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今世界高效洁净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动态□湖南石门发电厂/李正富□湖南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段学农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先导的电力工业,我国燃煤电站占据主导地位,燃煤电厂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占70%以上,据专家预测,即使到2015年我国燃煤发电的比例仍高达70%...  相似文献   

2.
IGCC与未来煤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许世森 《中国电力》2005,38(2):13-17
我国以燃煤发电为主的格局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在我国发展洁净煤发电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电力工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出发,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未来社会对燃煤发电的要求.分析了目前各种洁净煤发电技术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得出IGCC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特性.是一种可实现高效低污染的先进燃煤发电技术。从美国、日本等国未来燃煤发电的发展计划可以看出:以IGCC为基础,将煤制氢、燃料电池发电、液体燃料生产、CO2分离和处理等过程集成的能源系统是未来燃煤发电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可实现燃煤发电的高效率和近零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在役煤电机组调峰运行已成常态化,燃煤发电机组与压缩空气耦合既可以提升燃煤机组调峰能力,又可以提升负荷响应速率,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研究燃煤发电机组与压缩空气耦合储释能过程热力系统优化配置,从热经济性角度定量分析储能过程中压缩机的驱动方式、释能过程中热源位置、耦合运行系统效率、调峰能力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燃煤电厂的烟气脱硫问题华中理工大学曾汉才1前言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大电站和大机组大批上马,300MW和600MW机组已成为当前电站的主要机组。我国以煤电为主,电厂燃煤含硫量一般要比平均煤中含硫量高。据预测,电厂燃煤含硫量将逐年增加,燃用中...  相似文献   

5.
燃煤锅炉的最新发展编者按1995年10月下旬在上海举行的“1995英国电力研讨会”上,Babcock能源公司(BEL)针对我国燃煤电厂占绝对优势的状况,作了燃煤亚临界汽包炉及超临界直流炉的技术发展介绍,现摘录于下。1亚临界汽包炉1.1屏式过热器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电力来源逐步实现多样化以色列政府已批准在南部沿海城市阿什克伦建设1座耗资13亿美元的燃煤电厂,这座燃煤电厂将是一系列燃煤电厂中的最后一座。新电厂将于2008年投产,装机1.1GW,电厂附近的煤矿已开始生产。公司还计划建设9座燃气电厂,把3座燃油电厂改为燃气电厂。天然气将通过管道从地中海运来。以色列电力侧不能只依靠一种单一能源,对于非常脆弱的输气管线,发展燃煤电厂非常重要。▲东京电力公司核电机组关闭损失惨重东京电力公司将从3家电力和天然气企业处购买12万t以上液化天然气(LNG),以缓解下属电…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收、管、用三个方面对目前电站燃煤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电厂燃煤管理措施,以降低燃煤成本。  相似文献   

8.
《电力建设》2006,27(5):50-50
3月9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能源[2006]401号文,就核准广东梅县荷树园电厂二期工程项目作出批复。批复指出,核准广东梅县荷树园电厂二期工程。本工程建设2台300MW国产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发电机组,厂址位于电厂一期工程西侧。电厂投产后,年需燃煤约286万t。主要燃用当地产无烟煤和煤歼石的混煤,燃煤经公路或铁路运至电厂。  相似文献   

9.
春天的到来让北京市民们更关注头顶上的这片蓝天能否持久,北京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加紧了实施的步伐。3月19日,石景山热电厂燃煤机组关停;20日,国华北京热电厂燃煤机组关停。根据北京市2013~2017年加快压减燃煤和清洁能源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去年率先关闭了高井热电厂,按照规划,2016年北京市4家大型燃煤热电厂中的最后一家--华能热电厂也将关停。预计到明年4大热电厂关停后,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万吨,氮氧化物1.9万吨,粉尘3千吨,燃煤消费将减少920万吨,占全市压减燃煤目标的70%左右,相当于3.5个首钢搬迁减少的燃煤量。  相似文献   

10.
降低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慧萍 《上海电力》2000,13(3):17-20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碳生产消费国,也是目前世界上以煤碳为主要能源的9个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急剧增加。在1995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已达2370万t,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中国电力工业及互联电网发展的现状、中国电网互联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思路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目前推进中国电网互联的较成熟的技术方案如特(超)高压交流、柔性输电技术及直流输电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应用直流输电输电技术以及柔性输电技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对各种方案的应用范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魏力军 《发电设备》2006,20(6):398-401
介绍了我国目前能源结构和电力生产形式的构成,分析并指出了中国潜在的电力危机的种种表现。阐述了实施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并提出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我国电力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介绍了DSM的概念和国际经验,提出了实施DSM在经济、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核电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回顾了中国核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中国核电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阐述了合理明确与长期稳定的核电发展政策、统一规划和集中管理、确保安全、可持续发展、自主开发以及高效市场化发展等核电建设和运行中应严格遵守的基本原则,对中国未来核电发展的规模、总体布局、技术与经济取向等问题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自2016年以来,中国海上风电快速发展,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结合“十三五”以及欧洲海上风电开发与运行经验,对“十四五”中国海上风电技术装备能力、经济性以及规模布局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十四五”末,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2500万~3500万kW;装备制造能力可满足每年300万~500万kW海上风电开发需要;除个别省份和海域可实现平价上网外,总体难以达到平价上网水平。开展海上风电勘察与资源再评估,适应中国风资源条件风电机组选型,提升大规模集中连片海上风电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完善海上风电发展相关政策是促进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风电发展宏观障碍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的风电事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至今仍然没有取得大的突破。为了解决这一状况,使中国的风电事业得以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将世界各风电强国和我国的风电发展现状作一比较,然后重点分析了中国风电事业发展的宏观障碍,揭示了风电价格与风能资源、融资条件和税收条件的关系,阐述了风电设备本土化率难以提高的原因,并且讨论了风电购电合同以及市场需求量对于风电发展的影响。针对文章中所涉及的每个问题,都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Development course Since 1970 when th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of Qinshan No.1 Nuclear Power Plant started,China‘s nuclear power industry has grown out of nothing,and then adjusted the step from moderate development to vigorous development.In this course,China‘s nuclear pow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also been unceasingly developing and strengthening itself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one by one.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为宏观背景,以电力通信各时期发展规划为线索,梳理了电力通信专业的发展轨迹;以同期IEC,ITU,IEEE,GB,YD标准体系中电力通信相关技术标准的统计数据,佐证国际国内通信业界主流技术的发展进程;尝试将中国电力通信融入一个新的开放空间,审视电力通信专业的特点及电力通信网建设中的技术政策,为电力通信人鉴史明治而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利用现状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划,认为我国整体发电机组能效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火电机组运行方式不合理,小火电机组比重过大。针对节能减排政策环境下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势,指出中国电力工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出路在于加强政策引导、逐步优化能源结构以及加强电网同步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刘必媛 《广东电力》2004,17(5):19-21
我国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缩小差距、提高竞争力,对我国发展风电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鼓励竞争、加大科技投入、给予适当政策优惠等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的采纳实施,将加快我国风电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张高  薛松  范孟华  张寒 《电力建设》2021,42(4):132-140
随着我国2060年“碳中和”发展目标的提出,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装机比例都将快速增长。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和反调峰特性,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极大挑战。需求响应作为灵活性调节资源,其发展有利于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当前,我国已在多省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需求响应试点,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快速推进,建立需求响应市场化交易机制,实现需求响应与我国电力市场的有机衔接迫在眉睫。文章以需求响应国际发展经验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我国需求响应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路径,设计了面向我国电力市场的需求响应市场化交易机制,为我国需求响应发展提供了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