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前我国酱油年产量约为190万吨,约消耗纯蛋白质19万吨以上,折黄豆饼约47.5万吨(以黄豆饼含蛋白质40%计).我国大豆生产近年虽有所恢复和发展,但年产量仍不敷需要。众所周知,蛋白质是世界性紧张物资,我国大豆供应的紧张状况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彻底解决。因此,提高酱油生产中蛋白质原料利用率,对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加酱油产量,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市场供应,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酱油原料蛋白质利用率,我国曾进口日本的FM式连续高短蒸煮罐,因费用太高不宜推  相似文献   

2.
日本酱油年产量约120万吨,其中半数以上是由5大企业生产。酱油品种有浓味酱油、淡味酱油、白酱油、大豆酱油及甘露酱油等。其中,浓味酱油的消费量最多,约占酱油总产量的85%。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我国酱油生产据史书记载有二千年历史,目前酱油年产量约二百万吨,占世界第一位。从业人员约六十万,年工业总产值约十二点五亿元。产量达万吨以上工厂不足十个,吉林酿造厂,广东珠江酱油厂年产量最大约二万吨。六千吨以上的有三十个工厂,三千吨的约五十个,全国县级以上厂有二千多个,近年区乡工业中出现了一批几百吨的酱油厂,均为就地生产,供应范围小。我国出口酱油亦占世界第一位,八四年为二万四千多吨,且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广东酱油。从国际市场价格看,我们的酱油是有竞争潜力的,但酱油澄清度和包装是最大弱点。  相似文献   

4.
《信息日报》讯,前景广阔大豆蛋白质应用十分广泛,与动物蛋白相比,突出优势是价廉物美,安全系数较高,更多地应用大豆蛋白质代替动物蛋白质已成为国际趋势。国内大豆蛋白的年产量不足2万吨,而实际国内需求量超过3万吨。但目前国内大豆蛋白需求市场不景气,价格下降。国内80年代起步的大豆蛋白行业,约有20多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约为5万吨,其中1/4的企业年产量在3000吨左右,其产品只有分离蛋白、浓缩蛋白、脱脂蛋白等品种,与国际相比差距较大。发达国家大豆蛋白开发已达到很高水平,产品有乳化、凝胶、肉粒、肉粉等80多种类型,广…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植物蛋白质与动物蛋白质开发并举,重点挖掘植物蛋白质,,是现阶段提高我国人民营养水平,增加蛋白摄入量,综合改善人民膳食结构的最理想可行的途径。目前,我国大豆年产量约1400万吨左右,其中绝大部分由油厂消化,提出油脂后,剩下的高温豆粕用于制作动物...  相似文献   

6.
调味品行业现状一、生产 目前酱油年产量约在500万吨左右,食醋总量在260万吨左右,复合调味品的总量约为120万吨,酱类在80万吨,酱腌菜250万吨。其中酱腌菜行业近年发展较快,主要得益于绿色山野菜加工制品发展比较迅速。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的分析:在近几年内,这些调味品的产销量不会有较大的变化,即使变动也主要集中在企业之间、品种和结构之间的变动。 中国是世界酱油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酱油生产企业2000多家,人均年消费量(包括工业用)3.7公斤。年出口量为  相似文献   

7.
一、面对当前市场局面,民族油脂企业何去何从? 据统计,我国大豆年消费量约4500万吨,年产量却只有1500万吨,余下70%左右的缺额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占全球大豆贸易量6000万吨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一、面对当前市场局面,民族油脂企业何去何从?   据统计,我国大豆年消费量约4500万吨,年产量却只有1500万吨,余下70%左右的缺额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占全球大豆贸易量6000万吨的一半.……  相似文献   

9.
<正>一、俄罗斯大豆产量不及黑龙江尽管俄罗斯大豆收获面积近年不断增加,但产量不如黑龙江省。俄罗斯大豆收获面积最高时为2018/19年度,达到2739千公顷,产量为402.6万吨。而黑龙江近年大豆产量都在600万吨上下,2017年和2018年产量分别为689万吨和658万吨。在单产方面,俄罗斯大豆也不及黑龙江。目前,俄罗斯大豆压榨量超过其  相似文献   

10.
<正>酱油是东方国家特有的调味食品,为我国及日本等地人民生活必需品之一。我国酱油酿造的历史悠久,酱油厂遍及全国各地。现时全国县以上酱油厂有5000家,酱油年产量约250万吨,平均每人每年消费2.5公斤。而日本的  相似文献   

11.
《粮油加工》讯,中国是大豆主产国,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居世界第四位。大豆作为我国第一个放开进口的大宗农产品,现在已成为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之一。其进口数量快速增长,我国已从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1999年我国进口大豆432万吨,2000年猛增至1042万吨,2001年则达到1394万吨,接近国内大豆年产量。2002年中国进口大豆有所回落,为1131万吨。2003至2005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分别为2074万吨、2023万吨、2659万吨,连续三年进口量超过2000万吨。  相似文献   

12.
信息窗     
我国调味品呈持续增长局面 1998年,我国酱油年产量达450万吨以上,食醋产量200万吨,酱类60余万吨,酱腌菜250万吨。预计,1999年,酱油产量将达500万吨以上,食醋产量将达220万吨。复合调味料是调味品中增长最快的一类,1999年总量将达100余万吨。酱油、食醋、酱类及酱腌菜等产品的年增长率均在10%。  相似文献   

13.
<正>1 目前我国大豆市场1.1我国大豆生产发展情况近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徘徊不前,单产较低,产量增长缓慢。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再次减少,约为907万公顷,比2000年减少近24万公顷,减幅约为 2.6%。估计 2001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545万吨,与2000年的1,541万吨基本持平。预计我国  相似文献   

14.
酱油过去都是用大豆、豆并、蚕豆等蛋白原料,小麦、大麦等淀粉原料制成。经过在盐水中,利用酱油曲酶的水介,形成有一定量的水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糖、醇及有机酸,成为特有的香、色、味的调味品。以无锡市来讲,每天就需要四吨豆并做酱油。江苏全省每年约需十余万吨的豆并做酱油。近年因大豆紧张,改用蚕豆做原料,但成品质量很差。江苏省计委号召寻找大豆代用品,无锡轻工业学院和无锡市太湖酿造厂合作用棉籽食用蛋白试做酱油,取得成功,质量比蚕豆的好得多。酱油质量的好坏是以酱油中含总氮的多少和氨基氮的多少来衡量。前者代表酱油味感的  相似文献   

15.
现时日本约有3,500家酱油厂,年产量约12亿升,此数字近年来无大变动。总产量约一半系由五家大厂所生产。由于同行竞争的激烈,农林省标准(JAS)又数度改订,促进了各公司显著地提高了技术和产品质量。酿造酱油的原料蛋白质分解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65%提高到90%左右,这是多为改进了大豆原料处理法与改良曲菌及制曲法所致,与此同时加强了温度与微生物管理,加快了酱油醪的分解,酿造时间从一年以上缩短  相似文献   

16.
周开孝  梁精华 《中国酿造》1990,(3):27-32,43
前言 我国酱油在人均消耗量、质量及生产技术上均落后于日本,目前年产酱油230万吨左右,原料全氮利用率63%,日本年产120万吨左右,原料全氮利用率83%。近年来,大豆(黄豆)等原料价格暴涨(我国大豆产量1986年才达到1936年1,153万吨水平),难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酱油供应市场。 日本酱油的酿造方式分为天然发酵、低盐稀发酵和新式发酵3种,新式发酵主要是将一  相似文献   

17.
日本酱油年产量约120万吨,浓口酱油是日本酿造酱油的主要品种,消费量约占85%。但由于色泽较深,呈红褐色,不宜用于不需色泽的菜肴,故用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日本又先后开发了色泽较淡又具有酿造酱油特有香味的淡口酱油及白酱油等淡色酱油。此类酱油在酿制过程中,尽管采取了防止增  相似文献   

18.
酱油起源于我国,在东南亚各国均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一直是生产与消费大国,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初具规模的酱油生产企业5000多家(年产量过5000吨的大型企业50多家),如加上乡镇企业与个体户预计可达20000家以上,年产量近500万吨,人均年消费约4kg,年产值20多亿元。由于酱油是人们生活必备的调味品之一,其质量状况直接与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因而倍受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酱油的生产原料来源更加广泛,酿造或生产加工日趋现代化。同时,为了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要求,不同风味的酱油品种也日…  相似文献   

19.
日本酱油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恒连 《中国酿造》1991,(2):10-11,46
日本酱油年产量约120万吨,主要品种有浓口酱油、淡口酱油、白口酱油、溜酱油及甘露酱油。近年来,随着饮食生活的西洋化,日本酿造行业陆续开发了无色酱油、改良酱油、颗粒酱油及大蒜酱油等新品种,现简介如下。 一、无色酱油 普通酱油色泽较深,呈红褐色,不宜用于注重色泽的菜肴,故用量受到一定限制。日本野田产业科学研究所将酿造酱油减压蒸馏,得  相似文献   

20.
油菜籽和大豆、花生、棉籽、向日葵为世界五大油料作物,加拿大、印度和我国为三大油菜籽生产国.亚洲各国油菜籽栽培面积占70%.我国油菜籽种植面积占全国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产量占总产量的30%以上.近年来,全国油菜籽年产量在240万吨以上.上海地区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估计可得浓缩菜油磷脂约七、八百吨,除部份用于肥料和饲料外,尚未被充分利用,占用了油厂的场地和资金.因此,开发莱油磷脂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