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主要针对大连市金州区石河街道钓鱼台村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进行研究.根据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原则,以及本区的岩溶塌陷规模特征,结合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量的实际,提出了移民搬迁和岩溶塌陷区回填注浆相结合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城市安全问题俨然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频发的城市突发事件对城市的安全发展有着深远的不利影响。将遥感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与应急处置相结合,探讨遥感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对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作用和流程,探索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增效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安溪湖上乡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及易发区划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安溪县湖上乡岩溶的塌陷现状、危害和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了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条件,依据岩溶塌陷形成规模和强度等,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对岩溶塌陷易发性进行分区,划分出程度不同的危险区,并提出了岩溶塌陷防治对策和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栖霞市中桥地区分布有灰岩地层,岩溶十分发育,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工矿企业规模的扩大,造成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多次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因此研究岩溶发育及分布规律意义重大。通过地质环境调查,研究该地区已有岩溶塌陷分布、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分布及富水性、钻孔特征和地球物理勘探解译成果等,分析岩溶发育特征,建立评价体系对岩溶发育分布规律进行评价分区,最终绘制了岩溶发育程度分区评价图,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监测防治、城市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岩溶水文水井钻探中地面塌陷的防治贵州煤田地质局水源队黄福龙岩溶地面塌陷已成为一大地质灾害。多年来,我队在贵州西部裸露型岩溶地层的水文水井钻探过程中,井口附近多次塌陷,危及正常生产。本文主要对钻探过程中塌陷的原因和防治谈一些浅见。1塌陷原因区内主要取水...  相似文献   

6.
岩溶隧道运营期病害处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南石壁隧道,介绍了岩溶区隧道运营期出现的衬砌开裂、路面起拱、涌水突泥、地表塌陷等复杂病害,提出了泄水降压和截断水源等应急措施,并系统地提出了封堵水源、衬砌补强、排水系统改造等处治方案,取得了预期处治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岩溶塌陷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武汉市长江Ⅰ级阶地"上土下砂"覆盖型岩溶发育区的特点有覆盖层上部粘土层相对较薄、地下水位高且浮动明显、降雨集中且雨量大。针对该区域特定特点,分析提出武汉市长江Ⅰ级阶地岩溶塌陷的成因过程,即基岩溶蚀—砂性土漏失—土洞形成—土体塌陷。在此基础上结合"潜蚀致塌理论"和"真空吸蚀致塌理论"建立相关力学模型,给出土洞形成的临界地下水降幅以及岩溶塌陷发生的数学表达式,并对武汉市乐福园酒楼锦绣长江店北岩溶塌陷进行分析和评价,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岩溶地质在我国广泛分布,尤其是南方一些地区,岩溶分布率高达80%,这些地区的高速公路几全程修建于岩溶地层上,高速公路在营运过程中,岩溶塌陷所带来的地质灾害就成为影响高速公路营运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岩溶病害的一个主要治理方法,注浆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系统地探讨了路基岩溶塌陷治理中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与设计方法,以期对同类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特别是极端干旱和强降雨事件呈现不断增多增强的趋势,已成为岩溶区诱发大型岩溶塌陷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典型极端气候事件诱发岩溶塌陷的分析,岩溶塌陷动力条件对极端气候响应迅速,极端气候导致地表径流灌入式补给岩溶含水层,使下伏地下河系统径流速度、水气压力发生急剧变化,进而导致溶洞及充填物发生突发性失稳破坏,产生水击(气爆)、地震等效应,最后导致溶洞顶板发生大规模垮塌、地面塌陷产生。  相似文献   

10.
豫南大别山区下古生界地层以变质岩、沉积岩为主,因气候、地形条件限制,岩溶塌陷发育微弱。但受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发生了多起灰岩分布区岩溶塌陷灾害,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但在条带状大理岩分布区发生的岩溶塌陷未有报道。某镇某地一带大理岩脉长约2600m,宽度100~300m,却发生了危害程度较大的岩溶塌陷灾害。通过地质灾害应急勘查,查明了岩溶塌陷是由矿业活动、地质构造及极端降水气候引发,并分析研究岩溶塌陷形成因素、发育特征、形成机理,划分了塌陷危险区,提出防治建议,为豫南大别山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勘查及科学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岩溶塌陷是中国分布范围较广的地质灾害之一。近年来,武汉市岩溶塌陷频发,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基于武汉市岩溶塌陷调查评价、防治工作现状,开展了岩溶塌陷区域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措施的研究。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和度量来分析影响因素,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并选取适当评价模型,经综合评价,划分武汉市岩溶塌陷风险性分区。在此基础上探讨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措施建议,对武汉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蔡建斯  龚鹏  任宏剑 《中国矿业》2022,31(2):173-179
深圳市东部岩溶发育区是深圳东进战略的重点建设城区,该片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将对东进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深圳市某片区发生岩溶塌陷险情后,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和调查分析,对岩溶塌陷灾害成因与致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岩溶塌陷由多因素共同导致,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环境、地下水位波动及工程...  相似文献   

13.
论岩溶塌陷形成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覆盖型岩溶地区,由于采矿排水、供水抽汲地下水,当下降的水位低于基岩面时导致岩溶塌陷、开裂和沉陷,统称岩溶塌陷。野外实验进一步证明,地下水位高于基岩面时很少塌陷,当低于基岩面时,覆盖层薄的地带首先塌陷。岩溶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1.岩溶条件;2.岩溶覆盖条件;3.岩溶地下水条件;4.构造条件。根据在我国许多岩溶地区观测的大量塌陷,并在综合分析大量资料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塌陷的主要形成机理是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真空吸蚀作用的结果。许多事实证明,真空吸蚀作用是覆盖型岩溶地区一种自然物理作用。在真空吸蚀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塌陷的自然充气法,在中国某些地区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巨厚岩溶水体和村庄建筑物群下压煤优化开采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西丰城矿务局坪湖矿巨厚岩溶水体和村庄下压煤优化开采试验研究,分析了坪湖矿煤层开采产生岩溶塌陷的机理问题。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方法,应用小变形宽条带设计理念,针对于不同的地质采矿条件和建筑物保护体位置,在试采区内的不同开采块段,采用合理优化布置,分别采取了东部的长壁全采、中西部的条带开采和中部的条带式二次全柱开采等3种开采方案,形成了特殊的“水建合一”压煤安全开采方案体系,采出了试采区岩溶和村庄下大部分被压煤炭,在村庄范围内有效控制岩溶塌陷,确保了岩溶水体和村庄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坪湖矿阳坑村下近200m厚的长兴灰岩,岩溶发育,邻近村庄开采时地表曾发生过岩溶突然塌陷。通过对岩溶塌陷原因、村庄压煤区内岩溶分布的分析,在防止岩溶塌陷避免村庄破坏的前提下,根据地质采矿条件并结合岩溶分布特征采取了不同的开采方案,取得了村庄下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贵州福泉岩溶塌陷勘察报告进行分析总结,主要从岩溶塌陷的影响因素着手进行逐步分析,阐述了该地区岩溶塌陷形成机理及发育过程,并用图示方式展现2种塌陷类型的发育发展过程,使之更具直观性,希望能为相似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及其稳定性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深圳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辖区内可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圳市东部区域约有80km2下伏地层为石炭系下统大塘阶石凳子组(C1ds)可溶岩区域,岩溶较发育,影响城市公共安全和制约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本文以深圳辖区内某区域为例,开展资料收集、调查、钻探等工作,通过梳理、分析历史数据,拟定岩溶的发育形态及发育规模,结合当前城市工程建设现状,利用软件FLAC3D进行数值建模和模拟分析,得出该区域可能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灾害的条件,并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以期有效促进深圳岩溶地面塌陷灾害防治工作的发展,进一步保障城市公共安全,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朱庄岩溶塌陷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法与Arcgis空间分析相结合,从研究区基岩岩性、岩溶发育条件、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动力条件、覆盖层厚度及渗透性六个主要因素来分析岩溶塌陷影响主要因素及塌陷危险性评价得出危险性分区。研究得出,区内岩溶发育程度分为岩溶强发育区与岩溶中等发育区。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AHP模型,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模块绘制各个影响因子的评价图,对岩溶塌陷各危险性等级进行分析,高危险区域面积0.115 km2,占比11.34%,中危险区域面积0.19 km2,占比18.74%,低危险区面积0.599 km2,占比59.07%,安全区域面积0.11 km2,占比10.85%。研究为后期岩溶塌陷的防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泗顶铅锌矿区岩溶塌陷成因及治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安县泗顶铅锌矿是我国原国有大型多金属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地质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尤其是矿区内的岩溶塌陷问题日益突出;本矿区岩溶塌陷点多,塌陷范围广,危害性大,已成为矿山复垦的关键限制因素之一。从岩溶发育的地质背景、汇水条件、岩溶致塌力等方面分析了该矿区岩溶塌陷发育的成因,并根据本矿山的治理规划设计,按照不同的功能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岩溶塌陷治理的方法;通过泗顶矿区岩溶塌陷治理工程的研究探索,极大地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为同类型的矿山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钟祥市斑竹垱岩溶地面塌陷是典型的采矿降水疏干影响区地面塌陷。该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与岩溶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构造破碎带(断裂)促使地下水富集带发育岩溶,岩溶管道和溶洞为塌陷提供空间条件,采矿降水改变疏干区地下水径流途径诱发塌陷形成。采用注浆加固、回填、河床整治、绿化等工程对斑竹垱岩溶地面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取得预期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