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773篇
  免费   81249篇
  国内免费   54773篇
电工技术   3766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5425篇
化学工业   40824篇
金属工艺   32744篇
机械仪表   15269篇
建筑科学   21315篇
矿业工程   17599篇
能源动力   11397篇
轻工业   35481篇
水利工程   10917篇
石油天然气   16874篇
武器工业   5450篇
无线电   4208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483篇
冶金工业   11077篇
原子能技术   3428篇
自动化技术   67765篇
  2024年   2719篇
  2023年   6313篇
  2022年   9715篇
  2021年   11569篇
  2020年   12902篇
  2019年   20287篇
  2018年   21944篇
  2017年   23689篇
  2016年   23066篇
  2015年   24287篇
  2014年   24866篇
  2013年   25325篇
  2012年   26973篇
  2011年   23954篇
  2010年   22350篇
  2009年   18912篇
  2008年   17273篇
  2007年   16362篇
  2006年   14063篇
  2005年   11899篇
  2004年   12736篇
  2003年   9718篇
  2002年   9232篇
  2001年   8185篇
  2000年   7024篇
  1999年   5526篇
  1998年   4428篇
  1997年   3872篇
  1996年   3709篇
  1995年   3727篇
  1994年   3010篇
  1993年   2771篇
  1992年   2670篇
  1991年   1947篇
  1990年   1514篇
  1989年   1440篇
  1988年   1095篇
  1987年   348篇
  1986年   301篇
  1985年   221篇
  1984年   142篇
  1983年   108篇
  1982年   156篇
  1981年   159篇
  1980年   134篇
  1976年   229篇
  1975年   205篇
  1972年   237篇
  1971年   129篇
  1960年   20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olymer electrets have revealed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s because of the low weight, large quasi-piezoelectric sensitivity, and excellent flexibility. For an electret, a permanent and macroscopic electric field exists on the surface, principally led by a macroscopic electrostatic charge on the surface or a net orientation of polar groups inside the object. Here,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 electrets is reviewed. After a brief retrospect of the research courses and those typical polymer electrets that are classified into fluorine polymer and nonfluorine polymer, we present a survey on the charging methods, including corona, soft X-ray, contact, thermal and monoenergetic particle beams. The latest representative applications (i.e., power harvesting, sensors,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and biomedicine) based on polymer electrets are also summarized. Finally, we complete this review with a discussion on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2.
边坡位移的时间序列曲线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特性,传统的预测模型精度不足以满足预测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鸟群优化-核极限学习机的预测模型,并用于河北省某水泥厂的边坡位移预测。该方法首先采用VMD把边坡位移序列分解为一系列的有限带宽的子序列,再对各子序列分别采用相空间重构并用核极限学习机预测,采用鸟群算法优化相空间重构的嵌入维度和KELM中惩罚系数和核参数三个数值,以取得最优预测模型。最后将各个子序列预测值叠加,得到边坡位移的最终预测值。结果表明:和KELM、BSA-KELM、EEMD-BSA-KELM模型相比,基于VMD的BSA-KELM预测精度更高,为边坡位移的预测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支婷  刘颖  周华春  张宏科 《电子学报》2021,49(8):1653-1664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传统网络无法很好地满足新业务的动态多样化需求,因此国内外对未来网络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未来互联网体系架构的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具备"三层、两域"特征的智慧标识网络(Smart Identifier NETwork,SINET)体系架构,然后重点阐述了SINET服务机理在服务的命名与解析、路由机制、服务缓存、移动性、传输控制机制、可扩展性、绿色节能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详细分析了SINET服务机理的安全性.最后总结了SINET面临的挑战,对SINET服务机理在大规模场景部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4.
5.
6.
纤维素和几丁质具有相似的结构,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的两类天然多糖。经2, 2, 6, 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氧化修饰制备的纤维素和几丁质纳米纤维,不仅具有多糖类物质的良好亲水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及丰富的官能团(羟基、羧基、乙酰氨基和氨基等)所带来的特定化学性质,而且还具有纳米纤维的纳米尺寸效应、大比表面积、高表面活性、高结晶度和手性液晶相结构等特点,已成为生物质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对TEMPO氧化修饰制备天然多糖纳米纤维的方法及剥离机制进行了总结,同时重点综述了TEMPO氧化修饰的天然多糖纳米纤维在薄膜、凝胶、导电、医用、电磁屏蔽及环境等复合材料的增强和功能升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了纤维素和几丁质纳米纤维的官能团及纳米尺寸在复合材料中的增效机制。最后,对天然多糖纳米纤维的发展方向及其在各领域应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时代新工科人才需求特点和电工学课程特点,分析非电专业学生的电类实践需求,提出构建电工学课程为核心的电工电子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体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改革、构建教学资源体系和进行教师队伍建设,使我校电工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满意度增加、一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为了探索创新性的发展途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始终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应加强风险管理,立足于风险控制,以求不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深入浅出阐释智慧调峰泵站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论述有效调峰的基本内涵、实现方法及重要性,给出智慧调峰泵站的设计案例并指出其应用优势,就今后研究设计工作的重点内容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oking temperature (55, 65, 75, 85 and 95 °C) on texture and flavour binding of braised sauce porcine skin (BSPS), sensory acceptance, microstructure and flavour-binding capacity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BSPS. Samples cooked at 85 and 95 °C showed better texture and aroma scores. Hardness and chewiness of BSPS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at 85 and 95 °C than control group. Collagen structure was significantly destroyed over 85 °C. The porcine skin collagen heated at 85 and 95 °C showed relatively higher flavour-binding capacity than other samples. The improvement of texture of BSPS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degradation of collagen. Higher aroma scores of BSPS were related to intense binding abilities with aroma compounds at 85 and 95 °C. Cooking at 85 or 95 °C could be an optimal cooking temperature for BS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