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矩形截面两个主轴方向上配箍量不等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在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剪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构件受压侧的两个角边,容易发生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破坏及在柱截面短边适量增加配箍量有利于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7根加载角度不同的框架柱在低周往复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实验,研究矩形截面双向受剪框架柱的延性性能和刚度退化.分析了矩形截面双向受剪框架柱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并利用能量等效法对不同加载角度的框架柱的延性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矩形截面框架柱的滞回曲线与正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的滞回曲线在形状上并无明显差异,随着加载角度增大,矩形截面双向受剪框架柱的延性系数有降低趋势.低周往复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所有矩形截面框架柱的破坏均为剪切脆性破坏,应加强其抗震性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12根加载角度不同的矩形截面框架柱在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试验,研究其双向受剪承载力相关关系和利用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GB50010-200x和GB50010-2002),计算矩形截面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符合椭圆相关性,利用GB50010-200x和GB50010-2002标准均可安全计算其双向受剪承载力,GB50010-2002标准的安全性略高于GB50010-200x标准,而且随着加载角度增加,新旧标准计算矩形截面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的差异性有增大趋势,加载角度为45°时达到极大值,而后又随着加载角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内外的大量试验资料,研究了混凝土强度、剪跨比和配箍率对集中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箍筋梁的受剪承载力影响规律。在笔者原已提出的集中荷载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基础上,给出了概念明确,形式简捷的集中荷载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统一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1根C40普通混凝土柱与4根C80高强混凝土柱在竖向轴压力和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剪性能试验,深入研究了混凝土强度等级、剪跨比、轴压比和配箍率等因素对柱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位移延性及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分别采用中国规范GB50010—2010、美国规范ACI318—08、加拿大规范CSA—04及桁架-拱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小剪跨比钢筋混凝土柱,上述规范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均偏于保守;由于考虑了拱效应,桁架-拱模型较其他规范对钢筋混凝土柱受剪承载力的预测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钢筋混凝土柱的变形能力和损伤容限,在其下端局部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F RC )代替普通混凝土,设计了6根剪跨比为3、柱内配置较少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柱为弯曲屈服后的剪切破坏,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损伤容限;局部使用FRC材料可以减少约束箍筋和抗剪箍筋用量。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截面受拉区FRC受拉作用的压弯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其中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7.
为了系统研究Y型钢支撑加固RC框架的滞回性能,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试验试件RCF-YB2进行了模拟验证。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框架柱截面、框架柱纵筋配筋率及框架柱配箍率对此类加固结构的滞回性能、水平承载力、抗侧刚度、耗能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框架柱截面对结构的水平承载力、抗侧刚度、耗能影响显著;框架柱纵筋配筋对结构的水平承载力、抗侧刚度、耗能影响较小;框架柱配箍率对结构的水平承载力、抗侧刚度、耗能能力影响可忽略。  相似文献   

8.
对3根含不同配箍率的圆截面钢筋混凝土柔性柱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采用ANSYS10.0中的SOLID65和LINK8单元模拟3个圆截面钢筋混凝土柱,得到3根柱的荷载-位移曲线。经分析比较,有限元模拟的极限承载力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框架柱塑性铰区基于延性的抗剪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发生脆性破坏,实现中、强地震作用下所期待的延性破坏,对10个框架中柱构件进行了反复荷载作用下塑性铰形成后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从混凝土及箍筋应力水平等条件出发,提出纵筋屈服后框架柱破坏形态的分类标准;研究纵筋屈服后箍筋与混凝土各自的抗剪贡献,回归得出构件在不同位移延性时箍筋及混凝土抗剪贡献的计算公式;以试验为依据研究了框架柱塑性铰区域混凝土抗剪承载力的退化过程及剪切受力机理,对不同延性需求的构件给出不同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弥补我国现行规范未明确剪切抗力与不同延性需求之间定量关系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采用桁架~拱模型推导了箍筋和纵筋锈蚀的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该公式较好地考虑了剪跨比、配箍率、箍筋锈蚀程度、纵筋锈蚀程度对锈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影响,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进一步提出了锈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实用简化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简化计算公式合理,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铝合金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响铝合金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的因素很多,包括材料因素、初始几何缺陷、截面形状、板厚偏差、力学缺陷等。本文介绍了国外规范中关于铝合金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的设计方法,并且介绍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采用ABAQUS有限元计算,并且把计算的结果和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说明了有限元研究的可行性。最后为铝合金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计算异步电机斜槽转子横向电流损耗的二维交变场有限元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模型简单,占用计算机内存小,计算时间短,可在微机上实现。通过与三维场方法比较,其计算结果可以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本文还分析了横向电流随槽斜度及接触电导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自适应序贯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新型的损伤识别方法.为了减少结构中传感器的数量,将有限元模型缩聚理论与自适应序贯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基于缩聚模型的自适应序贯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对一悬臂梁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中考虑了白噪声、正弦、和EL-Centro地震波三种激励下的六种工况.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缩聚模型的自适应序贯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有效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根据该方法,只需要使用少量的传感器即可准确地识别出结构中损伤的发生时刻、损伤的程度和位置.  相似文献   

14.
To solv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practical processes of magneto-optical sensing, the infinitesimal distributed-parameter model and finite-element accumulation of different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micromaterials were used to describe the evolution of light polarization states, instead of the previously commonly used method of lumped-parameter simulation, thus essentially explaining the mechanism of sensing, magneto-optical effects, and related factors, and achieving multiphysics coupling using the COMSOL finite-element analysis method. Considering the cases of the Faraday effect without and with line birefringence, the magneto-optical effect and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finitesimal magneto-optical sensor were simulated and studied. The results verif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finitesimal sensor model. Because the magnetic field, stress,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alter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magneto-optical materials, the finite-element accumulation method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of magneto-optical sensors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the magnetic field, temperature, and stress.  相似文献   

15.
移动荷载下复合路面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复合路面在移动荷载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针对多层结构体系,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实体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分别讨论了复合路面在不同车速的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车辆速度对路面的结构力学响应有较大影响,在路面设计和疲劳寿命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振动和冲击载荷的影响.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高压输电塔的塔线耦合作用显著,抗震分析时需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本文以2E2-SZ2型220kV输电塔为例建立ANSYS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单塔和塔线体系的振动特征.在横向地震荷载作用下,对输电塔位移、基底反力及主材内力计算分析,讨论了地震作用对输电塔线体系的影响,提出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主要阐述了概念设计阶段某款轿车结构的有限元分析过程,建立该车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简化的梁截面进行模拟并计算了截面的力学参数,根据接头的力学特性,计算了5个主要的接头刚度,并利用弹簧单元和刚性单元模拟了接头。计算该车的扭转刚度、弯曲刚度和模态,并与详细设计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表明:仿真结果与详细设计结果基本接近,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整车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板式电涡流阻尼器(ECD)的耗能减振效率,融合旋转式电涡流阻尼技术与滚珠丝杠式两节点惯质单元,发展与研制了一种非线性电涡流惯质阻尼器(NEMD).首先阐明了NEMD的整体构造与工作原理,然后综合半理论半仿真分析、三维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分析与样机力学性能测试,获得了NEMD的轴向出力特性,提出了旋转式电涡流阻尼计算分析方法,最后总结建立了NEMD的两阶段设计方法.结果表明:NEMD实现了阻尼器惯性质量与电涡流阻尼的双重增效,显著提升了ECD的耗能减振效率;随着NEMD轴向速度的增加,电涡流阻尼力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非线性特征;综合半理论半仿真与三维电磁场有限元仿真的电涡流阻尼力预测方法可以满足NEMD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成桥线形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悬链线解析模型,将加劲梁简化为刚性支承连续梁,根据悬链线索元的节点力与索单元投影的函数关系式,建立了自锚式悬索桥的分析模型.利用几何线形误差影响矩阵调整索端力,给出了求解主缆成桥线形和主缆无应力长度的非线形迭代方法.与有限元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精度满足成桥几何线形的设计要求,便于工程应用.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