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包钢带式球团矿生产实际用料情况,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膨润土配比及预热温度4个因素对球团矿FeO含量的影响,采用了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法。试验结果发现,影响球团矿FeO含量的因素由强到弱分别为焙烧时间、焙烧温度、膨润土配比、预热温度;其中,最优水平为焙烧温度1240℃、焙烧时间14 min、膨润土配比2.0%、预热温度600℃;最差水平为焙烧温度1240℃、焙烧时间8 min、膨润土配比3.0%、预热温度900℃。  相似文献   

2.
潘轶  王丽丽  赵文广 《包钢科技》2015,41(2):17-19,23
文章将配置不同氧化度的还原气体,分别在900℃、850℃、800℃、750℃4个不同温度下对500 g的实验球团矿进行90 min的还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还原区温度越高、还原气体氢气含量越高,试验球团矿的还原度越高。  相似文献   

3.
连铸Ni-Cr-Mo-V钢最佳强韧性的正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董丽娜 《钢铁钒钛》2001,22(4):28-32
选用4因素3水平9组试验的正交试验法,得到了连铸Ni-Cr-Mo-V钢最佳强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给出冷却速度和回火温度是提高强韧性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可信度达到95%-99%,淬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则为次要因素。最佳工艺参数为:冷却速度4.4℃/s,入水温度620℃,回火温度680℃,回火时间40min。其强韧性值分别为:抗拉强度571.6MPa,-40℃冲击功192J。  相似文献   

4.
在Gleeble- 3800热模拟机上进行了高速工具钢W6Mo5Cr4V2(M2)钢热模拟试验,测试了从650℃到1250℃温度M2钢的高温力学性能,得到了抗拉强度曲线和热塑性曲线,观察了不同温度下试样的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试验结果表明:M2高速钢的零塑性温度为1220℃,零强度温度为1250℃。良好的塑性温度区为950~1150℃,脆性区主要为1175℃至熔点,在850~950℃存在一个较弱的脆性区。在800℃附近,还存在一个良好的低温超塑性区。分析表明,M2高速钢的高温力学性能与基体组织的相变、碳化物的溶解和低熔点碳化物的熔化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Gleeble-3800热模拟机上进行了W6Mo5Cr4V2(M2)高速钢热模拟试验,测试了650~1 250℃温度M2钢的高温力学性能,得到了抗拉强度曲线和热塑性曲线,观察了不同温度下试样的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试验结果表明:M2高速钢的零塑性温度为1 220℃,零强度温度为1 250℃;良好的塑性温度区为950~1 150℃,脆性区为1 175℃~熔点;在850~950℃存在较弱的脆性区,在800℃附近还存在良好的低温超塑性区;M2高速钢的高温力学性能与基体组织的相变、碳化物的溶解、低熔点碳化物的熔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湘钢30mm正火高强度容器板Q420R为研究对象,通过系列温度冲击试验及NDTT落锤试验测定其韧-塑性转变温度及无塑性转变温度NDTT,并测定出了其厚度t/4、厚度t/2的VTE及VTS温度皆低于-55℃,NDTT温度达到-55℃,说明钢板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7.
王玉  姚瑶  田玉新 《特殊钢》2024,(2):96-100
使用热模拟压缩试验仪器,设置850~1 150℃不同应变温度和0.1~10 s-1应变速率等热变形参数进行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热模拟试验等设备对合金进行组织形貌表征,结合热模拟压缩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及合金组织形貌进行分析,系统性研究4J32超因瓦合金(Fe-32Ni-4Co)在850~1 150℃高温热变形行为及组织形貌演变过程。研究发现,4J32超因瓦合金在900℃以下热变形过程不发生动态再结晶,且合金中存在大量的变形晶粒组织。当热变形温度大于1 050℃时,合金开始发生动态再结晶,且应变速率越快其动态再结晶程度越高。研究结果表明,超因瓦合金最优的热变形温度>1 100℃,应变速率为10 s-1。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用户加工HBW硬度值≤269的需要,降低18Cr2Ni4WA钢Φ60 mm材硬度,利用连轧厂实际辊底式退火炉进行了630~750℃5h炉冷至500℃空冷的回火试验,并借助金相显微镜对18Cr2Ni4WA钢不同回火温度下的组织进行了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回火温度。结果表明,18Cr2Ni4WA钢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先下降后上升,当温度为670℃时,钢材平均HBW硬度值最低(HBW238左右),回火组织为均匀的回火珠光体组织。  相似文献   

9.
张晓东  夏佃秀  王守仁  张云山 《钢铁》2019,54(3):76-81,95
 为了找出51CrV4钢最佳的奥氏体化温度和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51CrV4钢淬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逐渐长大,淬火后组织硬度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经460 ℃回火后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奥氏体化温度为880 ℃时,奥氏体晶粒细小均匀,得到的马氏体组织致密,强度和硬度均达到最大值;当奥氏体化温度达到910 ℃时,奥氏体晶粒粗大,而且试验钢出现明显的脱碳现象,强度、硬度和塑性明显下降。研究表明,在实现完全奥氏体化前提下,为保证晶粒均匀且不出现脱碳现象,51CrV4钢获得良好性能的最佳淬火温度为880 ℃。  相似文献   

10.
《冶金能源》1990,9(6):30-32
卧式钢包烘烤器的研制是在炉外精炼及连铸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而对钢包加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开展起来的。本文介绍了该烘烤器的结构和冷、热罐的烘烤试验情况。试验表明,烘烤的钢包内衬温度达到了1200℃,罐底最高温度可达1350℃,冷罐烘烤时间为4h,400~800℃热罐烘烤时间为2h。  相似文献   

11.
高磁感取向硅钢常化处理过程中氮化物的沉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肇斌  赵宇  何忠治 《特殊钢》1999,20(1):24-26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段式常化工艺,不仅使高磁感取向硅钢(Hi-B钢)热轧时产生的大量Si3N4及少量氮化铁等较完全溶解,而且在中温等温及冷却阶段,可以使大量AlN较弥散地析出,从而抑制初次晶粒正常长大以提高Hi-B钢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室φ350 mm 4辊轧机对V-Nb-Wi微合金化X100管线钢(%:0.057C、1.84Mn、0.25Mo)进行控轧控冷试验。结果表明,在1 100℃始轧,800~900℃终轧,100~400℃终冷温度下,X100钢的组织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下贝氏体。降低终轧温度可细化组织,提高钢的强度;降低终冷温度可提高钢的强度,但使钢的韧性降低。X100管线钢的最佳轧制工艺为终轧温度850℃,终冷温度200℃。  相似文献   

13.
Mn18Cr18N钢热变形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Mn18Cr18N护环钢的热力学模拟试验进行的热变形微观组织研究,列举了几种典型锻造规范和变形机制。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热压变形,产生的微观破坏的极限变形值为850℃-39%,950℃-46%,1050℃-53%,1100℃-40%,1230℃-47%。  相似文献   

14.
32Mn—7Cr—0.6Mo—0.3N奥氏体低温钢的组织和拉伸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材料试验机、SEM、TEM和X-射线分析研究了32Mn-7Cr-0.6Mo-0.3N奥氏体钢的组织和从室温到77K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屈服强度(σ0.2)和抗拉强度(σb)显著上升,延伸率(δ5)和断面收缩率(Ψ)略有减少;77K温度变形前后均为单相奥氏体组织,韧窝粘口占主导并混有少量准解理小刻面的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5.
秦紫瑞  郭宁  郭珊 《特殊钢》2001,22(5):26-29
具有双相组织的新型铸造不锈钢DSS-1(0.5C-2Si-1.5Mn-25Cr-5.5Ni-2Mo-2.5Cu),在含有固相颗粒的高温碱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与耐磨腐蚀性能。此外,该钢还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  相似文献   

16.
在正常生产的Q345D成分基础上不添加Nb、Ti,适当调整C、Mn含量,通过采用粗轧道次压下率15%~20%、待温晾钢时温度〉1 000℃、待温厚度为成品厚度的2.5~4倍、中间快冷返红温度〈950℃、精轧开轧温度830~860℃、精轧前2道次变形率控制在10%左右、精轧后几道次变形率≥15%、精轧总累计变形率〉60%、终轧温度800~830℃、返红温度660~700℃、冷速4~7℃/s等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生产工艺,可获取综合质量优异的Q345D(E)Z35钢板,实现了降成本不降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亚温正火对非调质钢30Mn2V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甲生  潘留国 《特殊钢》2002,23(6):15-17
试验结果表明,在亚临界区加热,缓慢冷却,非调质钢30Mn2V中铁素体含量增多且不出现粒状贝氏体组织,可使室温冲击韧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00Cr25Ni7Mo4N超级双相不锈钢热加工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Gleeble热模拟机对真空感应炉熔炼的00Cr25Ni7Mo4N锻材进行高温拉伸和单道次及连续4道次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在900~1 250℃的范围内随温度提高和在950~1 100℃时随道次递增,00Cr25Ni7Mo4N钢的最大变形抗力逐渐下降;在1 050~1 250℃时,00Cr25Ni7Mo4N钢的变形抗力较低,断面收缩率高于60%,具有较好的热塑性;当应变速率为10/s且温度高于1 000℃,及应变速率为50/s且温度高于1 100℃时,钢的热加工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摘要:通过Thermo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双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X80管线钢在880~1050℃温度区间的静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实验钢在920℃及以下未发生再结晶,在960℃及以上温度,随道次间隔时间延长,静态再结晶率增加。采用不同卷取温度进行了214mm厚度X80板卷工业试制,精轧开轧温度设为920℃,卷取温度510℃的试制钢组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MA,卷取温度410℃的试制钢组织为粒状贝氏体+贝氏体铁素体+弥散分布的MA的细小组织,后者的MA尺寸和贝氏体板条尺寸明显小于前者,表现出更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和DWTT性能。通过TEM发现试制钢中的MA是以马氏体为主的组织,并含有较多纳米级尺寸、以Nb元素为主的Nb/Ti碳氮化物复合析出相,但V的析出量则很有限,此外,高卷取温度试制钢的析出相含量也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