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48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27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国内某抽水蓄能电站为例,选取先增后甩工况作为最高涌浪的控制工况,分别采用解析法和基于特征线的数值仿真法,对比分析了最高涌浪的发生条件及2种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法考虑了导叶启闭规律的影响,相较于采用流量突变模型的解析法,调压室水位波动发生滞后,更准确地模拟了调压室的水位波动过程;导叶启闭规律越长,工况转换越多,则滞后时间越久,但几乎不影响调压室的涌浪极值;2种方法共同验证了先增后甩工况的最不利叠加时刻为初始工况与叠加工况的Z-V曲线相切时刻,相应产生的调压室涌浪最高;数值仿真法由于发生叠加工况时流量为渐变,因而切点的发生时刻在Z-V曲线上产生后移,但2种方法的调压室的涌浪极值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2.
窄环隙流道强迫对流换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一回路水分别从内侧和外侧加热二回路水的条件下,进行了竖直窄环隙流道强迫对流换热实验。结果表明,窄隙流道具有强化和抑制换热的双重作用,其换热特性与微槽道非常相似,而与普通流道显著不同.没有明显的层流区、过渡区和紊流区换热之分。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腈纤维预氧化生产的在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SC、FT-IR、AE、TG-MS、XRD和SEM等分析手段,对连续生产的PAN预氧化纤维的各阶段取样研究。DSC、FT-IR和AE分析表明,在预氧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线型分子链的氧化、环化反应,最终形成耐热、不溶不熔的稳定结构;TG-MS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在氧化环化的同时,不断地放出小分子物质,且随着预氧化程度的加深,释放小分子的量逐渐减少,释放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XRD分析显示,晶区的特征衍射峰强度的锐减和非晶区衍射峰强度缓慢增强是纤维内部结构重组的信息,更是表明预氧化反应以晶区为主的重要标志;SEM分析结果表明,预氧化反应不足的纤维,有不同程度的皮芯结构形成,易被有机溶剂腐蚀形成孔洞和溶胀现象。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干湿循环作用下泥质白云岩力学特性和能量机制,利用MTS851.03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分别对干湿循环0次、40次及60次试样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3种状态下泥质白云岩损伤破坏过程中的能量演化规律,并以可释放弹性应变能为统计分布变量,基于Weibull分布建立泥质白云岩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结果表明:3种状态下试样峰值强度与围压的回归关系符合主应力表达的Mohr-Coulomb准则特征;泥质白云岩试样能量实时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干湿循环作用使泥质白云岩的内部损伤和塑性变形加强;峰值点处试样各应变能随围压线性增大,储能极限随干湿循环次数逐步减小;以可释放弹性应变能为统计分布变量建立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能较好模拟试样三维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液混合、分步超声分散的一体化制备工艺,得到了石墨纳米片/环氧树脂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理化参数的石墨原料及分散溶剂、不同石墨原料含量、咪唑含量、超声时间及方式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EG80/乙醇分散体系,当石墨含量为25%(质量分数,下同)、咪唑含量为45%时,采用前超声1 h+后超声0.5 h...  相似文献   
6.
可释放应变能释放是材料屈服破坏及岩爆发生的内在机制,基于此,研究强度准则与岩爆判据采用统一表达式的可能性。首先,将可释放应变能(U~r)看作由弹性应变能(U~(re))与未知可释放应变能(U~(rx))两部分构成,提出U~(re)由与J_2有关的偏量弹性应变能(U~(reJ_2))及与I_2有关的张量弹性应变能(U~(reI_2))两部分组成,并分析了U~(rx),U~(reJ_2),U~(reI_2)对屈服破坏及岩爆的影响;其次,探讨了U~(re)与J_2,I_2及泊松比u的内在关系,提出一个能表示U~(re)的新应力不变量;最后,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了现有强度准则与岩爆判据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以现有强度准则为基础,建立了将强度准则与岩爆判据统一表示的广义强度准则。对真三轴试验数据及岩爆实例的计算,表明广义强度准则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得较好,并分析了产生上述结果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 A,PEA)基因突变为无毒性的ntPE基因,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方法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PEA基因引物及PEA基因第553位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引物,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ruginosa)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PEA基因,插入pGEM-T载体中,构建重组克隆质粒pGEM-PEA,以其为模板,利用突变引物,扩增ntPE基因(无毒性PEA),插入pET-30a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ntPE,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证明已成功获得突变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经双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69 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可被小鼠抗PEA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具有较好的抗原性。结论已成功获得无毒性的PEA突变基因,为构建以PEA为蛋白佐剂的融合蛋白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有着易燃、易爆等特性。为此,液化天然气应用过程中尤其重视安全生储存。当前,我国液化天然气应用技术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摸索中应十分重视储罐安全技术研究与探索工作。为了有效保证液化天燃气储存安全,本文结合液化天然气特性、储罐技术环节及储罐构成扼要分析了储罐安全技术要点,为储罐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了达到监测电缆线的分布节点的温度的目的,采用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低功耗、突发式、2.4GHz无线收发模块和集成数字温度测量传感器组成的温度测量节点组成的分布网络,并运用集中监测的方法,进行了设计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在链形链接间隔100米范围内10个节点的数据传输和温度监测。结果表明,在电缆线温度监测过程中,ZigBee无线组网和数字温度测量传感器能够满足测量要求,并有非常灵活的组网方式,适合于电缆线链路长的多点监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光电跟踪目标,用四象限探测器检测目标物,利用单片机MSP410F169的AD采集,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利用PID算法,以及单片机MSP410F169的时钟控制PWM波的占空比来调节电机的转速。通过两个电机来实现跟踪装置的空间旋转跟踪目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