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寿山石的矿物组成与宝石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寿山石是产于福建省的著名宝石,有100多个品种,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方法对50多个样品详细研究表明,根据寿山石的密度,可分为3个类型:第一类,密度为2.57-2.67g/cm^3,以地开石为主要成分;第二类,密度为2.71-2.79g/cm^3,以含伊利石为主;第三类,密度为2.81-2.87g/cm^3,矿物组成为叶蜡石。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密度来判断寿山石的矿物组成,不同品种寿山石的矿物组成有所不同,高山石、都成坑石、坑头石等主要由地开石组成,月尾石和芙蓉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善伯洞石和旗降石以含高岭石为特征。田黄石的矿物组成较为复杂,分别见有以地开石、珍珠陶石成伊利石为主,田黄石矿物组成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普遍存在的微量的伊利石。这可能与田黄石形成过程中的水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重点研究了老挝石的化学成分、形貌特征和矿物组成,并与寿山石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老挝石样品的相对密度为2.52~2.65,主要化学成分为SiO_2和Al_2O_3,与高岭石族矿物的标准值相近;在显微镜下,老挝石样品中地开石的颗粒较粗,高岭石颗粒较小,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地开石晶粒结晶完好,呈假六方片状,粒径较大,高岭石呈片状,结晶程度较好,粒径较小,珍珠陶石颗粒细,结晶程度较低。通过统计,老挝石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族矿物,包括地开石、高岭石和珍珠陶石,没有叶蜡石和伊利石。老挝石样品中含有高岭石矿物的占2/3以上,高山石类寿山石中含有地开石的占2/3以上,寿山田黄石中未见高岭石,而"老挝田黄"样品均含高岭石。  相似文献   

3.
近一段时间来,大量来自老挝的"老挝石"进入福州寿山石原石市场,给福州的寿山石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笔者收集了福州市场上部分"老挝石"样品,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中红外光谱(MIR)和近红外光谱(NIR)等测试方法对"老挝石"样品的外观特征、矿物组成及鉴别方法进行初步研究。研究表明,"老挝石"样品的相对密度为2.52~2.60,微透明—半透明,颜色以白色、红色、粉红色为主,黄色较少,颜色不及寿山石丰富明快。"老挝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包括高岭石、地开石和珍珠陶石,未见叶蜡石和伊利石;含高岭石的"老挝石"样品多为红色或浅红色,透明度较差,类似于寿山石中的善伯石等品种;由有序度较高的地开石组成的"老挝石"样品颜色较浅,透明度较高,与寿山石中的一些坑头石和高山石品种接近;以珍珠陶石为主的"老挝石"样品颜色较浅,多为白色,透明度较好,半透明,而在寿山石中含珍珠陶石的品种很少。"老挝石"的矿物组成与寿山石中的高山石类相似。但是,高山石类寿山石的大多数品种以地开石为主,而"老挝石"样品中含高岭石的占多数。这可能是寿山石与"老挝石"在矿物组成上的重要区别。在鉴别"老挝石"时,应十分注意这一点。近红外光谱分析可以鉴别高岭石,有可能为"老挝石"的鉴别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现场无损检测方法。褪色实验表明,在通常条件下,光照不会使"老挝石"产生明显的褪色现象。一些石商反映的褪色现象,或许与"老挝石"表面所含的水分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工艺雕刻界素有“红、黄、青”三大佳石之称。红者 ,昌化鸡血石 ,凝红欲滴 ;黄者 ,寿山田黄石 ,润色通灵 ;青者 ,青田封门青 ,温润若明。而其中又以田黄最为珍奇 ,自古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御封。由于田黄现今资源稀少 ,尤为贵重 ,几乎三倍于黄金之价格。石中瑰宝话田黄寿山石因产于福建省福州市东北郊的寿山而得名 ,寿山石有的以产地命名 ,有的以坑洞命名 ,还有的是以石质命名 ,基本上可归纳为“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大类。田坑石系指水田里零星产出的寿山田 ,以黄色品种最为珍贵 ,即“田黄石” ,简称“田黄”。由于…  相似文献   

5.
田黄石简称为 "田黄”. 由于其珍贵, 又称为田黄宝石. 狭义的田黄石指产于福建省寿山地区田坑中的田黄冻石. 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极品. 据<福州府志>云: "寿山石作印, 并杂镂人兽瓶盂以为供玩. 其品以田坑为第一, 水坑次之, 山坑又次之. 其色以田黄艾绿为第一. 丹砂次之, 瓜瓤红又次之. 今山之精华已竭, 取之旧藏家亦不可得, 价与珠玉等, 而难得又过之. ”因此, 在民间流传: "得黄金易, 求田黄石难. ” 田黄石有多种黄色. 高兆观石录云: "有甘黄者, 妍如萱草, 倩比春柑; 或黄云薄掩, 日影 ; 或琥珀百年, 晶莹烂烂. 有新黄者, 如初日秋葵, 如微阴吐晕, 又若新栗初蒸, 然沁骨, 夕阳拖水, 悠然谋目. ”有人将黄色划分为金黄、桔皮黄、桂花黄、糖果黄、蒸栗黄、 奶黄等色调. 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实, 人们主要喜欢田黄宝石鲜艳、亮丽的黄色. 田黄石的质地很重要. 狭义的田黄宝石就是指田黄冻. 所谓"冻”就是指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田黄冻中具有"萝卜纹”或"萝卜纹带”, 实际上是指田黄冻中半透明的细脉纹或细脉纹带. "萝卜纹”在远处是看不见的, 只有在近处才能看清. 因此, 这种田黄冻中的萝卜纹很难作假, 这也是区别狭义田黄宝石与广义田黄宝石的重要标志. 笔者收藏的两枚田黄宝石印章珍品, 在近处可清晰地见到"萝卜纹”, 呈半透明的粉白-灰白色冻状; 而在稍远处观看, 田黄宝石则呈亮金黄色, 宝光闪闪. 在田黄宝石中, 可见到"红格”或"红线”, 有人认为这也是真正的田黄石的标志. 所谓"红格”和 "红线”, 实质上是指田黄宝石中不规则的红色细线. 据笔者观察, 红线原来是裂隙, 其中红色是氧化铁. 该裂隙在田黄冻中又被胶结, 所以与新出现的裂隙是截然不同的. 狭义的田黄宝石之中有些没有"红格”也不足为奇. 有人认为"无格不成田”, 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任磊夫将田黄宝石划分为3种: (1) 田黄冻, 矿物成分主要为珍珠石, 有时可见到少量的伊利石; (2) 田黄石, 是珍珠石与地开石不同比例的混合物; (3) 银裹金, 是纯白色半透明的地开石包裹着金黄色的冻状珍珠石. 笔者1991年在<地球>第2期发表文章, 认为市场上的田黄石多种多样, 在下等品的田黄石中, 见有以叶蜡石矿物集合体为主的田黄石岩; 在中等品级的田黄石中, 有以地开石或珍珠石矿物集合体为主的田黄石岩; 而上等品级的田黄石, 是由含有较多高铝、低硅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集合体组成的田黄石岩. 狭义的田黄石一般不大, 多在50 g以下, 最大的可重达4.3 kg. 但大的田黄石一般透明度低, 且石质粗硬, 有人称其为"硬田”. 笔者对狭义田黄宝石进行测试, 结果为: 田黄宝石具萝卜纹部分, 其摩氏硬度在2~3之间; 石皮部分, 摩氏硬度在3~4之间.  相似文献   

6.
一种石膏仿寿山石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燕山大学珠宝玉石鉴定研究中心收到了一些标称是"寿山石"的样品。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检测,测定了样品的折射率、密度、硬度等参数。结果表明,这种样品的折射率约为1.53,相对密度为2.31,摩氏硬度为2.5。虽然样品的颜色、硬度、折射率等与寿山石的都很接近,但是样品的密度低于寿山石的。为了确定其真伪,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分别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样品主要由石膏和含水量不确定的烧石膏组成,并不含有地开石、珍珠陶石、叶蜡石、伊利石等组成寿山石的矿物相,是一种寿山石的仿制品。这种仿制品在外观上与寿山石很相似,常规宝石学参数也相似,但是前者的密度低于寿山石的。因此,建议检验机构在寿山石的常规检测中应该测定其密度,如果发现密度偏低,应采用其它手段进一步测试。  相似文献   

7.
对二号矿石、汶洋石、山仔濑石、房栊岩石、山秀园石、芙蓉石、大山石等一些近年来在寿山石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寿山石品种进行了研究,详细测定了它们的密度、硬度和矿物组成等.研究表明,二号矿石、房栊岩石和大山石主要由地开石组成,连江黄石、山仔濑石和汶洋石主要含有伊利石,叶蜡石是芙蓉石和山秀园石寿山石品种的主要矿物组成.综合现有的研究资料,建议将寿山石分为田石系、高山石系、月洋石系和连江黄石系.  相似文献   

8.
余平 《珠宝科技》2001,13(2):29-29
寿山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开发利用历史,它是一种粘土矿物类石雕材料,因产于福建省福州以北约 40公里的寿山乡而得名。这种彩石因最近候选国石时被选为第二大候选石而声誉大噪,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寿山石的主要物质成分为高岭石、地开石和叶蜡石,它“洁净如玉,柔而易攻”,因而被用作生产印章和其它石雕艺术品的上好材料。   寿山石根据产状的不同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和山坑石三大类一百多个品种,田坑石即田石或田黄石,非常稀罕,水坑石因常年受地下水浸蚀,多呈半透明至透明状,出产各种“晶”、“冻”之类的寿山石珍品,在市面上…  相似文献   

9.
1寿山石文化寿山石,以产地福建省福州市北45Km的寿山乡命名;是一种以迪开石或叶蜡石等为主要成分的工艺石材,质致密、细腻,硬度较低,很容易雕刻。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一种,狭义的“田黄石”专指产于寿山乡溪流冲积层中的砾石型黄色寿山石工艺石材。这里的田黄石资源早已基本采尽。印起八代,魏晋衰。极易雕刻的寿山石在印坛界的引进,促成明清篆刻艺术的兴盛,由此结束了两千多年以金铜(玉)为材的历史,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篆刻的石章时代。寿山石成为治印人不可缺少的材料。特别是乾隆等皇帝对寿山石的偏爱,更促进了寿山石文化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市场上常利用优化处理的寿山石或其它石材冒充田黄石出售。通过探索寿山石的染色工艺,获得了寿山石染色的大致过程,旨在为鉴定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寿山石中的白色和浅色品种,采用Fe(NO3)3和FeCl3溶液浸泡,并在约200℃下对样品加热处理4h左右,得到了黄色寿山石。详细讨论了染黄处理的工艺过程及影响因素,通过对比试验总结了合适的染剂——FeCl3。  相似文献   

11.
田黄的矿物组成与微形貌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配能谱仪)、红外光谱仪分别对产自福建省寿山溪流域的田黄样品的基体、"萝卜丝纹"、风化皮部分的矿物组成及其微形貌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田黄样品主要由高岭石族矿物中的地开石与珍珠陶石组成,有的样品中还含有少量的伊利石与石英,其中在基体与"萝卜丝纹"部分中未发现高岭石的存在,而在风化皮中则发现有高岭石.田黄基体中高岭石族矿物的晶体颗粒大小不等,结晶程度不同.有的"萝卜丝纹"与基体的交界处存在一定界限.风化皮中的高岭石族矿物由于水岩反应以及外力作用已失去了具体晶形,但在其表面凹坑中高岭石族矿物仍保持完好的结晶形态.  相似文献   

12.
对日常检测中遇到的一件疑似"银裹金"田黄样品的红外光谱及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确定样品主要矿物组成为叶蜡石,为普通的寿山石品种而非田黄。白色部分含有铅,推断可能是用高铅玻璃涂层制造出了"银裹金"的形貌。  相似文献   

13.
田黄是一种产于福建寿山、以地开石或珍珠陶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玉石,其具有"形""皮""格""纹"特征。由于田黄的价格昂贵,市场上常有田黄仿制品出现。主要介绍一种斜绿泥石质田黄仿制品材料,该斜绿泥石质仿田黄为黄色至褐黄色,玻璃光泽,半透明,具有似"萝卜丝纹"与"红筋",外貌上与田黄十分形似,较易混淆,但斜绿泥石质仿田黄的透明度较田黄的好;该斜绿泥石质仿田黄的实测折射率为1.585,相对密度为2.81,二者均较田黄的高;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斜绿泥石以14.39,7.14,4.74,3.55处的衍射峰为特征,而田黄则没有14附近的衍射峰;红外光谱的结果显示,虽然斜绿泥石质仿田黄和田黄均在3 700~3 400 cm-1范围内具有羟基吸收,但前者显示宽吸收基础上叠加了3 679,3 671,3 651和3 629 cm-1处4个极弱的肩形峰,而后者却有3 700,3 645,3 625 cm-1处的尖锐的强吸收峰。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或红外光谱、折射率和相对密度等测试方法可将其区别开。  相似文献   

14.
昌化鸡血石"地"的矿物成分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镜下鉴定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结果显示, 昌化鸡血石的"地"主要由地开石和高岭石组成, 次要矿物有明矾石、埃洛石、石英和黄铁矿等. 其变化规律是: 从"冻地"到"刚地", 地开石逐渐减少, 高岭石、明矾石、石英和黄铁矿逐渐增多. 鸡血石的"地"的质量明显与矿物成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昌化鸡血石的宝石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及岩石薄片对昌化鸡血石样品中"地"与"血"的矿物组成、形貌特征、化学成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昌化鸡血石"硬地""软地"与"冻地"的矿物组合不同;其中,"地"以地开石为主且呈鳞片状,随着石英的增加,特别是明矾石的加入,"地"的硬度变大."冻地"鸡血石中地开石的结晶粒度比"硬地"鸡血石中的大,但其空间定向性排列没有后者的好.昌化鸡血石中"血"由细小的半自形-他形辰砂微晶集合体组成,其"血"色与辰砂晶体的聚集状态及其杂质成分有关,而杂质成分又与Se元素的质量分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市场上田黄石与其仿制品真假难辩的问题,研究出一种能快速、准确地鉴别出田黄石真假的方法,通过采用显微鉴定—粉末油浸法,充分利用4种仿制品主要矿物成分的光性特征与田黄石有较大不同,达到识别田黄石与其仿制品的目的。研究认为,在显微镜下的鉴定中,准确地测定折射率是最关键的。  相似文献   

17.
昌化明矾石石英地鸡血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宝石学常规手段、偏反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X荧光光谱仪等测试方法对昌化明矾石石英地鸡血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结果发现,该品种鸡血石中的"地"主要由明矾石和石英组成,并含少量的黄铁矿和镜铁矿,不含地开石和高岭石。据其透明度、光泽、硬度等特征应归属于"刚地"鸡血石,但其矿物组成明显不同于其它含有粘土矿物的昌化"刚地"鸡血石。X荧光光谱仪的测试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Sr和Ba,推测其可能含有少量的天青石-重晶石的类质同象系列矿物。  相似文献   

18.
福建寿山石“月尾紫”的矿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自福建寿山地区的寿山石"月尾紫"品种进行了光学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拉曼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的系统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月尾紫"呈显微微晶结构,主要矿物组成为地开石,基质中可见大量的紫红色矿物赤铁矿。赤铁矿呈浸染状分布,是致使"月尾紫"整体呈现紫色的原因。由于赤铁矿本身色调和富集程度不同,导致"月尾紫"的紫色调有深有浅,同时由于赤铁矿浸染分布于地开石颗粒间,使得"月尾紫"呈现不透明状。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地开石颗粒主要呈假六方板状,棱角清晰,厚度均匀,呈叠瓦状、书册状排列,能谱测试结果显示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微米级球状矿物颗粒为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19.
四种绿色图章石的宝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市场上采集的浙江山炮绿、四川绿、云南绿、贵州绿4个品种的绿色图章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拉曼光谱仪等测试方法对4个品种图章石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微观形貌等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山炮绿和四川绿的主要矿物组成都为绢云母,云南绿的主要矿物组成为伊利石,而贵州绿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地开石,从主要矿物组成上可以将贵州绿和云南绿与其它品种绿色图章石相区别。但山炮绿和四川绿主要矿物组成都为绢云母,次要矿物特征也比较相似,都为地开石和石英,因此山炮绿和四川绿从矿物组合特征上难以进行区分。杂质离子的研究表明,绿色图章石的颜色与Cr、Fe离子的混入有关。  相似文献   

20.
昌化鸡血石"地"的研究及其质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品种昌化鸡血石的"地"进行了常规宝石学特征鉴定、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红外光谱的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昌化鸡血石"地"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呈明显的规律性和过渡性:地开石的质量分数越高,结构有序度越好,其"地"的质量就越好;随着明矾石的加入,"地"的透明度逐渐变差,摩氏硬度也增大;伴随明矾石的增多以及石英的加入,昌化鸡血石的"地"从"软地"过渡到"刚地";当石英的质量分数达到25%以上时,昌化鸡血石的"地"则属于质量较差的"硬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