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36篇
  免费   23196篇
  国内免费   5692篇
电工技术   6094篇
综合类   7328篇
化学工业   24969篇
金属工艺   4740篇
机械仪表   5650篇
建筑科学   6790篇
矿业工程   3248篇
能源动力   2661篇
轻工业   14707篇
水利工程   2701篇
石油天然气   2496篇
武器工业   1126篇
无线电   143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622篇
冶金工业   3088篇
原子能技术   1123篇
自动化技术   15363篇
  2024年   350篇
  2023年   1096篇
  2022年   2841篇
  2021年   3670篇
  2020年   3856篇
  2019年   4788篇
  2018年   4959篇
  2017年   5382篇
  2016年   5650篇
  2015年   7006篇
  2014年   7773篇
  2013年   9515篇
  2012年   8498篇
  2011年   8389篇
  2010年   8448篇
  2009年   7946篇
  2008年   7723篇
  2007年   7191篇
  2006年   6347篇
  2005年   5047篇
  2004年   4137篇
  2003年   3067篇
  2002年   2805篇
  2001年   2555篇
  2000年   2257篇
  1999年   875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0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4篇
  1951年   15篇
  18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鹏  丰梦  陈伟  杨鑫  周洁  胡东林 《变压器》2021,58(9):58-62
本文中作者研究了温度对油浸式变压器绝缘纸老化水平的影响,开展了频域介电谱测试得出不同的试验温度下绝缘纸的电导率频域谱.推导了温度、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之间的作用情况,并进行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2.
曾皓月  冯威  杨玉欣 《广州化工》2022,50(4):15-17+23
为了提高电源器件与人体高曲率表面的适配性,电源器件突破平板结构的限制,衍生出了柔性纤维结构。柔性纤维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超长循环寿命和柔性舒适等特点有望成为最具前景的柔性可穿戴电源之一。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碳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以及复合材料三种功能材料对柔性纤维超级电容器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每种材料凭借自身独特的性质在柔性纤维超级电容器器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助力可穿戴电源器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摘 要:核心网业务模型的建立是5G网络容量规划和网络建设的基础,通过现有方法得到的理论业务模型是静态不可变的且与实际网络存在偏离。为了克服现有5G核心网业务模型与现网模型适配性较差以及规划设备无法满足用户实际业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与卷积LSTM (convolution LSTM,ConvLSTM)网络双通道融合的 5G 核心网业务模型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以实现高质量的核心网业务模型的智能预测,形成数据反馈闭环,实现网络自优化调整,助力网络智能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的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系统为背景,研究了该系统中基于能效优先的多天线发送端有源波束成形与IRS无源波束成形联合设计与优化方法。以最大化接收端的最小能效为优化目标,构造在发送端功率、接收端能量阈值、IRS相移等多约束下的非线性优化问题,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求解。采用Dinkelbach算法转化目标函数,通过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和半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得到发送端有源波束成形向量。采用SDR得到IRS相移矩阵与反射波束成形向量。结果表明,该系统显著降低了系统能量收集(energy harvesting,EH)接收端的能量阈值。当系统总电路功耗为?15 dBm时,所提方案的用户能效为300 KB/J。当IRS反射阵源数与发送天线数均为最大值时,系统可达最大能效。  相似文献   
5.
有机-无机压电材料是一种分子铁电体,具有柔性、结构灵活、易成膜、全液相合成及环保节能等优点,可满足新一代薄膜器件及可穿戴设备的需求。该文以三甲基卤代甲基铵(TMXM, X=F, Cl, Br)为有机部分,MnCl2为无机部分,通过溶液蒸发法制备了具有钙钛矿分子结构的有机-无机压电材料三甲基氯三氯化锰(TMCM-MnCl3),并对其分子结构组成、压电、热学、声学及铁电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MCM-MnCl3的压电常数为106 pC/N,居里温度为130 ℃,声阻抗值约为16.5 MRayl,低于压电陶瓷PZT-4(大于33 MRayl),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7.
高环  马方晨  冯理成 《现代导航》2022,13(4):292-296
随着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和传感器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地面无人装备日趋活跃在作战、搜救和消防等多种军民用任务场景中。对于军事领域而言,地面无人装备是陆军和其他地面作战部队迈向无人化、智能化战场的核心装备,将在未来陆战场各类作战任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外军各类典型地面无人装备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该装备领域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对地面无人装备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为满足不同规格晶体探测器对分割校准晶体条响应事件位置数据的需求,开发了一种以禁忌搜索算法为核心,结合UDP数据帧、二维高斯模型及光导折射率的位置信息分割校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溢出率为5%时,峰谷比可达1218,空间分辨率达17 mm,晶体条响应位置识别准确度高达99%,滤除了引发伪峰的噪声,避免了过分割问题。在面对多种规格晶体阵列的位置谱时,本方法能依照阵列规格将晶体条区域的响应自动校准编号并输出晶体位置查找表,实现响应事件的精确校准。  相似文献   
10.
Recent advances in three‐dimensional (3D) printing have enabled the fabrication of interesting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achievable using traditional fabrication approaches. The 3D printing of carbon microtube composite inks allows fabrication of conductive structures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soft robotic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However, it is challenging to achieve 3D printed structures from solution‐based composite inks, which requires an additional process to solidify the ink. Here, we introduce a wet 3D printing technique which uses a coagulation bath to fabricate carbon microtube composite structures. We show that through a facile nanogrooving approach which introduces cavitation and channels on carbon microtubes, enhanced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with a chitosan polymer matrix are achieved. Consequentl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3D printed composites improve when nanogrooved carbon microtubes are used, compared to untreated microtubes. We show that by carefully controlling the coagulation bath, extrusion pressure, printing distance and printed line distance, we can 3D print composite lattices which are composed of well‐defined and separated printed lines. The conductive composite 3D structures with highly customised design presented in this work provide a suitable platform for applications ranging from soft robotics to smart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 © 201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