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40篇
  免费   5093篇
  国内免费   3323篇
电工技术   985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3462篇
化学工业   1474篇
金属工艺   2039篇
机械仪表   2069篇
建筑科学   9413篇
矿业工程   2293篇
能源动力   440篇
轻工业   586篇
水利工程   966篇
石油天然气   1975篇
武器工业   194篇
无线电   50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95篇
冶金工业   1116篇
原子能技术   1136篇
自动化技术   5055篇
  2024年   361篇
  2023年   1240篇
  2022年   2201篇
  2021年   2166篇
  2020年   1975篇
  2019年   1414篇
  2018年   1007篇
  2017年   1038篇
  2016年   968篇
  2015年   1080篇
  2014年   1974篇
  2013年   1636篇
  2012年   2293篇
  2011年   2496篇
  2010年   1953篇
  2009年   2055篇
  2008年   1828篇
  2007年   2166篇
  2006年   1958篇
  2005年   1690篇
  2004年   1311篇
  2003年   1198篇
  2002年   1010篇
  2001年   860篇
  2000年   807篇
  1999年   659篇
  1998年   536篇
  1997年   436篇
  1996年   383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6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G蜂窝网络发展迅猛,其覆盖面积将逐渐增大,因此使用5G蜂窝网络进行定位是有研究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深度学习技术来实现高效、高精度和低占用的定位,以代替传统指纹定位过程中繁重的指纹库生成以及距离计算。该方法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卷积神经网络,并根据5G天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相位和到达角等特征量,选择合适的输入数据格式构造样本组建训练集,对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得到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替代指纹定位中的庞大指纹库,非常有利于直接在5G移动设备端实现定位。虽然卷积神经网络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大量时间,但在训练完毕后直接进行分类定位的速度非常快,可以保障定位实现的实时性。本文所实现的卷积神经网络权重与偏置所占内存不到0.5 MB,且能够在实际应用环境中以95%的定位准确率以及0.1 m的平均定位精度实现高精度定位。  相似文献   
2.
电力系统维护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应用智能算法的无人机电力巡检则为电力系统维护提供便捷。电力线提取是自主电力巡检以及保障飞行器低空飞行安全的关键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理论进行电力线提取是电力巡检的重要突破点。本文将深度学习方法用于电力线提取任务,结合电力线图像特点嵌入改进的图像输入策略和注意力模块,提出一种基于阶段注意力机制的电力线提取模型(SA-Unet)。本文提出的SA-Unet模型编码阶段采用阶段输入融合策略(Stage input fusion strategy, SIFS),充分利用图像的多尺度信息减少空间位置信息丢失。解码阶段通过嵌入阶段注意力模块(Stage attention module,SAM)聚焦电力线特征,从大量信息中快速筛选出高价值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背景的多场景中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铁路在交通运输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列车发生故障将会导致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由于列车发生故障的概率相对较低,因此难以捕获列车的故障样本。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监督学习的列车故障识别方法,通过检测列车音频信号来识别列车故障。该方法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利用小波包分解提取检测信号的特征向量并将其作为DBN的输入,待网络充分训练后,由训练好的DBN识别当前列车的运行状况。现场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无监督的条件下有效识别列车故障,保障了列车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曾招鑫  刘俊 《计算机应用》2020,40(5):1453-1459
利用计算机实现自动、准确的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的各项形态学参数分析,至关重要的是从显微图像上分割出线虫体态,但由于显微镜下的图像噪声较多,线虫边缘像素与周围环境相似,而且线虫的体态具有鞭毛和其他附着物需要分离,多方面因素导致设计一个鲁棒性的C.elegans分割算法仍然面临着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线虫分割方法,通过训练掩模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学习线虫形态特征实现自动分割。首先,通过改进多级特征池化将高级语义特征与低级边缘特征融合,结合大幅度软最大损失(LMSL)损失算法改进损失计算;然后,改进非极大值抑制;最后,引入全连接融合分支等方法对分割结果进行进一步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原始的Mask R-CNN,该方法平均精确率(AP)提升了4.3个百分点,平均交并比(mIOU)提升了4个百分点。表明所提出的深度学习分割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分割准确率,在显微图像中更加精确地分割出线虫体。  相似文献   
5.
In this work, the grain boundaries composition of the polycrystalline CaCu3Ti4O12 (CCTO) was investigated. A Focused Ion Beam (FIB)/lift-out technique was used to prepare site-specific thin samples of the grain boundaries interface of CCTO ceramics.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TEM) coupled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 (EDXS) and 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 (EELS) system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omposition and nanostructure of the grain and grain boundaries region. It is known that during conventional sintering, discontinuous grain growth occurs and a Cu-rich phase appears at grain boundaries. This Cu-rich phase may affect the final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CCTO but its 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remained unknown.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high-resolution FIB-TEM-STEM study of CCTO interfacial region highlight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hases segregated at grain boundaries namely CuO, Cu2O and the metastable phase Cu3TiO4.  相似文献   
6.
7.
Numerical simulation, using SILVACO-TCAD, is carried out to explain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deep levels on the capacitance–voltage characteristics of p-type Si-doped GaAs Schottky diodes grown on high index GaAs substrates. Two diodes were grown on (311)A and (211)A oriented GaAs substrates using 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 Although, deep levels were observed in both structures, the measured capacitance–voltage characteristics show a negative differential capacitance (NDC) for the (311)A diodes, while the (211)A devices display a usual behaviour. The NDC is related to the natur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deep level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Deep Level Transient Spectroscopy (DLTS) technique. In the (311)A structure only majority deep levels (hole traps) were observed while both majority and minority deep levels were present in the (211)A diodes. The simulation, which calculates the capacitance–voltag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deep levels, agrees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behaviour.  相似文献   
8.
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靶面激光光斑尺寸原位测量的方法。从高斯光束的横向光强分布特性出发,建立了激光烧蚀斑半径与辐照激光能量、光斑尺寸、烧蚀阈值间的关系式,模拟分析发现辐照激光光斑尺寸对烧蚀斑半径随辐照能量变化曲线有较大影响。对于脉宽为2 ms,波长为1064 nm的激光,实验测量了不同能量激光辐照下相纸烧蚀斑半径,并用推导出的关系式拟合测量数据,获得了靶面处光斑尺寸和样品烧蚀阈值。同时,也测量了不同位置处的光斑尺寸和样品烧蚀阈值,对高斯光束束腰位置和样品烧蚀阈值的光斑尺寸效应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结果可靠,简单高效。该技术可以为高能激光与固体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和激光加工等应用领域中实现简单方便地测量靶面光斑尺寸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前网络上的服装图像数量增长迅猛,对于大量服装图像实现智能分类的需求日益增加。将基于区域的全卷积网络(Region-Based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R-FCN)引入到服装图像识别中,针对服装图像分类中网络训练时间长、形变服装图像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改进框架HSR-FCN。新框架将R-FCN中的区域建议网络和HyperNet网络相融合,改变图片特征学习方式,使得HSR-FCN可以在更短的训练时间内达到更高的准确率。在模型中引入了空间转换网络,对输入服装图像和特征图进行了空间变换及对齐,加强了对多角度服装和形变服装的特征学习。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HSR-FCN模型有效地加强了对形变服装图像的学习,且在训练时间更短的情况下,比原来的网络模型R-FCN平均准确率提高了大约3个百分点,达到96.69%。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Multi-agent systems need to communicate to coordinate a shared task. We show that 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 can learn 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coordination, even if the actions to coordinate are performed steps after the communication phase. We show that a separation of tasks with different temporal scale is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learning. We contribute a hierarchical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model for multi-agent systems that separates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task from the action picking through a hierarchical policy. We further on show, that a separation of concerns in communication is beneficial but not necessary. As a testbed, we propose the Dungeon Lever Game and we extend the Differentiable Inter-Agent Learning (DIAL) framework. We present and compare results from different model variations on the Dungeon Lever Ga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