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析计算云溪水库的设计洪水,采用实测降雨资料和查图法计算设计暴雨,基于最不利原则选择暴雨结果,通过推理公式法和瞬时单位线法进行不同重现期设计洪水推算,并与原除险加固设计洪水成果作对比。结果表明:利用瞬时单位线法计算的0.1%~1%频率下的洪水设计成果与原除险加固成果差别在5%以内,相差不大,且千年一遇设计洪峰较原除险加固成果略小。因此,出于工程安全考虑,云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最终采用原除险加固设计洪水成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苇子沟水库的除险加固洪水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本次计算设计暴雨、设计洪水成果与原设计成果比较,与分期洪水均在合理范围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2010年第二松花江流域白山、丰满水库发生近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本文考虑了2010年大洪水对第二松花江干流白山、红石、丰满设计洪水参数的影响,对设计洪水成果进行了复核、分析及论证.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白山、红石、丰满设计洪水成果仍可沿用原联合审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鉴于原设计洪水标准偏低、设计洪水成果采用系列(1958—1990年)较久远,通过延长鹤地和文官两个水文站(1991—2013年)的资料系列,对鹤地水库设计洪水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计算,特别是对洪水资料的还原处理和对典型洪水的复核确定;从历次成果对比、区域特征参数分布规律、上下游水文站特征参数对比等多个方面对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本次洪水复核计算对指导鹤地水库今后的防洪度汛等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为同类工程的洪水复核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丹江口水库设计洪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变时空同倍比放大法对丹江口入库设计洪水过程线进行了推求,结果表明:①复核的丹江口坝址洪峰流量和最大7 d洪量频率计算成果与原成果一致;②洪水过程线放大系数采用入库设计成果;③变时空同倍比放大法在保证设防标准不变的前提下,解决了原设计洪水洪峰流量超过频率设计值的问题;④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宜采用上游梯级枢纽影响下的丹江口设计洪水成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暴雨资料及暴雨图表等方法对设计洪水进行复核,为岩垱水库除险方案和加固措施提供依据.在复核过程中,通过对暴雨特性、暴雨频率分析,利用设计点暴雨、设计雨型和设计面暴雨计算成果,采用扣损法进行产流复核分析,瞬时单位线法进行汇流复核分析,从而确定岩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洪水.通过与原设计洪水成果和地理位置邻近的其他水库洪水成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岩垱水库除险加固竣工投入运行3年来,经受住了洪水考验的事实说明本次洪水复核计算成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人民黄河》2019,(12):30-34
设计洪水成果是流域规划和工程设计的基础,是流域洪水管理的依据,其量级直接影响防洪对策的制定和防洪工程的布局及运用。依据最新的流域水文站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大中型水库蓄水变量、水利水保工程数据、历史调查洪水、洪水漫溢等资料,在历次规划或设计审查成果的基础上对黄河中下游设计洪水成果进行了修订。结果表明:修订成果采用的洪水系列较原系列延长近40 a,能较好地反映流域水文情势变化情况;修订成果对影响洪水系列一致性的因素考虑更全面,符合最新规范要求;与原成果相比,修订的三门峡站设计洪峰流量减小14.9%~16.0%,设计洪量减小10%左右,花园口站、三门峡—花园口区间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量均减小10%以内。此外,采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分析了成果修订对黄河下游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13年8月15日至17日,抚顺地区出现区域性大暴雨,致使浑河上游北口前站、四道河子站的洪峰流量超过了历史记录,给浑河原设计洪水成果提出重新复核计算的要求。根据本次暴雨洪水过程,结合对历史洪水调查以及历史洪水重现期的分析进行洪峰、洪量频率计算。结果表明,除暴雨中心附近的北口前、红河四道河子水文站设计洪水成果有所变化需要采用新成果外,其它站的设计洪水成果均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因此可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9.
黄河天桥水电站面流消能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桥水电站采用面流消能,原设计洪水标准为100a一遇,经本次水工整体模型试验,对100a一遇设计洪水、500a一遇校核洪水和1989年实测洪水均作了定床和动床试验研究。成果显示,100a一遇洪水和1989年洪水在建筑物下游可保持面流流态,无严重冲刷;500a一遇校核洪水则出现底流,冲坑较深,应考虑采取工程措施以改善流态,降低单宽流量。  相似文献   

10.
文中分析了洪水系列延长后对桓仁、回龙山、太平哨设计洪水参数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论证,得出桓仁、回龙山、太平哨水电站坝址洪水,仍可沿用原审定成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大兴川水电站批复的初步设计阶段坝址计算洪水成果采用的水文系列资料为1953~2005年,近年来,水电站所在二道松花江流域发生了2010.7.28和2013.8.16两场特大洪水。考虑到特大洪水年份对水文成果的影响,利用汉阳屯、两江口、大甸子、大蒲柴河、松江5个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将洪水系列延长至2013年,对大兴川水电站坝址设计洪水进行了复核。通过分析计算,本次水电站设计及校核洪水复核成果远大于原设计成果,其结果可为大兴川水电站防洪调度提供重要的水文数据支撑,同时复核方法也可为其它类似水利工程洪水复核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龙江叶茂水电站原设计洪水计算采用1936-1985年断续46a系列,现复核采用到2004年,增加了近20。洪水资料,增强了系列代表性;历史洪水仍以1902年为首,其重现期由原设计采用的84a复核为103a;H~Q曲线把各年实测点子绘于同一图上,采用上包线成果;水库的泥沙淤积采用拦沙率方法计算,经计算分析认为淤沙对水库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为检测现阶段石头河水库运行的安全性,论文依据当前行业规范及1954-2008年石头河水库的洪水系列,对石头河水库的防洪标准进行了复核。分析结果表明,与建库设计洪水成果相比,本次设计洪水有所增大,其原因是石头河洪水类型为暴雨型洪水;从历年洪水过程来看,石头河洪水总趋势成上升状态,这与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是相一致的。本次设计洪峰流量比原设计值加上安全修正值后的最终采用值小12.3%,结果表明:石头河水库在现阶段可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雨洪公式主要是用于分析研究主汛期设计洪水的计算公式,将它应用于施工期设计洪水计算只是权宜之计,但若将公式所用参数的下延部分处理得当,计算的施工期设计洪水仍有较好精度。本文在尊重原分析成果的前提下,提出公式参数下延的应用,供设计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用朱涂站为参证站,以设计暴雨计算成果进行流域河道洪水设计,通过与图集比较及与邻近流域比较两种方法进行了洪水成果合理性评价。结果表明,西溪流域设计洪水成果分析基本合理,其设计洪水可以作为下阶段设计采用数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暴雨洪水规律提高洪水预报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流域下垫面发生了变化,致使产流规律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按原洪水预报方案作洪水预报时,有较大误差.建议应分析近20年来的水文资料,对原洪水预报方案进行修编,提高洪水预报成果精度.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石佛寺水库枢纽工程设计洪水地区组成分析计算为例,提出了流域设计洪水地区组成计算中各控制地点、各分区设计洪水成果分析计算,设计参数和洪水过程线修正、试错、纠正并进行合理性分析的方法,最终使上游和区间洪水过程组合成果与下游控制地点的设计洪水成果一致,组合洪水成果更加合理,进而满足工程设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文中通过对卡伦山水文站洪水特性和防汛预警区域内堤防现状分析,进行洪水设计分析,联测水文站和堤防高程及2013年洪水水面线,对卡伦山水文站原防汛特征水位进行分析与修订,提出防汛特征水位初步成果,为防汛预警区域洪水预警、防汛抗洪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晓飞 《陕西水利》2016,(2):126-128
中小河流设计洪水计算中,由于无实测洪水资料,通常采用设计暴雨来推求设计洪水,其成果理论性较大,合理性需要实测资料来佐证。本文通过调查沿河发生的洪水,得到各个洪痕,特别是具有代表断面的洪痕,反推其洪水流量,并通过分析各次洪水的重现期,来对比各频率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探析了历史洪水在验证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无资料地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一般是采取多种方法计算设计洪水,经比较综合考虑推荐安全可靠的设计洪水作为采用成果。此法一般存在设计值偏大或偏小的幅度超过可允许范围问题。此文通过实例应用调查洪水成果对计算洪水进行验证,说明了选用洪水成果合理性、选用设计洪水成果安全可靠,为设计洪水计算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也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可靠设计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