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磁粉是磁粉离合器(MPC)及制动器最关键的部件。采用气雾化工艺制备一种新成分磁粉,并对其耐氧化性和失效机理进行初步探讨。静态检测表明,新磁粉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高温磁稳定性;动态测试中,磁粉表现出输出扭矩高、耐热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了用喷射成形设备制取NdFeB磁粉的颗粒分布、组织及其磁性能的变化,根据国产设备的条件,探索适合于高性能磁平的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3.
钡铁氧体磁粉的热处理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志刚  李佑楚 《化工冶金》1999,20(4):337-341
对生产钡铁氧体磁粉的不同热处理方式进行了研究,以化学共沉淀得到的合成料粉为原料,分别在循环流化床和马费炉中进行了对比实验,考察了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磁粉磁性能、晶体结构和表面形态的影响,特别是温度的影响,以及适宜的热处理条件;讨论并分析了循环流化床设备在粉体材料热处理中具有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动态热处理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分别从磁滞回线、损耗、磁导率及直流偏置特性来分析硅对铁基磁粉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含量的增加,磁粉芯的饱和磁感应强度降低,纯铁粉芯的饱和磁感应强度最大;磁粉芯损耗随着硅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纯铁粉芯的损耗最大,FeSi6.5的损耗最小;纯铁粉芯的磁导率要高于铁硅磁粉芯,但随着硅含量的增加,磁导率又缓慢上升;随着硅含量的增加,磁粉芯的直流偏置特性DC-bias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了5种不同粒度分布的粘结磁粉,分析了粒度分布对粘结铁氧体磁性能及压缩密度(CD值)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磁粉颗粒形貌,分析了颗粒形貌对压缩密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双峰状的粒度分布曲线对提高磁份的压缩密度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钡铁氧体磁粉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司新文  宋玉珍 《化工冶金》1996,17(4):357-361
钡铁氧体磁粉是适合高密度磁记录使用的性能优越的记录材料之一,随着磁记录密度的不断提高,磁粉的粒度成分为衡量磁粉性能的关键因素,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对制备条件,热处理工艺等进行了探索,研制了超细的(0.15μm)磁性能较好的(σs=57emu/g,Hc=2500Oe)钡铁氧体磁粉,并与国外同类样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高导磁高品质因数磁粉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数量冶金学方法和回归分析法找出影响磁粉芯性能的重要因素,导出线性回归方程来判断工艺影响的数量关系,大大减化了实验方案,研制出性能较美国样品高的高导磁高品质因数磁粉芯。  相似文献   

8.
添加Zr对NdFeB合金HDDR磁粉的磁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朝辉  宋晓平  高建荣 《稀土》2000,21(2):37-39
本文主要研究了合金元素 Zr对 Nd Fe B合金 HDDR磁粉的磁各向异性和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Nd Fe Zr B合金磁粉出现了磁各向异性 ,且其显微组织中出现了针状的富 Zr相。  相似文献   

9.
粉末颗粒对Fe-Ni-Mo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磁粉芯的形貌和组织结构。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FeNiMo合金粉末及其制品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气雾化球形粉末有利于绝缘处理;在压制中颗粒变形;由一定粒度配比的α固溶体合金颗粒构成的磁粉芯具有其特有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10.
粘结剂对纯铁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纯铁磁粉芯,研究了粘结剂含量、组成对磁粉芯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粘结剂含量为2.7%~3.6%,无机与有机粘结剂组成为3∶2~3∶1时,粘结剂的包覆效果较好,样品的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改善,抗压强度达到了480 MPa;粘结剂含量为2.8%~3.5%,无机与有机粘结剂组成为2∶1时,磁粉芯磁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The distribu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electromagnetic force of F-EMS were simulated by ANSYS12.0 software. The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and electromagnetic force of billet with various stirring parameters were cal- culate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and electromagnetic force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is not positive with the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Depending on the com- bination of the practical production, the central segregation of high carbon steel SWRH77B is improved effectively under the best stirring parameter that the current is 360A and the frequency is 12Hz.  相似文献   

12.
李熠  倪红卫  张华  罗荣华 《特殊钢》2012,33(2):10-13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380 mm×280 mm大方坯结晶器电磁搅拌的三维数学模型,系统研究了电磁搅拌工艺参数(电流250~500 A,频率1.5~3.0 Hz,结晶器铜板厚度34~40 mm)对结晶器内电磁场的分布影响。结果表明,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沿铸流轴向呈"两端小、中间大"分布;电流从350 A增大到500 A,搅拌器中心的磁感应强度呈线性递增;频率由1.5Hz增大到3.0Hz,搅拌器中心磁感应强度仅减小0.001 5 T;随着结晶器铜板厚度的增大,铸坯宽面、窄面和角部的磁感应强度都减小。在实际连铸U71Mn重轨钢中,电流应该维持在400 A以上。  相似文献   

13.
圆坯中频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磁场分布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中频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内磁场分布,通过实验的方法测量出不同电参数和工艺参数下圆坯中频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随着功率和感应线圈电流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功率时随着电源频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相同电流时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增幅却在减小;在本实验中,相同功率下频率为2500 Hz时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最大;随着自由液面的下降,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当自由液面位于感应线圈的中心高度时磁感应强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张晓鹏  于旭光 《特殊钢》2012,33(2):46-48
在于法制备烧结钕铁硼生产线上,研究了11.54 MPa和9.23 MPa两种成形压力对Φ9.5mm烧结钕铁硼磁体(/%:31.00Pr+Nd、1.20B、0.20Al、余Fe)微观组织与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压力增大可以改善晶粒分布的不均匀性,提高取向度,从而提高剩磁与磁能积;但成形压力增大易使晶粒尺寸增大,从而使矫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款多模式电磁搅拌器, 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 Maxwell建立了多模式磁场电磁搅拌器的三维数值模型, 同时利用高斯计对实验平台的电磁场参数进行测量。将两者进行比较之后, 发现两者整体趋势一致, 数值偏差很小, 证明了数值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最后, 利用搭建的三维数值模型, 研究分析励磁电流强度以及励磁电流频率对旋转磁场、行波磁场以及螺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以及电磁力分布规律的影响, 以此达到优化工艺参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取向电工钢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合金元素钒,并通过铁损P_(17)和磁感B_8的测试与分析,研究了钒对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发现:随钒含量从0增大至0.022%,取向电工钢的平均晶粒尺寸和铁损P_(17)先减小后增大、织构等级和磁感B_8先增大后减小、磁性能先提高后下降。钒含量超过0.020%将恶化取向电工钢的磁性能。取向电工钢中钒含量优选为0.008%,较未添加钒相比铁损平均晶粒尺寸减小14.29%、织构等级增大267.15%、P_(17)减小15.32%、磁感B_8增大13.09%。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利用我厂生产的0.27 mm厚普通取向硅钢(CGO)作为原料制作0.08 mm厚中频用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艺研究过程,着重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与机组运行速度(即保温时间)的热处理工艺对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以900℃×10 m/min为最佳的热处理工艺,获得了取向硅钢极薄带的磁感应强度B 8=1.846 T,铁损P 1.5/400=11.15 W/kg,矫顽力H c=53.57 A/m的良好中高频电磁性能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8.
在马钢工业生产条件下,用高斯计空载测量Φ380 mm圆坯连铸结晶器内在电流参数400~510A、2.0~2.5 Hz的范围内磁感应强度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结晶器中心垂直方向磁感应强度变化曲线呈波峰状,在离结晶器上口约530 mm的电磁搅拌器中心处有最大值;在结晶器水平截面上磁感应强度沿截面中心至边缘逐渐增大。钢液弯月面处的磁感应强度是结晶器中心最大值的10%左右。马钢在现有生产条件下采用400 A/2.5 Hz的电流参数,相应电磁搅拌强度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9.
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含3%Si(质量分数)低温渗氮 HiB钢二次再结晶时高斯晶粒的长大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加热温度对高斯晶粒异常长大、磁感应强度和铁损的影响,分析高斯晶粒异常长大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000~1050℃这一温度区间为二次再结晶的最重要温度区间,在这一温度区间下,晶界以大角度晶界为主,晶粒取向差主要分布在20°~55°之间,满足高能晶界(HE)模型的条件,由于大角度晶界的高迁移速率使得高斯晶粒迅速长大从而使磁感应强度增加最快、铁损值下降最快。  相似文献   

20.
晶粒取向纯铁研究现状及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圣桃  王海军  荣哲  项利  付兵 《钢铁》2016,51(12):1-7
 晶粒取向纯铁是一种具有(110)[001]织构的电磁纯铁,因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矫顽力的直流磁性,常被用于制作磁屏蔽、电磁铁,特别是高磁场下工作的变压器和电机。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及生产晶粒取向纯铁的技术情况,分析了不同研究者及生产厂家的生产技术特点。综合目前关于晶粒取向纯铁的报道,其磁感应强度[B800=]1.80~1.91 T,仅新日铁的几篇专利[B800]达到1.92~2.03 T,相比纯铁的饱和磁感应强度2.16 T(纯铁理论饱和磁感应强度值)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缺乏关于晶粒取向纯铁二次再结晶行为和抑制剂控制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