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绿原酸主要存在于忍冬科忍冬属、菊科蒿属植物中,目前对其研究较为广泛。现对绿原酸的化学结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绿原酸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绿原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绿原酸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抗高血糖、高血脂的作用,主要存在于忍冬科忍冬属、菊科篙属及杜仲科杜仲属等植物中,并且含量较高的植物不多,主要包括杜仲(树皮可达5%)、金银花(花中可达5%)、向日葵(籽实中可达3%)、咖啡(绿咖啡豆可达7%)....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双花、二宝花,为传统常用中药材。1来源及产地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Thunb.)、红腺忍冬(L.hypoglauca Mig.)、山银花(L.confusa DC.)和毛花柱忍冬(L.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初放的花。忍冬是忍冬属分布最广的物种,在我国10多个省均有种植,山东、河南为主要栽培区。山东主产于沂蒙山区的平邑、费县、蒙阴、苍山等地,量大质优,称之谓“济银花”或“东银花”。2生物学特性忍冬为半常绿藤本,枝细圆柱形,幼枝红棕色或绿色,密背硬直糙毛。单叶对称,密被柔毛,卵形、长卵形或披针形,长2~6cm,宽1~3…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是常用的功能性植物,绿原酸是其中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以及防腐作用等.通过比较的方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综述,并展望其提取工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饮料工业》2014,(8):23-23
<正>以下为国家药典委员会网站全文转载:我委关注到网上有消息质疑《中国药典》关于"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分类问题,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金银花"作为药名首见于南宋的《履巉岩本草》。《中国药典》自1963年版开始收载金银花,1963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供药用的金银花植物来源只有一种,即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1977年版《中国药典》在金银花标准中增收了其他3个植物来源,分别是山银花(华南忍冬)、紅腺忍冬和毛花柱忍冬。经查当年的药典技术档案,由于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药典工作属恢复初期,新增的三个来源未能找到  相似文献   

6.
忍冬科植物忍冬(金银花)含酚酸与黄酮类化合物。先用不同溶剂萃取忍冬叶,再用柱色谱与薄层色谱进行抗氧性组份的分离纯化,得到八种黄色结晶物质。用β-胡萝卜素共氧化法和烘箱贮存法测定抗氧活性,底物用豆油和猪油,结果得到的乙酸乙酯的粗提物的抗氧性能最强,其次是丁醇粗提物,分离所得八种结晶物质都有一定的抗氧活性。用化学试剂显色和光谱分析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得到忍冬黄素、木樨草素、3′-甲氧洋芹崇、木樨草素-7-0-新橙皮糖苷、异绿原酸和咖啡酸,丁醇粗提物中得到木樨草素-7-0-双半乳糖苷和忍冬黄素-6-0-新橙皮糖苷。异绿原酸和丁醇粗提物水解后制得咖啡酸和混合苷元,抗氧性能增强。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叶中总黄酮、异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分别为4.72%、1.89%和0.44%,茎中的含量分别为1.22%、0.32%和0.11%。  相似文献   

7.
近五年金银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近5年来金银花种质资源、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方法综述近5年国内外的金银花研究资料。结果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金银花的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得少于1.5%,木犀草苷的含量不得少于0.10%。已发现黄酮类亦是金银花抑菌有效成分之一。以单一化学成分为指标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结论应该增加多指标的液相指纹图谱来综合评价金银花药材质量,还要对木犀草苷的含量进行控制,以保证中药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黄褐毛忍冬总绿原酸含量、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利用50%甲醇恒温震荡提取黄褐毛忍冬花蕾中总绿原酸、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DPPH比色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采用SPSS软件对化合物含量与抗氧化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0.01水平上总绿原酸含量、总黄酮含量与黄褐毛忍冬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相关数为分别为0.734和0.683,即绿原酸对黄褐毛忍冬的抗氧化活性贡献最大,其次是黄酮。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双花、二宝花,为传统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因其抑菌谱广、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而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成药生产和出口。1 来源及产地1.1 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红腺忍冬(L.hypoglaucaMig.)、山银花(L.confusaDC..)和毛花柱忍冬(L.dasystylaRehd.)的干燥花蕾或初放的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990年版药典收载。以忍冬花蕾产量大质量好,为药用的主流品种。梁·陶弘景《本草集注》谓其“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谓其“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二…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波炉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单因数测定和正交实验得出忍冬叶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用3倍量的80%乙醇在微波输出功率为500w的条件下预处理80s,然后加25倍量的水在80℃的水浴中浸提3次,每次14min。并建立了绿原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蜜楝叶、花和果实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C18(4.6×150 mm,5μm)柱,以乙腈-0.2%磷酸溶液(8∶92)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绿原酸在30.4μg/m L~152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27.335X-7.67(R2=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100.77%,RSD为1.58%(n=6)。分析结果表明,在蜜楝植物不同部位中绿原酸的含量不同,其中叶含量在4.69 mg/g~8.90 mg/g之间,花中含量在14.59 mg/g~27.30 mg/g之间,果实中含量在8.79 mg/g~16.70 mg/g之间,在同一部位绿原酸的积累随生长时间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蜜楝的花及果实可作为提取制备绿原酸成分的一种资源,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金银花叶的化学物质群差异,开发金银花不同品种之间的鉴别技术。以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北花1号”金银花、四季金银花的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构建金银花叶的化学指纹图谱,从中提取了34个特征色谱峰,结合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4种不同品种的金银花叶的化学物质群差异。结果显示,前两个主成分累计表征了51.3%的原始变量,在主成分得分图上4个不同品种的金银花样品呈现各自相对独立的空间分布特征。聚类分析可将32个供试样品按品种来源及其相似程度聚为4类。相较于四季金银花,“北花1号”品种与之具有最相似化学特征,其次依次为红腺忍冬和灰毡毛忍冬。指纹图谱中的第5、6、7(绿原酸)、8、11、14、16、18、24、29号等10个色谱峰,是各品种金银花叶化学差异的主要来源,可以进一步开发成为稳定的化学标记。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北花1号”金银花、四季金银花等不同品种金银花之间的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13.
微波法辅助提取红腺忍冬花绿原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10):250-25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L9(34)试验法,以红腺忍冬花为原料,优化其绿原酸的微波提取工艺.考察微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溶剂pH值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红腺忍冬绿原酸的最佳微波提取工艺条件为按1∶12(g∶mL)的料液比加入pH 3的水溶液进行微波辅助提取2次,每次5 min,红腺忍冬山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可达到4.54%,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该工艺具有提取时间极短、耗能少和提取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大孔树脂纯化灰毡毛忍冬中绿原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大孔树脂纯化灰毡毛忍冬绿原酸的性能.结果表明大孔树脂NKA-9可用于灰毡毛忍冬中绿原酸粗提物的纯化,其最佳工艺为:洗脱液为45%乙醇,样液浓度为20%,样液pH值为5,上柱流速为0.5BV/h,洗脱流速为1BV/h,洗脱液用量为4BV.  相似文献   

15.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了湖南省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结果表明,该区油脂植物共有77科179属345种,占全国油脂植物科属种的71.3%、45.1%、42.4%,含10种以上的科有大戟科、樟科、榆科、芸香科、木兰科、卫矛科、豆科、蔷薇科、十字花科、菊科和忍冬科等11个科,为该地区油脂植物的优势类群。简要介绍了66种含油量较高的油脂植物,并对小溪保护区油脂植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丙酮-磷酸氢二钾双水相体系法提纯黄褐毛忍冬中的绿原酸,通过正交实验测定了酮水比、盐液比和料液比对绿原酸萃取率及提取物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按酮水比8.5∶1.5(V/V),盐液比为100∶1(mg/mL)配制双水相,料液比25∶1(mg/mL),绿原酸的萃取率为91.10%,纯度从原料中的20.16%提高到42.13%。该工艺溶剂易回收、易处理、操作简便,适于黄褐毛忍冬中绿原酸的提纯。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不同生长期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不同生长期菊芋叶片为研究材料,建立了菊芋叶片绿原酸HPLC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并对柴达木盆地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随生长期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在选择流动相时,本文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度,并进行了标准曲线的绘制。对不同采集时间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差异显著,最高月份含量可达到最低月份含量的2倍,8月1日至10月15日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至10月15日达到最高(叶片干重的0.83%),随后逐渐降低。以上实验数据表明,柴达木地区作为绿原酸提取原料的菊芋叶片采收期以10月15日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8.
宋伟  张正敏 《食品工业》2012,(8):146-147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雪莲果中绿原酸的含量,并对雪莲果不同部位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雪莲果果肉外部的绿原酸含量高于雪莲果果肉中部及心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评价含绿原酸成分的食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高酸品种澳洲青苹的固形物、有机酸和引起果汁褐变的主要成份——多酚类物质(以绿原酸计),固形物含量比其他品种苹果的平均含量高1.51个百分点,有机酸含量高于其它苹果0.122个百分点,而绿原酸仅为61.82mg/L,远远低于普通苹果(秦冠)的绿原酸含量258.57mg/L。实验表明,澳洲青苹是目前最适合加工浓缩果汁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探究烘焙程度对10支不同产地(产地一:云南,产地二:非洲,产地三:美洲)卡蒂姆咖啡豆中7种绿原酸化合物含量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豆和烘焙豆中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和5-阿魏酰奎宁酸含量。经响应面法优化7种绿原酸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100 mL 0.1%磷酸溶液沸水浴提取30 min,7种绿原酸化合物在2~1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4,方法检出限0.005~0.500 mg/g,定量限0.02~2.00 mg/g,咖啡生豆中绿原酸的含量最高,其次是5-阿魏酰奎宁酸。随着烘焙程度增加,绿原酸和5-阿魏酰奎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异绿原酸A的降解速度明显高于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绿原酸、5-阿魏酰奎宁酸的降解速度与其余5种绿原酸相比,较为稳定。通过对不同烘焙程度下7种绿原酸化合物含量变化的研究,可以进一步针对咖啡绿原酸功效成分进行评价,为咖啡烘焙和品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