且出水中往往含有较高浓度的氮、磷污染物。同时,一旦排入湖泊和河流等地表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而且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针对养猪废水研发高效低成本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实现集约化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养猪废水资源化处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实现养猪废水资源化的方法途径。这将为以养猪废水为代表的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撑和重要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牛乳为原料,离心脱脂后采用酸沉法分离酪蛋白,微滤除菌后得到乳清蛋白溶液,结合膜分离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纯化乳清蛋白溶液中的α-乳白蛋白,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纯度.结果表明,分离酪蛋白沉淀得到的上清溶液,经0.45μm的陶瓷膜微滤除菌后,除菌率可达99%以上,微滤得到的乳清蛋白溶液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6.53...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青少年儿童学习编程数字思维的方式,学会与同伴沟通并协同工作,掌握与计算机对话的基本逻辑,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少儿编程教育平台.通过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儿童,设计符合其自身的编程课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少儿编程教育的效果.通过小程序和线下编程教师相互联系,实现在线和离线编程教育的结合,真正意义上实现面对...  相似文献   
6.
木材是建筑业常用的绿色建材,应用十分广泛。但自身性能导致干缩开裂是木结构中无法避免的缺陷,而通过物理手段将木构件做成破心下料木构件,能够减小木构件收缩应力,大大降低木构件干缩开裂。为此本文针对破心下料木构件进行湿度场空间分布研究,通过ABAQUS进行有限元分析,运用控制变量确定破心下料木构件湿度场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并得出木构件内部不同位置湿度场分布是不同的;环境相对湿度的长周期变化相较短周期变化对湿度场影响更明显;环境相对湿度变化对木构件内部湿度场影响明显;与髓心居中木构件相比,破心下料木构件最大湿度应力处于构件边缘,能够有效防止木构件干缩开裂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总结三维整体编织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三维整体编织工艺原理及可实现整体编织的主动携纱器、增减纱携纱器和底盘设备;分析了现有三维整体编织技术存在自动化程度及编织效率低、预制件产品结构及品种单一、均匀性和可重复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GV小车模型的主动携纱器设计思路,介绍了其整体设计方案与工作方式。认为:该携纱器模型结合其编织工艺,可实现预制件的整体编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体,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电池用纳米纤维隔膜存在力学性能较低、热稳定性较差等缺点,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对纤维膜进行改性。简述了共混、涂覆、热处理等改性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对纤维隔膜整体性能的影响,总结并讨论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为静电纺PVDF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能耗与运行成本低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潜在的污水生物处理主流技术之一。针对河南省某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氨氮浓度高、碳氮比较低的情况,通过中试进行了好氧颗粒污泥驯化和工艺可行性研究,探讨了不同负荷、温度以及运行模式下工艺的稳定性。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能够形成稳定的好氧颗粒污泥,污泥浓度(MLSS)高达12 337mg/L,SVI30/SVI5接近于1.0。在冬季低温运行期由于颗粒污泥内部丝状菌的生长,SVI30略有上升,但仍保持在50 mL/g以下;同时,通过优化周期运行时间、减小曝气量等措施,能够实现低温条件下对氨氮和总无机氮的高效稳定去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厌氧/好氧运行模式下,Candidatus_Nitrotoga、Thauera、Rhodobacter等氮去除相关菌群得到富集,并逐渐成为系统优势菌群,从而保证了良好的氮去除性能。此外,Flavobacterium(2.19%),unclassified_o__Saccharimonadales(0.60%~2.44%)等能够大量分泌胞外聚合物的菌属有助于增强颗粒污泥疏水性,从而提高其凝聚性能,促进了颗粒污泥的形成与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0.
生物表活剂具有极强的降低表面张力的特性,能够降低原油的粘度并且具有乳化作用,作为驱油剂使用能够提高原油采收率,在华北油田肃宁工区使用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