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给堰塞湖水文应急预报、水文应急分析计算及堰塞体的处置提供支撑,在总结历次堰塞湖应急监测实践经验基础上,从调查内容、监测方法、资料分析与整理及技术装备等方面提出了堰塞湖水文应急监测方案架构。结合最新的水文应急监测技术,针对堰塞体上游、堰塞体、堰塞体下游分别制定了监测内容和监测技术方法,并成功地在金沙江11·3白格堰塞湖应急监测中得到应用,首次监测到堰塞湖溃决完整的水文过程,验证了技术路线的科学性,可为高危型堰塞湖水文应急监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文应急监测工作迅速有效的开展,对于制订抢险方案、减少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全面介绍了舟曲堰塞河段水文应急监测的组织机构与工作任务,并对堰塞河段的水文特征进行了描述。阐述了水文应急监测工作的原则与总体布局,以及舟曲堰塞河段水文应急监测中各水文要素监测方法与成果,并对主要成果进行了分析认证,为舟曲堰塞体处置和河段清淤疏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水文资料。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为保障救灾工作顺利进行而开展的水文气象预报应急保障实践。介绍了在舟曲流域水文资料短缺的条件下,编制舟曲堰塞湖除险应急水文预报方案的方法、方案编制流程和方案应用效果。方案编制后,为舟曲堰塞湖除险、安全度汛提供了准确和有效的洪水预报成果,为舟曲堰塞湖除险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总结了此次预报实践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堰塞湖水文应急监测方案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高危型堰塞湖的水文应急监测方案的设计,得出应遵循以及时准确获取信息的技术方法,安全简便的监测手段,监测信息应构成必需的完整体系的设计原则;阐述了水文应急监测方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堰塞湖区域的特殊地质环境,针对堰塞体监测、堰塞湖区域的水文应急监测网络的建设、堰塞湖关键地点的实时视频监视,采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监测手段,获取必要的系统水文监测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水文应急监测基础信息支撑的具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述水文测验应急监测方案的设计方法,强调以先进的技术、安全简便的监测手段、有针对性的监测信息构成完整体系为应急监测方案的设计原则,同时应充分考虑应急监测区域的特殊地质环境。对堰塞体监测、堰塞湖区域的水文测验应急监测网络的建设、堰塞湖关键地点的实时视频监视,应采用先进的监测手段,获取完整的水文监测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水文测验应急监测基础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6.
舟曲泥石流特大灾害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淹没了舟曲县城1/3的城区,其库容大小的准确判断直接影响堰塞湖处置、淤堵河道应急疏浚和下游防洪的决策和指挥。为此,采用GPS RTK技术布设应急控制网,利用先进的GPS、数字测深仪、计算机及冲锋舟组成的河道测绘系统,高效地完成了堰塞湖应急库容监测和计算,为抢险救灾提供了急需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甘肃舟曲"8.8"特大泥石流形成的白龙江堰塞河道基本特征及应急除险工程概况,总结了堰塞河道有关地形地质、水情等资料的快速获取与应用技术。从形成条件、形成过程等方面对堰塞坝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对堰塞坝做了安全性分析评估。论述了舟曲堰塞河道"窄河、深槽、急流"应急除险方案、防洪工程及除险效果。  相似文献   

8.
影响堰塞湖群风险性因素包括:堰塞体组成成分、堰塞湖库容规模、溃决高度和宽度、集雨面积和常年洪水、堰塞体上下游边坡稳定性、堰塞体几何形态、堰塞体上下游及左右岸边坡灾害发育情况、堰顶及堰体是否发生冲刷渗流破坏、河道特性、社会属性、技术可行性等。文中主要以绵远河、白沙河、涧河等流域堰塞湖群排险工程为例,定性分析堰塞湖群的风险影响因素。对类似堰塞湖群的应急排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为2014年鲁甸8·3地震时形成的大型堰塞湖,由于堰塞体形成的位置的独特性及堰塞体组成物质较好,为应急处置、后续处置及永久整治提供了条件。介绍了红石岩堰塞体形成概况、应急处置及后续处置情况、永久整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永久整治工程方案及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以舟曲泥石流堵江堰塞坝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和极限平衡法研究舟曲泥石流堰塞坝边坡稳定性。计算得出:坝体边坡位移随水位升高而增加,坝体边坡安全系数随水位升高而减小;坝体边坡坡比不同时,坝体边坡位移分布相似,且安全系数变化不大;堰塞坝位移随坝体材料含水量减小而减小,安全系数随坝体材料含水量减小而增大。应急除险研究认为,设计深4 m、底部宽20 m、侧边1∶1. 5坡比梯形断面的泄流槽,随着上游堰塞湖水位的缓慢下降,不断加大泄流槽深度和宽度,对于快速降低堰塞湖的水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官学文  马耀昌 《人民长江》2008,39(22):59-62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水文监测是一种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非常规水文测验,受余震、地理环境及施工的影响,主要存在时间要求紧、安全隐患多,风险极高,常规手段无法实施等特点。无人立尺测量技术的充分应用,丰富了常规水文监测的技术手段,使其成为唐家山堰塞湖水文应急监测的亮点。介绍了无人立尺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误差分析、注意事项及在唐家山水文应急测验中应用于堰塞坝坝体几何特征、导流槽大断面、坝前水位等项目的监测,收集到宝贵的监测资料,为唐家山堰塞湖工程排险与群众避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18年10月10日至11月3日,西藏自治区境内的金沙江白格和雅鲁藏布江米林,分别在同一地点先后两次发生了大规模山体滑坡和冰川泥石流,滑坡、冰川泥石流堆积物分别堵塞了金沙江和雅鲁藏布江干流而形成堰塞湖,严重威胁着堰塞体上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下游已建及在建水利设施的安全。简要回顾了金沙江和雅鲁藏布江前后发生的4次堰塞湖及其应急处置工作,总结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经验和启示,对提升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支撑能力提出了思考建议,以期为今后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10年8月7日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致使水文测报站点及固定测报设备设施全部被毁,为了服务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的实际需求,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开展了应急水文测报工作,为救灾提供了水文实测、分析数据,对排除堰塞湖险情起到技术支撑作用,同时也为类似灾害发生时,水文测报工作开展提供了借鉴。阐述了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概况及灾害发生后水文测报和水文信息服务的工作内容,通过分析水文应急抢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应急抢险队伍、完善应急抢险设备以及开展演练工作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山峡谷区堰塞湖抢险救灾中滑坡堰塞体信息快速获取和快速模拟计算的难题,以2018年形成的白格堰塞湖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堰塞体的基本几何特征,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在高山峡谷区堰塞湖情况下,改进的无人机倾斜摄影和LiDAR方法,从而获取堰塞体的多分辨率时序数据,包括变高航线规划和数据集群处理等步骤,实现了高精度的地形和影像数据的快速获取和处理。然后,针对高山峡谷区高位滑坡形成堰塞堆积体计算复杂的问题,基于一种复杂空间体求交和迭代求解法,提出了滑坡体滑动过程的模拟方法和堰顶高程的快速计算方法,实现了堰塞体几何形状的快速预测计算,为堰塞湖的应急抢险提供了数值模拟支撑,形成了从堰塞体空间信息快速感知到堰塞体空间形态模拟分析计算的科学化方法,为后续的堰塞湖抢险救灾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堰塞湖应急处置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仲平 《人民长江》2010,41(1):42-43
以某堰塞湖的处置为例,对处置原则和处置措施进行了论述。认为:首先应对堰塞湖进行了安全性评价,根据堰塞体所处河流多年水文资料,预测堰塞湖应急处置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来水量和水位,作为其风险评估的依据。其次,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处置。工程措施包括:堰塞体开渠泄洪、引流冲刷、拆除,上游垭口疏通排泄、湖水机械抽排、虹吸管抽排、新建泄洪洞等。引流槽断面宜设计成窄深状,出口设置应有利于产生溯源冲刷。非工程措施包括:应急避险范围确定、应急避险预案和应急避险保障。对类似堰塞湖的处置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田维忠  陶然 《四川水力发电》2011,30(Z1):9-15,18
2010年8月7日23时许,甘肃舟曲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在白龙江堰塞湖除险及河道应急疏通中采用了挖爆结合,运用路基箱、丁字堰和换填等手段,经过22昼夜连续奋战,终于在8月29日下午完成了山洪泥石流灾害白龙江堰塞湖除险及河道应急疏通任务,解决了我国泥石流抢险软基河道快速疏通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水文资料短缺条件下,编制舟曲堰塞湖除险应急水文预报方案的方法,方案编制流程及方案应用效果。应用结果表明,基本经验方法的API模型和合成流量法,因其结果简单,参数易于率定与获得,且可以随时根据水文信息进行调整,在舟曲应急预报中获得了成功应用。此外,预报员的预报经验对预报的准确性也很重要。此次在资料缺乏地区进行的精度较高的水文预报,为舟曲堰塞湖除险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水文应急监测方案涉及因素复杂,监测工作响应和结果要求迅即有效。根据甘肃舟曲抗击泥石流灾害的抢险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抢险水文应急监测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方案制定原则、监测技术设计、通讯方案、设备配置、工作组织机构及职责、技术及安全保障措施等,对以后发生类似灾害的水文应急监测工作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堰塞体为快速形成的自然堆积体,结构较为松散,物质组成复杂,其后续发展难以把握,需快速进行堰塞体危险性分级判断,方可为堰塞湖处置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梳理已有堰塞体溃决影响因素机制分析、堰塞湖溃决现场观察、物理模型试验和典型案例统计分析成果,并以堰塞湖库容、来水量、堰塞体物质组成和几何形态为主要判断指标,以渗透破坏、涌浪及地...  相似文献   

20.
堰塞湖溃口洪峰流量及到达时间的准确预测是堰塞湖下游梯级水电站在制定应急方案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在重点分析了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形成机制的基础上,考虑堰塞体溃口出流、冲刷及侧向拓展,按照1/2和1/3的溃决演变方式,计算出堰塞体下游梯级电站坝址处的洪峰流量及到达时间。结果表明,下游坝址离堰塞体距离越远,洪峰流量越小、到达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