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93篇
  免费   1722篇
  国内免费   1256篇
电工技术   2094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2240篇
化学工业   11297篇
金属工艺   1880篇
机械仪表   1833篇
建筑科学   3318篇
矿业工程   1386篇
能源动力   1153篇
轻工业   6741篇
水利工程   800篇
石油天然气   1955篇
武器工业   264篇
无线电   24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55篇
冶金工业   4408篇
原子能技术   368篇
自动化技术   1227篇
  2024年   261篇
  2023年   1030篇
  2022年   1166篇
  2021年   1167篇
  2020年   1087篇
  2019年   1014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716篇
  2016年   908篇
  2015年   1225篇
  2014年   2706篇
  2013年   1939篇
  2012年   2137篇
  2011年   2183篇
  2010年   2000篇
  2009年   2206篇
  2008年   2500篇
  2007年   1978篇
  2006年   1823篇
  2005年   2018篇
  2004年   1911篇
  2003年   1711篇
  2002年   1395篇
  2001年   1317篇
  2000年   1271篇
  1999年   1026篇
  1998年   1009篇
  1997年   983篇
  1996年   870篇
  1995年   860篇
  1994年   700篇
  1993年   629篇
  1992年   620篇
  1991年   611篇
  1990年   565篇
  1989年   557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1年   3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新型缓释氧材料处理城市黑臭水体。中试实验过程中缓释氧材料放置于释氧渗透反应格栅中,研究缓释氧材料对实际城市黑臭水体的处理效果。中试结果表明新型缓释氧材料可以明显改善水体的污染情况。在实验周期为 20 d,水力停留时间为 8 h 的情况下,黑臭水体流经释氧渗透反应格栅后,水体溶解氧(DO)浓度升高,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增强,水中好养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速率提高,水体中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以及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为 21.2%、12.0%、15.20%、58.1%;水体中微生物优势菌群发生变化,在属水平上,hgc I_clade、CL500-29_marine_group 和 12up 为优势物种。用冗余分析(RDA)探讨了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DO、TN、TP、NH3-N 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
煤制甲醇一氧化碳变换单元原设计根据温度梯度,回收热量副产4.1MPa、1.1MPa和0.46MPa蒸汽,借助Aspen Plus工程软件对已运行装置一氧化碳变换单元进行模拟校核。通过比较设计数据,变换系统的各流股数据与工艺包数据较为接近。可作为变换单元实际操作技术改造方案的比选和模拟计算的基础,对变换单元优化操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某炼油厂90 t/h自然循环燃气锅炉燃烧器低氮改造后,运行调整总是不太理想。在40%~90%负荷工况下,出现炉膛和过热器的高温/低温段、省煤器两侧烟气温度(烟温)偏差大,NOx、氧含量及颗粒物排放浓度较高的问题。经过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4个燃烧器配风不均。针对此问题,对4个燃烧器配风进行了优化调整,优化后的锅炉省煤器α/β侧烟气温差较原来减少30℃,炉膛内部两侧温差较原来减少9℃,过热器高温/低温段温差较原来减少40℃/30℃,各侧点温度α侧变化较大,β侧变化较小。NOx平均质量浓度下降了近100 mg/m3;颗粒物质量浓度由16.3 mg/m3降低到5.8 mg/m3。有效地解决了锅炉两侧燃烧偏烧和氧气分布不均匀及NOx、颗粒物排放浓度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广饶县的现状情况,就河(湖)长制的实施细则与做法展开论述,并对取得成效进行总结,以期对其他地区推行河(湖)长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纳米器件的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在PDMS基片表面进行光刻胶的图形化。建立了一种PDMS基片表面的光刻胶图形化工艺。通过对PDMS基片表面进行氧等离子体改性处理,提高了PDMS的表面润湿性,使得光刻胶可以均匀地旋涂在PDMS基片表面;提出利用室温下长时间静置代替常规的光刻胶前烘工艺,有效避免了光刻胶在前烘过程中裂纹的产生。最后,作为工艺验证,在PDMS基片表面成功制作出了复杂的光刻胶微阵列图案。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种类,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Fe-ZIF-8前驱体,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高温热解后得到Fe-N-C氧还原催化剂,并利用旋转圆盘电极测量其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材料的尺寸和形貌,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能获得较小颗粒尺寸和规则的立方体形貌,且能提高催化剂氧还原反应的动力学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7.
《煤矿安全》2015,(9):107-110
阐述了一种新型复合式自救器的设计原理、基本结构、装药量计算及其控制,经实验室性能检测和现场实际人工佩戴试验,自救器均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对自救器的设计和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姜学锋  彭飞  张艳龙  薛文辉 《钢铁》2020,55(9):43-48
 为了进一步降低夹杂物缺陷并提高产品质量,基于碳脱氧进行了钢包顶渣改质的研究。冷轧产品的生产工艺为铁水预处理→转炉→RH精炼→连铸,为减少钢中夹杂物质量分数,需要进行钢包顶渣改质,同时降低钢包顶渣TFe质量分数。采用粒碳部分替代铝渣球的方法进行基于碳脱氧工艺的钢包顶渣改质,试验结果表明,顶渣改质效果良好,在顶渣TFe质量分数、中间包钢水游离氧明显降低的同时铸坯中Al2O3夹杂物得到优化;“30 kg粒渣+铝渣球”工艺降低生产成本5.16元/t(钢)。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烟气脱硫技术在烧结厂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活性炭的高温再生过程中,会形成单质S。单质S被洗涤时,会形成S胶体进入制酸废水。S胶体因具有强粘结性,若不去除,易导致设备堵塞。因此,需系统分析单质S的形态特征,并开发针对性的去除技术。本文采用Raman、FTIR等方法分析单质S的形态,利用浊度法分析S在废水中的变化特征。基于电荷中和的原理,利用S胶体与废旧活性炭粉的复合实现快速分离,S胶体去除率可达99%以上。新方法的应用避免了S胶体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和后续制酸系统,且分离后的活性炭粉复合物可返烧结做燃料使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