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建筑教育在于培养优秀的建筑师,履行对业主的承诺,保障公众的健康与财产。然而建筑师的执业行为是复杂而多变的,建筑教育有必要及时反映这些变化,其架构与主题应符合未来建筑环境的趋势。在社会快速进步、知识爆炸的时代,建筑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我,才能维持和提升自身的执业能力。因此,有必要将学院教育、继续教育与注册制度联结,作为建筑师从养成以至执业的专业生涯中终身学习的计划与目标。  相似文献   

2.
建筑类专业教育与行业执业注册制度密切相关,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中,执业教育更是该类专业本科阶段不可忽视的任务,对其目标和过程应进一步优化。通过分析相关要求和现存问题,笔者认为,应促使学生了解执业相关知识与能力要求,帮助学生建构有差别的执业知识与能力框架,以此作为建筑类专业本科执业教育的适宜目标,提出增强师生及管理者的执业教育意识、建构执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高校与业界合作方式等主要优化途径,以期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更好地为行业输送可较快适应执业要求的本科人才。  相似文献   

3.
付悦 《华中建筑》2010,28(1):185-186
不断细化的专业分工及创新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引入,使得建筑师的实践之路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师的执业水准作为直观明确地检验建筑教育的评判标准,考验着建筑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教学体系。在中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作为职业教育内容之一的建筑策划教育,应将培养目标与建筑师执业模式相联系,取得更加合理清晰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建筑师执业制度的实行与建筑教育对策王国梁我国建立注册建筑师制度已经历了酝酿、建筑教育评估两个阶段,并于去年进入了注册考试阶段。注册考试成为现今建筑界的热门话题,它所产生的冲击波席卷了整个建筑教育领域,冲击着传统的建筑教育体系和人们的观念。一、冲击建筑...  相似文献   

5.
建筑策划是有关保证建筑项目实施水平的重要概念,在欧美和日本等先进国家已实施多年.建筑策划重新规定了建筑师在建筑项目实施中应扮演的角色,赋予建筑师以新的工作职能,并影响到建筑教育、执业建筑师培养和建筑师继续教育等相关方面.  相似文献   

6.
于辉  张宇 《中外建筑》2009,(1):91-93
建筑师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的培养受到建筑学高等教育的重大影响,本文在探讨建筑师培养与建筑教育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筑师培养是建筑教育的职业性目标,提出建筑学本科教育在进行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责任教育、建筑学的核心价值教育、体验教育、生态建筑理念与设计方法教育和团队协作教育等。  相似文献   

7.
建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与图书馆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于面向执业岗位、强调技能培养和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根据这些特点,文章提出建筑类应用型院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要立足于人才培养的特点、符合教学的需要和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英国的Matrix是西方第一个明确以女性主义为主张的女性建筑事务所。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她们试图挑战父权制下的建筑体系并发展一种女性主义的设计方法,是西方将女性主义理论运用到建筑空间实践中的先锋者。本文回溯了Matrix组建时的政治与社会背景,分析她们以建筑师的身份采取集体合作工作模式、以女性为主体的参与式机制、以技能培训为辅助的女性建筑教育介入的方法来促进女性解放并重构建筑的空间生产。基于女性主义社会建构论的观念,解读Matrix是如何以性别批判的视角来看待和认知城市空间与女性主义建筑,并结合具体建筑案例分析女性视角下的包容性建筑设计。最后本文探讨了以Matrix为代表的女性建筑师及其女性主义建筑观念与实践对于当下建筑学科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轶伟 《建筑师》2020,(2):120-127
本文有意识地把王维仁的学术活动和建筑实践置于中国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现代转型的历史框架中。通过早年求学执业经历的回溯、教学与研究的互动、个人建筑实践的评述三个层面来立体地呈现王维仁知行合一的研究视野和设计主张,以连贯的建筑设计史视角来审视其所内含的二重性。借助个人活动的微观聚焦与历史背景的铺垫,并横向对比大陆的建筑实践,从而反思高校建筑师群体的身份认同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建筑与文化》2009,(6):115-115
目前,不少高校建筑学院的教授拥有了自己的建筑工作室,教授们在兼顾建筑设计教学的同时经营工作室。不同于设计院的建筑师工作室和独立执业的建筑师工作室,教授们所开设的这类工作室具有关注实验与实践、理论与理想、发生与发展的多重特征和兼顾建筑教育、建筑实践的双重意义。下期关注将就这一现象展开剖析,探讨教授工作室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新发展--中国建筑教育的再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建筑高等教育.全球化给中国建筑教育带来挑战;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对建筑教育提出更严峻的任务;与建筑实践相结合促进了建筑教育体系的发展;改革开放使建筑教育进一步国际化;数字化趋势给建筑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就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再思考,试图为新时期中国建筑教育的新发展指出可能有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黄靖  徐燊  刘晖 《新建筑》2014,(1):144-147
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整合是目前建筑教育的发展趋向之一,选取“可持续建筑”和“数字化建筑”两类代表课程,分别从建筑教育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三个层次,剖析了英美建筑教育中对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整合,归纳出“从理论到实践”和“从实践到实践”的思路与方法,从“它山之石”的视角对我国建筑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1977年至今的中国建筑教育作为分析对象,以专业教育对建筑师在代际变化中的影响为切入点,重点考察了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出生的建筑师在校所受教育与从业表现之间的关系,借助关键词,分析了中国当代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其中的缺失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柴瑞琳  李华磊 《山西建筑》2011,37(8):250-251
针对建筑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理念进行了探讨,分别阐述了建筑职业教育与建筑行业、先进教学理念与生动教学实践、教师队伍与学生三方面的和谐发展要点及具体措施,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5.
求实与创新——南京大学建筑教育多元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国内外建筑学教育发展背景作了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建筑教育学所面临的问题,重点对南京大学建筑教育实践做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指出建筑学专业学生建筑艺术价值评判能力较低的现状并分析了成因,提出了3条切实可行解决方法,一是进行课程设计评图体制的改革;二是举办有一定影响力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作品展览;三是增设一些新兴课程。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建筑学专业学生建筑艺术价值评判能力。  相似文献   

17.
卢峰 《室内设计》2015,(6):28-31
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建筑 学专业教育机遇与挑战共存。本文结合我 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相关工作,探讨了 当前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在学制设置、通识 教育、实践教学等方面所面临的需求变化与 发展趋势,提出依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计划与校企合作等办学平台,推进以创新能 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育模式改革,逐步使 建筑学专业教育成为我国高校专业教育改 革的示范窗口。  相似文献   

18.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学专业教育对建筑技术课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针对传统设计课教学模式存在轻技术现象,结合近年来教学实践,对引入建筑技术关键环节教学模式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建筑设计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协同发展理念下各地区建筑教育的共同进步是提升全国建筑教育水平的关键。以60年来安徽省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结合安徽省人才培养的需求与专业发展的不足,提出"协同发展"的地方建筑学专业教育理念,总结近年来安徽建筑教育协同发展的改革和实践,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以期对欠发达地区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One way to question the nature of architectural work and the tasks of the architectural “worker” is to examine the specificity of a related group of practitioners. This was the approach of WORKAROUND: Women, Design, Action, an exhibition at RMIT University's Design Hub Gallery in Melbourne (July 25–August 11, 2018), which demonstrated an emerging movement of women working within an expanded field of architec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some of the processes, conceptual frameworks, outcome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WORKAROUND exhibition, revisiting its central theme—the workaround itself—and its value for enabling change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